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过去的人 (第2/3页)
法作任何透露,还请各位亲自阅读,享受小说中那特别的世界。” 然后是获奖者发表感言。名为唐伞忏悔的作家出现在台上,那是个瘦瘦的青年,身穿灰色西装,一张脸白白的。因为他的名字很怪异,热海本来一心期待会出现怎样一个怪人,没想到竟如此普通,不由得十分扫兴。 他的致辞也寻常之极,罗列的都是诸如“这次获奖非常感谢”“拙作竟获得如此重要的奖项,不禁惶恐地觉得真的可以吗”这种陈词滥调。 端着在会场入口领到的兑酒的酒杯,热海暗忖,这人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他原本心怀警惕,担心如果这位新人作家个性强烈,今后可能成为自己的劲敌,但既然是如此平庸的一个人,应该写不出什么杰作,不必放在眼里。 就连获奖作品也很糟糕,热海想。读过《小说炙英》上刊登的获奖作品,他简直无法置评。不,与其说无法置评,不如说几乎看不懂到底在写些什么。是不是推理小说也搞不清楚,结局也理解不了。 正因如此,他对这部小说能够获奖感到不可思议。但听了刚才评审委员报告的评选经过,他觉得多少能理解获奖的原因了。说白了,就是作品的天马行空对了评审委员的胃口。至于情节、主题、文笔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就被列为次要的考虑了。 昙花一现而已,热海下了结论。一开始别人可能觉得这样的作品很有趣,但当一个作家不可能一直只靠天马行空这一手。热海预料他早晚会销声匿迹,不由得放了心。获奖者写的不是厚重细腻、气势宏大的硬汉小说,这真是太好了,他松了口气。 颁奖仪式结束后,直接转为立餐形式的派对。有人马上聚在摆放的料理旁,有人转来转去寻找朋友,著名作家的周遭早已围上了一圈编辑。 热海环视着周围。今晚的派对应该有很多炙英社以外的出版界人士参加,虽然他几乎都不认识,但他觉得对方有可能知道自己,因为月刊杂志的目录页上好几次登了他的大头照。 他隔着西装确认了内口袋里名片的触感。这盒名片就是为了今天这个场合印制的,只要亮出名片,随后遇到的来宾就会明白他为什么获邀参加了。照热海的预想,他们应该还会投来艳羡和尊敬的眼神,可能会向自己索取签名,也可能有人要求合影留念,如果是出版界人士,说不定会借这个机会约自己写稿。 自己应该是很引人注目的,这一点他颇有自信。他的服装就是以醒目为优先考量而选定的。文坛派对上云集了个性十足的作家,他认为要想在其中引人注目,服装也必须别具一格。在进入会场前,他还特意戴上了墨镜,为的就是这样看起来比较有冷硬派作家的味道。 热海圭介在此——他很想向周围大声宣告。去年新人奖的获奖者就在这里哦。比今年的获奖者更有个性,已经出版了一部单行本的职业作家就在这里哦。你们没发现吗?我是热海圭介哦,《击铁之诗》的作者—— 热海正在东张西望,突然定了下来。他瞄到的照例又是小堺的身影。不,准确说来,是他旁边的青年,今年的获奖者唐伞忏悔。 热海大踏步迈向那边。 4 哇啊,麻烦来了。小堺扫兴地想。他发现热海圭介正朝自己走过来,却又不能视而不见,再怎么说,人家毕竟是去年的获奖者。 唐伞忏悔心不在焉地站在一旁。这个年轻人本是今晚这华丽舞台的主角,但他身上却找不出一丝一毫的霸气,简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他怎能写出那样一部杰作。 刚才总编青田领着唐伞各处走动,把他介绍给关系亲密的作家,现在刚向畅销作家介绍完,停下脚步考虑下一个去找谁,就在这时被热海眼尖看到了。 热海笑眯眯地走到他们旁边。 “哎呀,刚才准备会场辛苦啦。”他首先向小堺挥挥手。 “匆匆失陪真是不好意思。”小堺低头致意后,在神情讶然的青田耳边悄声说:“他是去年新人奖的获奖者。” “啊,幸会。”总编急忙堆出笑容“谢谢你在百忙之中赏光。给热海老师介绍一下,他是这次新人奖的获奖者唐伞先生,唐伞忏悔。”接着转向唐伞:“呃,这位是去年小说炙英新人奖的获奖者热海…” “热海圭介先生。”小堺急忙接口。 “你好。”唐伞向热海点点头,脸上仍然没什么表情。 “我拜读了你的获奖作品。”热海说“写得很棒。” “谢谢。” “真没想到有人会写出那样的世界,这就是所谓的天马行空的小说吧。那个世界观真令人意外。” “哈啊…”“不过文笔今后会慢慢纯熟的,不必过于担心。问题是,那个世界观是不是任何领域都能适用。推理小说还是需要具备整合性,或者说合理性。另外我觉得角色的刻画也很重要。” 唐伞沉默地望着小堺,大概是对热海的话感到不可理解。 也难怪他,小堺想。唐伞的获奖作品是这样一种结构,乍看感觉是个荒谬的故事,但最后的最后却表现出无懈可击的合理性。小说之所以能获奖,与这种精妙的逻辑,以及支撑起这种逻辑的文笔密不可分。唐伞心里只怕在想,这个前辈作家到底在说些什么啊。 热海并没注意到唐伞的反应,口若悬河地尽说些不得要领的话。小堺只得从旁硬生生插嘴。 “前辈作家的话果然令人受益良多。热海先生,唐伞先生还是个新人,今后还请多多提点。” “嗯,如果有什么意见,我会告诉他的。” “那真是感谢不尽。”说完小堺在唐伞背上推了一下,拉他躲开了热海。 “唉,真是服了他了。”总编青田苦笑道“想不到他竟会冒出那种奇谈怪论。他是叫热海圭介吗,获奖作品是什么?” “击铁…我想想。”小堺看了一眼之前收到的名片背面“是《击铁之诗》。” “是这样啊。那个标题我也有点印象,写的什么内容?” “唔…是什么内容呢,我觉得像是硬汉小说。” “是嘛。不过无所谓,反正都是过去的人了。” 5 晚上晚上八点出头,派对已经宣告结束,人们纷纷从会场离去。有的作家带着编辑前呼后拥地去六本木或银座玩乐,去参加获奖者庆祝酒会续摊的人看来也不少。 热海圭介一直站在会场出入口旁边,等着会不会有谁主动向他搭讪,或者寥寥几个朋友刚好从这里路过。 然而谁都对他不屑一顾,就好象那里根本没人似的,看也不看一眼直接走过去。 这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