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天寒岁暮勾魂寺 (第5/10页)
师祖或有隐衷,致未亲往敦请此人。 他那里知道湖流第一剑成仲衍,昔日是武林泰山北斗人物,惟恐被拒,面子上不好看,乃是自持身份呢! 当下问师祖道:‘不知这位专研毒药的异人是谁?现居何处?’ 成仲衍答道: ‘此人姓赵名霸天,外号万毒矮叟,隐居在祁连山九绝谷,为人好强,个性介于正邪之间。’ 云宗文道:‘那么文儿就此前往祁连山聘请此人助拳,以剪除这九华山魔僧们。’ 成仲衍道: ‘文儿何必急在一时,难得我们祖孙相逢,你目下一身潜力,又极雄厚,更得数个武林高手真传,师祖想留你在谷中,多住一个月。 ‘将本门璇玑十九式及闪电幻形步,传授于你,使你成为第六代的萧剑主人,发扬我列祖列宗的命名,为生民谋福,为武林主持正义。’ 说至此一顿,接道: ‘而且,那万毒矮叟个性怪僻,九绝岩遍地皆毒,并不是等闲可进的,届时师祖还要指点你。’ 云宗文一听,师祖要传本门武功,那不欣喜若狂,再拜谢恩。 于是── 从次日起,云宗文就随师祖在屋外学习璇玑十九式剑招及无上轻功闪电幻形步。 云宗文经天痴道人助功于先,迭经鸿博居士丹丸之助,又服下功参造化的千年何首乌,此刻内力已达玉玄归真境界。 加以他父母是武林奇人,天资过人,更兼成仲衍这等奇人谆谆善诱,足以,进境一日千里,不过数天已熟谙十九式剑诀及轻功妙谛。 他每天勤加练习,不觉,一个月之期已然届满,这期间,在谷中那无数巨树外围,先后三次,出现了一个身材娇小的蒙面人。 这蒙面人每次出现,总对着那专心一志,精研武功的云宗文凝神注目,直到云宗文进入茅屋中,她才带看喜、慰、惊、愁,各种裨杂的心情,纵身上谷。 然而── 在混元阵内的云宗文,却毫无所觉。 这天早晨,朝阳甫升,成仲衍乃对云宗文道:‘文儿,你已可离此前往祁连山了,师祖我有几件事必需告诉你。 ‘其一、我们学武,一在防身固元,一在济弱扶倾,伸张正义,以你目下身怀武功,放眼当今武林,已可列为武林一流高手。 ‘是以师祖希望你下山之后,不可恃技称强,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虚心为上,忍让第一。 ‘其二、此去祁连,可顺便走趋天山,师祖料想,你父母或许也因中的天山派分功散气丸,才会陷入绝魂寺的,师祖记忆所知,天山派乃正派,其分功散气丸,只在清理门户,惩治叛徒时用的,对外虽至亲父子,夫妻,也不能求得一粒,这绝魂寺何以有此丸,你可上天山一查。 ‘其三,万毒矮叟虽时生性怪僻,一时会令人难堪,但我们有求于人,不能意气用事,需要忍耐与恳救,尤其你是后辈,更不可心存不敬。’ 话歇,探手怀中,取出二封信,递给云宗文道: ‘这里我已写好二封信,一交天山派掌门教主玄真子,一交万毒矮叟赵霸天,他们看到我的信,必不会过分难为你。’ 说至此,言犹未尽,又道: ‘对了,我忘记告诉你,屋外这混元阵乃综合四象、五行、六合,三种奇门阵而排成的,十分奥妙神奇,今一并传授你。 ‘将来不论遇到任何危险,或为阻敌,只要利用地形物,按诀布置,就可以立即发生妙用。’ 云宗文闻言,心中虽有些奇怪,只那么几颗巨石,木桩,高树,就能拒敌于外,但师祖之言,那敢不信,当下全神聆听师祖所示排阵诀窍。 但这小小阵势,却成了成云二人,大半天的时间,云宗文还是一知半解。 成仲衍索性命他多耽一天,明日再走,乃将排阵方位诀窍笔录,令云宗文死记默背,直到能背诵很熟为止。 日中、日西、月升月沉,斗转星移,不觉又过了一天,云宗文试着演排混元阵数次,这才与师祖于次晨黎明时份,出在茅屋外。 成仲衍送徒孙至第一道巨石前才道: ‘文儿,师祖乃在此等你,俾知贼情,从旁监视,并研练入寺特技,希望你快则半年,慢也不可超过一年,必须回谷见我。 ‘你这就试试看,这混元阵是否奥妙无穷,他日若在打坐运功,恐有外力干扰时,大可就地以林枝,石块之类,排成此阵,自可防止一切危险。’ 云宗文依依惜别他的师祖,然后转身向前直走过去。 但当他通过巨石之后,这才发觉原本目力可见的对面谷壁,及眼前木桩,巨树等等景物,皆已隐没无踪。 此刻所看到的,竟是茫茫无际的巨石,星罗棋布,宛然秃石山岩,遍处石山。 云宗文心中一惊,暗道:‘想不到只十几块巨石,就有这等不可思疑的妙用。’ 忖念之时,耳旁传来师祖的笑声:‘文儿,你已相信了吧!那就赶紧按照出阵步诀,离开阵外,好登谷离山。’ 云宗文高声回答:‘文儿遵命,师祖玉体珍重,再见!’ 话落,展开步眼,时而右三左六,时而前五侧四,遇虚直进,见实转身,忽尔左旋子午,忽尔右踏中宫,身形弯弯曲曲,蜿蜒而进。 那消片刻,已过巨石,渡木桩,穿大树,出了混元阵外。 回头一看,这些外围巨树,距茅屋不过十余丈,而慈容的师祖,还倚闾颔首,面露慰色,并频频挥手。 云宗文高喊一声:‘师祖再见,文儿去矣!’抬头望着高插双宵的山峰,沉腰挫步,双足一顿,凌空腾身而起。 然后,借谷壁葛藤,秃枝,危石点足,一阵揉攀纵跳,扶摇直上。 他迭得高人传授,内外轻三功,均达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的上乘化境。 这些险峻的山势,那难得倒他,只见他几个起落,已履险如夷,迅疾无比地,升高数十丈,竟已登上崖顶。 这时,他才恍然明白,这幽谷距山腰只不过数十丈高下而已,在谷底所看到的千仞削壁,敢情乃是四周山峰的错觉。 上得崖顶,想到此地乃是绝魂寺贼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