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_第八章五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五月 (第2/11页)

人,齐声叫喊说:

    ""要烧死了哩!快救命啊!消防队!"

    "这时来了一部马车,四个消防队员从车中跳出。他们最先赶到,一下车就冲进屋子里去。他们一进去,同时发生了可怕的事情。一个女子在四层楼窗口叫喊奔出,手拉住了栏杆,背向了外,在空中挂着。火焰从窗口喷出。几乎要卷着她的头发了。群众恐怖叫喊,方才进去的消防队员弄错了方向,打破了三层楼的墙壁进去。这时群众齐声狂叫:

    ""在四层楼,在四层楼!"

    "他们急忙上四层楼,在那里听见了恐怖的叫声,梁木从屋顶落下,门Q满是烟焰。要到那有人的屋子里去,除了从屋顶走,已没有别的路了。他们急忙跳上屋顶,只看到从烟里露出一个黑影,这就是那最先跑到的伍长。可是,要从屋顶到那被火包着的屋里去,非通过那屋顶的窗和承溜间的极狭小的地方不可。因为别处都被火焰包住了,只这狭小的地方,还积着冰雪,却没有可攀援的东西。

    ""那里无论如何通不过!"群众在下面叫。

    "伍长沿了屋顶边上走,群众震栗地看着他。他终于通过了那狭小的地方。下面的喝彩声几乎要震荡天空。伍长走到现危急的场所,用斧把梁椽斩断,砍出可以钻进去的窟窿。

    "这时,那女子们在窗外挂着,火焰快将卷到她的头上,眼见得就要落下来了。

    "伍长砍出了窟窿,把身子缩紧了就跳进屋里去,跟着他的消防队员也跳了进去。

    "才运到的长梯子架在屋前。窗口冒出凶险的烟焰来,耳边闻到可怖的呼号声,危急得几乎无从着手了。

    ""不好了!连消防队员也要烧死了!完了!早已死了!"群众叫着。

    "忽然,伍长的黑影在有栏杆的窗口出现了,火光在他头上照得红红的。女子抱着他的头颈,伍长两手抱了那女子,下室中去。

    "群众的叫声在火烧声中沸腾:

    ""还有别个呢,怎样下来?那梯子离窗口很远,怎样接得着呢!"

    "在群众叫喊声中,突然来了一个消防队员,右脚踏了窗沿,左脚踏住梯子,身子悬空站着,是中的消防队员把遭难者一一拖出来递给他,他又一一递给从下面上去的消防队员。下面的又一一递给更下面的同伴。

    "最先下来的是那个曾挂在栏杆上的女子,其次是小孩,再其次的也是个女子,再其次的是个老人。遭难者全部下来了。室中的消防队员也就——下来,最后下来的是那个最先上去的伍长。他们下来的时候,群众喝彩欢迎,等到那拼了生命最先上去最后下来的勇敢的伍长下来时,群众欢声雷动,都张开了手,好像欢迎凯旋的将军也似的喝彩。一瞬间,他那寇塞贝·洛辟诺的名氏在数千人的口中传遍了。

    "知道吗?这就叫做勇气。勇气这东西不是讲理由的,是不踌躇的,见了人有危难就会像电光似的不顾一切地跳过去。过几天,带了你去看消防队的练习,领你去见洛辟诺伍长吧。他是怎样一个人,你想知道他吗?"

    我回答说很想知道。

    "就是这一位罗!"父亲说。我不觉吃了一惊,回过头去,见那两个消防队员正检查完毕,要出去了。

    "快和洛辟诺伍长握手!"父亲指着那衣上缀有金边的短小精悍的人说。伍长立住了伸手过来,我去和他握手。伍长道别而去。

    父亲说:

    "好好地把这记着!你在一生中,握手的人当有几千,但像他那样豪勇的人恐不上十个吧!"

    六千英里寻母(每月例话)

    几年前,有一个工人家的十三岁的儿子,独自从意大利的热那亚到南美洲去寻找母亲。

    这少年的父母因遭了种种不幸,陷于穷困,负了许多债。母亲想赚些钱,图一家的安乐,两年前到遥远的南美洲的阿根廷共和国首府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去做女仆。到南美洲去工作的勇敢的意大利妇女不少,那里工资丰厚,去了不用几年,就可积几百元带回来。这位苦母亲和她十八岁与十三岁的两个儿子分别时,悲痛得几乎要流血泪,可是为了一家生计,也就忍心勇敢地去了。

    那妇人平安地到了布宜诺斯艾利斯,她丈夫有一个从兄在那里经商,由他的介绍,到该市某上流人的家庭中为女仆。工资既厚,待遇也很亲切,她安心工作着。初到时,她常有消息寄到家里来。彼此在分别时约定:从意大利去的信,寄交从兄转递,妇人寄到意大利的信,也先交给从兄,从兄再附写几句,转寄到热那亚丈夫那里来。妇人每月工资十五元,她一文不用,隔三月寄钱给故乡一次。丈夫虽是做工的,很爱重名誉,把这钱逐步清偿债款,一边自己奋发劳动,忍耐一切辛苦和困难,等他的妻子回国。自从妻子去国以后,家庭就冷落得像空屋,小儿子尤其恋念着母亲,一刻都忘不掉。

    光阴如箭,不觉一年过去了。妇人自从来过了一封说略有不适的短信以后,就没有消息。写信到从兄那里去问了两次,也没回信来。再直接写信到那好人的雇主家里去,仍不得回复。——这是因为地址弄错了,未曾寄到。于是全家更不安心,终于请求驻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意大利领事代为探访。过了三个月,领事回答说连新闻广告都登过了,没有人来承认。或者那妇人以为做女仆为一家的耻辱,所以把自己主人的本名隐瞒了吧。

    又过了几月,仍如石沉海底,没有消息。父子三人没有办法,小儿子尤其恋念,几乎要病了。既无方法可想,又没有人可商量。父亲想亲自到美洲去寻妻,但第一非把职务抛了不可,并且又没有寄托儿女的地方。大儿子似乎是可以派遣的,但他已能赚钱帮助家计,无法叫他离家。每天只是大家面面相对地反复商量着。有一天,小儿子玛尔可的面L现出决心说:"我到美洲寻母亲去!"

    父亲不回答什么,只是悲哀地摇着头。在父亲看来,这心虽可嘉,但以十三岁的年龄,登一个月的旅程独自到美洲去,究竟不是可能的事。幼子却坚执着这主张,从这天起,每天谈起这事,总是坚持到底,神情很沉着,述说可去的理由,其懂事的程度正像大人一样。

    "别人不是也去的吗?比我再小的人去的也多着哩!只要下了船,就会和大众一同到那里的。一到了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