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部分 (第11/17页)
贝欣一直沿用着她的父姓,在商场上没有以高太太的身分与人交往。 她有她的心理故障。 别人是不知不觉的。 叶帆接听了。 对方说:“花收到了吗?” “收到了,你的消息如此神速灵通,谢谢。你我之间不必客气。” “恭喜你晋升,这是一份可喜可贺的努力成果。” “谢谢,那还得看我是否胜任。” “有空跟我吃顿午饭吗?” “我们谈公事,还是叙亲情?” “有分别吗?” “前者刻不容缓,你定地点时间,自然奉陪。后者呢,我们有的是机会,不急于一时。” 贝欣叹一口气,她也有些禁捺不住脾气,道:“我秘书订好了位置,自然通知你。” 就这样,她先挂断了线。 贝欣是很久没有单独跟叶帆见面谈话了。 她也有她的自尊在作祟。 有时受得太多委屈,太多叶帆的冷脸孔,贝欣也自觉没趣。她只盼叶帆早早与文子洋成其好事,这样她和叶帆之间的心病可以消除,她与文子洋之间的缘份,也真真正正告终就好了。 笔而在午饭时,贝欣的确很集中地谈贝氏以新股集资的计划,谈得不算不畅快的。 贝欣总结她的意见说:“在还未向市场鲍开集资之前,我要清楚这个发行新股集资计划是否值得,你的调查及确定工作非常重要。” 叶帆道:“我知道。集资计划详细审阅过了吗?你们不是已经认定了其可行性?” “可行性应排在合理性之后。如果整个投资计划有漏洞,就算可以集资也必须放弃。” 叶帆问:“你认为会有漏洞?” “我担心。这事与贝氏的声誉与民众利益直接有关,我们责无旁贷。” “可能的漏洞在哪儿?” “云南那地皮是以极便宜的价钱买回来的,如果政府不容许外资建香烟制造厂,地皮不值分文,当然不能以高价转手卖给贝氏,此其一。更不能向股民集资,此其二。” 叶帆说:“报告内不是说他们拿到了有关文件,有途径在很近的将来可以建厂吗?” “什么叫很近的将来?十年抑或五十年?那就等到那时才集资好了。” 叶帆奇怪地问:“贝欣,我看你对这个计划毫不热烈。” “过分热衷会变成盲目,容易产生偏见,不够客观。做证券这一行业更非小心不可,你作为证券包销商,不但不能胡乱利用股民资金赚钱,更有责任保障股民的利益。你明白吗?” 叶帆其实并不喜欢贝欣那种教诲的语调,只是目前她是客户,叶帆不能对她置之不理。 回到办公室去,张德政立即召见她。 叶帆略略把与贝欣会谈的经过给张德政说了。 张德政沉思一会,才说:“小帆,你刚晋升,是独当一面的行政大员,有个cao守你必须谨记,那就是公私分明。” “我会的,肯定会。为什么你这么说了?” “我们集团非常器重你这么个人才,才会实话实说。贝欣跟你的关系我们很清楚,另一方面,她跟贝刚的嫌隙我们也明白。贝欣是个企业内成功的霸主,她不要贝刚提出来的发行新股集资计划获得成功推行,是可以推论和理解的。但,小帆,我要郑重地告诉你,公私分明的重要,就是不要你也站在贝欣身边看整件事,她有她的偏见,你必须保持清醒。” 叶帆对上司的一番话特别受落,似乎是已领了尚方宝剑,可以先斩后奏般威猛,于是很清楚地说:“我会秉公办理。” “那就好。请记着,如果贝氏再行集资成功,那就是你首先建立功劳。标立你的招牌,尽在此役。主席有所嘱咐,在贝氏这桩生意上,如果完成了,会为我们集团引进巨额的经纪佣金,非同小可。” 张德政甚至拍拍叶帆的肩膊说:“告诉你,我们一班同事今年年尾的花红是厚是薄都得依靠你的本事了。” 初出茅庐的叶帆,有着一颗特异于人、要急于建功立业、表现自己的热心,最是危险。 这是她本人并不知道的。 姜还是老的辣。 要一个有市场经验的人不中张德政设计完善的圈套,并不是容易的事。更何况是刻意求功、入世未深的叶帆。 这些年,叶帆在商场冲刺而获得成功,是因为带领着她的上司,指导她向着一条正确的路线走。换言之,方向不是她拟定的,也不是以她的学识与阅历就足够拟定的,叶帆只不过在大方向既定的前提之下,很脑扑服沿路的艰难困阻,最终达到目的罢了。 这次,张德政设计让叶帆面对错误的方向做她的分析研究工作,他安排别有用心的人向叶帆提供资料,且更引导她获得张德政需要她把握到的文件。 甚至张德政把叶帆派遣到云南去,会见几个叶帆被知会为决策层的人物,都一致地告诉她:“国家开放政策下,很多以前的法例都作出修改。从十九世纪初到解放前,外资烟草公司就设厂在中国,解放后停顿了,这么多年之后再恢复旧制,是顺理成章的事。叶小姐,不是很多海外同胞的私有产业,国家都发回给他们了吗?国内现今多的是万元户、百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呢!如果加上路子走对了,拿到批文是肯定的。这些文件都会交给你们作备用。” 这就是说张德政的分析对了,待贝氏集资成功后,一切部署妥当,配合国家的开放政策,不就水到渠成了。 况且张德政让叶帆看过有关方面的批文。 经过了连日的奔波、调查和访问,叶帆的确付出了不少心力时间,她就好像是一个努力地在老师发下作文题目之后,拼命作出一篇好文章的学生。她认为这个调查工作应该完满结束,并不知道文章本质精彩绝伦,但其实应得零分,因为她压根儿是被老师误导而文不对题。 叶帆火速地写好了调查及推荐报告,呈交贝刚。 连高骏见了她,都竖起大拇指说:“神速效应,后生可畏。” 似乎应该进行第二个阶段,就是如何把集资计划付诸实行,开始找分包销,及与高骏合作,向交易所申办有关的一切法律所需手续。 当叶帆把工作顺利的过程告诉文子洋时,她是兴致勃勃的。 “能为公司办妥事,引入盈利,真是高兴的。” 文子洋说:“就正如医好病人,甚或为公益贡献了一份力量时的感觉一样。” “嗯,对极了,今个星期天,我们是不是到残疾中心做访问了?” “你有空陪我去吗?不是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