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鳳兮鳳兮 (第3/4页)
昌的旱煙,我正好拿了做路費到杭州。在杭州問斯家借 得十六元,買二元煙寄給芹香叔,到上海又問同學借得四十元,一路看地圖坐火 車到北京進了燕大,燕大先有兩個同學于瑞人與趙泉澄在那里。這種一看像是絕 不可能的事竟也可能,但宋玉的高唐賦可以真是一篇好文章,人事亦一樣,倒是 在荒唐上見好。 這次我出門,母親正在橋下祠堂里拜龍華會,玉鳳聽我忽然說要動身,她定 要燒了一碗桂圓給我吃了走,兩人又謙讓一番,我只得吃了。人世這樣荒唐,但 又是這樣的真實,使人感激。這時大路上有個頑童望見我們兩人在樓窗口,就叫 道、“蕊生的老婆!”玉鳳笑起來。 【遠遊】 去北京的路上,渡長江,濟淮水,望泰山,過黃河,此地古來出過多少帝王 ,但我在火車上想,便是下來在鳳陽淮陰或徐州濟南,做個街坊小戶人家,只過 著今天的日子,亦無有不好。 是年我廿一歲,九月里到北京,進燕大副校長室抄寫文書,每日三小時,餘 外就偶或去旁聽。我每月還寄十五元與母親。我在燕大一年,算不得正式學生, 所以后來做事既無學歷,亦無同學援引,且至今學無師承。 在燕大我沒有學到一點東西,卻只是感受了學問的朝氣,不是學問的結果, 而是學問之始。而科學亦真是清明可喜。在校園湖邊看見穿竹布長衫的先生走過 ,趙泉澄與我說那是周作人,那是數學博士,連地球有幾何重他都會算,那是有 名的西北史地學教授陳垣,那是當代法律學家郭雲觀,我雖不聽他們的課,亦覺 望之如天上人。凡是燕大各系的學科我皆覺非同小可,叫人驚喜。 如今我在日本,一日見東京大學的學生下課后走過鐵路,想起他們也能造鐵 路,發明並運轉現代社會的一切,實在可以驕傲,但轉念一想,如今倒是這鐵路 及現代社會的一切在要求大學製造這樣的人才,就令人氣短。昔年我在燕大所知 的現代人與科學不如此。 我在燕大只覺對一代人有謙遜。乃至去圓明園廢址散步,及遊頤和園,旅行 南口,登長城,訪明十三陵,又或星期日到城里東安市場,我亦是謙卑的跟著同 行的人。我沒有去過故宮,因為門票要五元。還有天壇天橋我都沒有去過。又北 京是京戲名角薈萃之地,我卻只看過一回梅蘭芳。可是后來我亦不覺得有遺憾。 彼時東安市場的五芳齋,前門的電車,及單是望望見的紫禁城,單是門外走走過 的北京飯店,乃至張作霖的大元師府,我皆對之毫無意見,只覺是日月麗于天, 江河麗于地,世上的一切無有不好。 北京是古時薊燕之地,天高野迥,一望黃土無際,風日星月無遮蔽。而我每 在燕大到清華一段路上,驕陽柳蔭下向路邊攤頭買新棗吃,所見男人多是大漢, 婦女臉擦臙脂,紅棉襖紮腳褲,騎驢而過,只覺凡百都安定著實。那平原雖遠, 那黃土雖單調,但都成了人世的壯闊。若在西伯利亞或烏克蘭,即今是一樣面積 的地方與土壤,亦必定異致。中國地方不但北京,便是再荒涼些像大同或蘭州, 亦令人感覺是塞上日月漢人家。 燕大在西郊,校門外隔條楊柳溝有個大校場,我幾次看見張學良的騎兵在cao 演。有時夜里醒來,天還未亮,聽見馬號吹動,真是悲壯妻涼,叫人萬念俱灰, 卻流淚亦不是,拔劍起舞亦不是。那夜氣曉色里的馬號,是歷史的言語,山河的 言語,在殷勤囑咐,使人只覺民國上承五千年香火,現有東洋西洋為鄰舍,有一 種惆悵,卻不為得失或聚散離合,有一種追根問底,卻不可以作成一個甚麼問題 ,且連解答亦不需要。它惟能是一種反省,但亦不是道德上的計較或行事上有那 些要悔改。 于是南方起來北伐,兵纔到長沙,風聲已吹動了北京城頭的旗腳,從照片上 看見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介石的相貌真是少年英俊,還有宋慶齡亦真是生得美, 而汪精衛則每次演說,廣州的女學生皆擲花如雨,連此地燕大的教授與學生亦在 遙為響應了。但我那時還不會看報,對于當前在發生的一代大事糊里糊塗。詩經 里有“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美人令人糊塗,但歷史上真真是風動四方的 大事,那一代的人原來亦皆是這樣好的糊塗。 而我竟亦在燕大學生淘里加入了國民黨,卻不知到底是國民黨抑或共產黨。 昔年國民黨容共,其實是氣象壯闊,而到得有今天的共產黛之禍,則又是別一段 閒話,橋歸橋,路歸路,一點亦不必追悔當初的容共的。 彼時我那一組,是四年級學生卿汝楫帶頭,每星期一次在男生宿舍他的房間 里開會,他的說話,樣樣于我都是新知識,我心里惟有十分佩服。我在別的同學 處第一次見著了布哈林的共產主義ABC及馬克思恩格斯的共產黨宣言,但我只 翻得一翻,沒有看下去,可比小時在胡村看見傳道者頒發的小冊子馬可福音,馬 太福音之類,那洋紙的印刷氣味及插畫耶穌與門徒的彩色光影,有一種敬畏的不 祥之感,當然我沒有一點去想到要批評,世上有些東西倒是這樣的存而不論,也 許誇張不起來。 后來李大釗與其他七個委員到俄國使館開會,一齊被張作霖捕殺,只剩一個 委員卿汝楫,那天開會后他一人先返校,倖免于難。燕大因是美國人辦的,天天 有偵探來窺伺,卻不敢在校內捕人。卿汝楫有事必要出校門時,我總陪他同行, 心里想着若遇不測,我可以挺身相代,給他脫走,因他的人才我萬萬不及,殺了 他可惜,殺了我無所謂,惟這個話我終未對他說過。這卿汝楫,其后事隔多年, 我亡命溫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