一石二鸟_第三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3/4页)

大勇提高了声音问。

    普克看着陈虹,她脸上的肌rou都不由自主地抽搐起来。这种艰难和犹豫,再次验证了普克的猜测:陈虹和那个人关系非同一般。

    终于,陈虹嘴里轻轻地吐出了三个字:

    “乔…海…明。”

    3

    普克、彭大勇对乔海明实施留滞讯问时,态度是谨慎的,尽量避免引起外界的注意力。因为三十九岁的乔海明,是市委某局正处级副局长,正处于前途一片光明的关键时期。虽然法医的检验结果基本能够证实陈虹的举报并非凭空捏造,但毕竟还没有拿到确凿的物证,来说明乔海明就是陆天诚死亡现场的第三人。如果陈虹这一次的证词依然有虚假成分,那么对乔海明的留滞,难免会给他带来不利影响,也会给普克、彭大勇的工作造成不良后果,因此,谨慎的态度确实是必要的。

    在留滞室中,普克、彭大勇按照程序对乔海明进行了讯问。

    普克的语气是平静的:“你叫什么名字?”

    乔海明平静地回答:“乔海明。”

    最初被带来时,乔海明表现出非常意外的情绪,脸上的疑惑、不安和茫然之情,和通常无辜者的表情相符。但很快他便镇定下来,虽然这种镇定显然依赖了人为的努力,但这种克制力已足以令人敬佩了。

    一系列最基本的问题,乔海明都一一如实回答了,没有任何的抗拒行为。对此状况,普克心里却并不抱有过于乐观的想法。凭他的经验,越是冷静的讯问对象,往往越是难以从其口中获得真实的信息。

    普克问了一个寻常的问题:“乔海明,你知道今天为什么请你到这儿来吗?”

    乔海明用自然的语气回答:“这正是我想问你们的问题。”

    彭大勇讥讽地说:“你看起来挺自信嘛。”

    乔海明针锋相对地答道:“因为我是共产党员,我相信党领导下的执法队伍一定能秉公执法,不会冤屈好人。”

    普克不得不在心里佩服乔海明的口才和冷静。看得出,乔海明即使有问题,也不是那么轻易就可以从他口中挖出来的。

    普克略一思索,若无其事地问起乔海明的家庭住址,乔海明如实回答了。普克又询问了几句乔海明的家庭状况,像是闲聊似的,和乔海明谈了谈他的寻常家事,诸如他们一家三口的生活规律,等等此类的问题。在这种听似不着边际的闲聊中,乔海明平静的情绪被微微扰乱了,眼睛里不时掠过一丝迟疑和茫然,回答问题时,不再像开始那么不加考虑地脱口而出,而总是要停一两秒钟,稍加思考后才作回答。

    普克随随便便地问:“乔海明,从你家到清江旧大桥要用多长时间?”

    这一次,乔海明迟疑的时间增加了两秒,想了一会儿才说:“那得看是怎么去。”

    “那你平时一般是怎么去呢?”普克仿佛毫无用心地问。

    乔海明又是一番迟疑,回答道:“现在大家都走新大桥,去旧大桥要多长时间,我没专门测试过,没有把握。”

    普克马上追问道:“可我刚才问你去旧大桥需要多长时间,你又说得看是怎么去。你不觉得自己的回答有点儿前后矛盾吗?”

    乔海明愣了一下,眼睛里努力克制的烦躁渐渐浮了起来,提高声音说:“对你们这些莫名其妙的问题,我认为我已经付出足够的耐心了!你们到底想问什么,就直接问出来。告诉你们,我乔海明是堂堂国家公务员,是党的干部,你们这样没有根据地乱来,最后是要承担责任的!”

    这番话说得义正词严,但对普克和彭大勇来说,并不能起到干扰的作用。普克甚至微笑了一下,说:“看来,你对清江旧大桥的问题比较敏感?”

    乔海明像是被普克的话提醒了,不引人注意地做了个深呼吸,很快,情绪又恢复了平静,若无其事地回答:“我为什么要对这个问题敏感?我只是说没把握。如果你们真的很想知道,我可以根据以前的经验计算一下…”他做出认真回忆的表情想了想,接着说“嗯,如果是走路,大约需要四十多分钟;要是骑自行车,最多十五分钟吧;坐公交车的话…对不起,我很多年不坐公交车了,实在没印象。如果是坐自己的车,不堵车,差不多十来分钟就够了。”他挑衅地看着普克“这么回答,你们满意了吧?”

    普克客气地说:“谢谢你回答得这么详细,我们很满意。”随即,他的话锋一转,问道“那么4月5日晚上,你是怎么去清江旧大桥的呢?”

    话音刚落,乔海明就从座位上站起来,厉声喝道:“那天晚上我就待在家里,哪儿也没去!你们不信,可以自己调查去,也可以去问问我太太!少跟我来这种旁敲侧击的把戏!”

    普克不理会乔海明的态度,平静地问:“乔海明,你认识陆天诚吗?”

    乔海明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又慢慢地坐下,脸上做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噢,原来是因为陆天诚!”

    “听说你们是朋友?”普克问道。

    “朋友谈不上。”乔海明流畅地回答“我们曾经在一个单位工作过,关系还不错。不过这两年很少来往了。”他脸上流露出几分悲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