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何必在意别人说 (第3/5页)
田亚夫讲给轻悠的。 闻此言,男人们心里最担心的问迎刃而解,兴奋得都开始摩拳擦掌,恨不能现在马上就行动了。 “jiejie,小九也要跟姐学做包包,做鞋子,做衣带带。” 轻悠一听,高兴地将小妹抱了起来,在空中兜了好大个圈儿子,欢喜之情,简直溢于言表。 “小九儿是咱们的灵感福星,太棒了!娘,咱们就先从包包,鞋子开始做起。” “好!”三娘轻声应下,看着女儿欢喜的模样,终于也放下了心。 … 离开坊子前,所有人都聚在宽阔的晒衣场上,排了个里三排外三排,一起拍新年照。 按当时华南的习俗里,就有这样一种说法,在旧年的最后一天,都要到相馆里拍照,摄去过去一年里的霉气,在来年才能讨得更多的福气和好运道。(摘于上海民俗) 轩辕家在芙蓉城那里,是没有这个习俗的。不过,为了融入当地社会,轻悠就提议入乡随俗,给全族人拍个团圆照,以兹留念。 “七小姐,这东西是不是要站着不动很久啊?” “黄叔,你的表情太生硬了啦,不用那么紧张,很快就好。” “哈哈哈,老洪,你怎么不给正脸啊?镜头在那边。” “姐,姨,你们再朝爹靠拢点儿,不然画面框不下那么多人啦!” “咦,还没照吗?开始啦?我这样行不行啊?” “等等,等等,还有我,别拉下我了。” “哎哎,小八,你拿个扫帚干嘛,丑死了,快扔掉。” “七jiejie,小九想要和花篮子一起照,好不好嘛,好嘛好嘛!” 一团哭笑不得的乱子里,第一张轩辕族的大合照,在这个苍冥微雪的除夕夜,定格。它记载了多少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当时的人们并不得知。 此后经年,每当大家拿出这张照片,指着里面某人哭哭笑笑地余说着前尘往事,那段惊涛骇狼的年代,都不由唏嘘而感慰。 当然,也更没有人料到,连拍摄的当事人轻悠也没想到,在自己的怀旧摄影展上,会获得不少大杂志公司的青睐,竟然在诺贝尔摄影奖上获得了提名。 当光阴盘剥着我们的青春时,也给予了我们珍贵的馈赠。 轻悠扶着父母走出天锦坊大门时,父亲情不自禁回了头,沧桑的面容上,有希望,亦有遗憾。 她听着父亲一叹,说“咱们天锦坊总算又起来了。只是,不知道在我有生之年,还能不能夺回这‘天下第一坊’的名号,以告祖宗在天之灵。” 轻悠忙道“爹,可以的。有哥哥jiejie们,有娘,还有我,咱们一定能。” 轩辕瑞德目光微湿地点点头,三娘握紧了他的手,一起上了车。 车门关上时,轻悠望了眼坊门上写着“天锦坊”的扁额,突然明白父亲心中的遗憾。 那块御赐的“天下第一坊”大扁,在那场逃跑迁徙时,已经遗落了。 父亲其实心里也很内疚,引以为憾。 她暗暗下决心,要帮着家人们一起重拾天锦坊的昔日风光,再创新的辉煌。 对,还要打倒林家的锦笙坊! … 回家时,天光大亮,细雪已停,阳光洒亮了整个应天府城,照得家家户户的雪窗瓦头散发着晶莹的雪光。 这是轻悠以前在芙蓉城过新年所感受不到的气氛,街头小巷已经热闹起来,店铺虽关上了大门,又多了不少游街的小贩,举着糖葫芦风车讨好小孩子,时不时的一声鞭炮响,嘻笑声一片。 当然,这时候也少不了卖报的报童,满街吆喝着最新的新闻。 锦业停车要了一份,车内众人分抢一空。 已经会识不少字的小八有模有样地读起了报“…北平大捷,呀,七姐,快看,这不是恺之哥哥和周大哥吗?他们都穿着军服呢!” 一张大大的黑白照片跳进人眼,满车人都兴奋了一下。 小八得到关注,派头更足了,摇头晃脑地读“…元旦日前夜,东晁帝军在光德亲王周密精准的军事策略下,历时一日不到,即夺回了黑河驻军部,将俄国人赶回了老家…哇,周大哥好棒!” 小家伙故意加上了自己的情绪,自动篡改某些字句以祝兴。 “俄国人在占领北平城时,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光德亲王严肃军纪,仁义施政…北平城已经恢复正常秩序,平平安安过新年。为安抚亚国百姓,海军少将姜恺之代表国民政府,出使北平城,受到了光德亲王的热烈欢迎…” 听到后部分时,轻悠只觉得满头大汗。 还“热烈欢迎”呢? 根本就是瞎吹牛。 要不是碍于政治颜面,这两人根本就是仇人见面,份外眼红的说。 那晚她可没少挨男人的训,那酸气儿大得简直吓死人,害她回来那几天还是腰酸背痛的。 要没有真实经历过那些事,她也会相信一切就像报纸上写的那么美好,东晁帝军在与亚国百姓同心同德的共同努力下,夺回了百平城,并跟国民政府友好建交。 可事实上,她亲眼所见,全非如此。 不仅仅因见者各有不同感观,更因为,这报纸也是有党派属性的,它在为谁说话,又有多少普通人知道呢?老百姓只关心能不能安安稳稳过日子罢了。 这样的新闻,的确可以安抚人心。 但轻悠经历过后,便决定从此以后不再轻信于“文” 正如母亲所说,只要她自己觉得是值得的,又何必在意别人的说法好坏呢! … 刚到家门儿,管家就跑了出来。 一脸喜色地说“老爷,方才邮局送来包裹,说都是七小姐专门给府里大家采购的。我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