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怪男奇女下 (第3/3页)
什么,只见眼前站着一对少年男女,那少女手握宝剑,怒目而视,以为是强盗来谋财害命的,哆嗦道:“二位英雄缺钱用么?这些财宝尽可拿去,可不能杀了我呀,我还有一个八岁的孩儿。”跪倒在地,叩头不已。 廖展雄道:“大嫂不必惊怕,快快起来,有话慢慢说。”两袖微拂,两股劲风托着她的身子,像是无形的手,将她托起。 少妇不知就里,仿佛中了魔法,更加害怕,再欲下跪,却又不能。 廖展雄道:“秋妹且收起宝剑。”又道:“大嫂不用慌恐,坐下来,我们有话问你。” 少妇见胡宜秋收了宝剑,迟疑地半个**坐到板凳上。胡宜秋也随廖展雄坐下。 廖展雄道:“我兄妹并非谋财害命之辈,只是路过此地,看见四个汉子身背包袱夜行,认为是歹徒,是以跟到这里。适才见大嫂挑动四人自相残杀,又手刃倭寇,未知缘由,还望见告。” 少妇仍在发愣,胡宜秋道:“我雄哥问你话呢!” 少妇定了定神,见二人确非歹人,才深深叹了一口气道:“贱妾本是浙江余姚人氏,娘家姓姚,十七岁上嫁给了城里开杂货铺的沈三财。贱妾过门后,上无公婆,又无叔姑,只夫妻二人,生活倒也和谐。不久又生下一个男孩,夫妻益发恩爱。” 胡宜秋道:“怎么会来到这里?” 姚氏道:“哪知在孩子刚满月的时候,海贼王直勾引倭寇在宁波登陆,将犯余姚,我夫妻便带着孩儿,远走福建避难。来到这小山沟,买了一块坡地,盖下三间茅舍,暂作栖身之处。丈夫仍cao旧业,在当地收购些土特产品,去泉州贩卖,将本求利,日子勉强能够维持,打算等到家乡安定,就迁移回去。” 胡宜秋道:“王直已就戮四年多,你们为何迟迟不归?” 姚氏潸然泪下,唏嘘抽泣,良久叹道:“王直就戮,消息传来,我夫妻打点正欲就道,谁料在浙江战败的王直余部,扬帆南来,投靠了倭酋萨摩王。萨摩王臣服诸倭、海贼,其势力大振,出没于福建中南部及沿海,我们回浙江的道路已被堵塞。” 胡宜秋道:“可向西绕道北行呀!” 姚氏道:“我夫妻也想到这一层。正当我们犹豫留去之时,一天,突然来了五个倭寇,那为首的见我有几分姿色,杀死了我的丈夫,迫我相从。我誓死不从,他剥光我的衣服,我咬破了他的手,他一怒之下,拿刀要捅我的孩儿。你想,我死不打紧,我的孩儿一死便断了沈家的香火,我只得自身忍辱,保全我的孩儿,急忙说道:‘不要伤害我的孩儿!我依了你。’他野兽般地扑了过来…” 胡宜秋听到这儿,憎恶之心渐收,怜悯之情油生,眼圈儿有些红了,切齿骂道:“这该受千刀的倭寇!”又道:“后来你又怎么嫁给了海贼游大?” 姚氏道:“一月后,一天我坐在屋山墙下纳凉,土坡上走来一个汉子,到了屋前停下,盯着我上下打量。我也看了他一眼,似曾相识。倏忽,他道:‘这不是余姚的姚姑娘么?怎的会来到这里?’我道:‘你是谁呀?’他道:‘我是城东的游大。’我想起来了,这游大家住余姚东门城里,从小游手好闲,是余姚城内有名的无赖,如今长大了,却也是一条魁梧的汉子。 “他乡遇故人,我一阵心酸,不禁流下泪来,向他叙述了避难南迁及丈夫被杀的经过,他忿然道:‘这倭狗现在何处?我宰了他替沈大哥报仇!’我道:‘他此刻便在屋内,游大哥不要贸然行事,伤了性命。’那倭寇许是听到屋外有说话之声,正从屋内出来,与游大照上面,被游大一刀砍死。我见他替我报了夫仇,千恩万谢,他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何况是同乡同里呢?’我央他带我母子回余姚,他说有公事在身,一时不便,等待公事一了,便送我母子回去。 “游大走了,以后常带些东西来看我。我孤儿寡母,无依无靠,见他为人热情,侠义心肠,在一个月白风清的夜晚,我自荐枕席,以身相许,将母子托付给了他。” 胡宜秋道:“他怎么会投身倭寇呢。” 姚氏太息道:“这也是一段冤孽。日子长了,游大不再瞒我,说他原来是王直旧部,王直死后,他随残部投奔了萨摩王,当上了倭寇小头目,王小眼是他的副手。但后来王小眼告诉我,听游大说,在余姚时他垂涎我的美色,王直打进余姚后,他寻我不到,屡言遗憾。哪知随部南来,一次路过小山沟,突然发现了我,于是以女色为诱饵,指使部下倭寇杀死了我的丈夫,而后他又杀死了那倭寇,以恩人的面孔出现,巧妙地占有了我。” 胡宜秋道:“jianian人狡诈,王小眼告诉你这些,其居心叵测。” 姚氏道:“王小眼随游大来过我家几次,总是色眼迷迷地望着我。他为了讨好我,一次一个人悄悄地溜到我家,把游大的隐秘告诉了我。我听后顿时昏厥过去,醒来却已躺在他的怀内由他任意轻薄。” 姚氏红了红脸,又道:“当时我想,逃也逃不了,呼也没人应,反正破罐子破掼,不如引他入彀,以为己用,于是强装媚态,一任所为。我告诉他,杀夫之仇不能不报,谁能替我报了仇,我便嫁给他。王小眼当即答应寻机下手。” 廖展雄道:“怎么又卷进了两个倭寇。” 姚氏道:“前些日子,倭寇在仙游败退,游大与王小眼感到末日将至,于是联络了倭寇小头目龟尾、小野,计议多抢些金银财宝,一同逃往日本。今晚各人携带财宝,大概是来商量潜逃的办法,我觉得报仇即在今晚,不能失此良机,便挑动他们火并。” 廖展雄道:“大嫂一柔弱女子,为了孩儿,为报夫仇,竟能忍辱负重,终如心愿,此大智大勇,须眉为之逊色,堪称巾帼奇女子也!” 姚氏泪如涌泉,哽咽抽泣道:“贱妾罪孽深重,知所为对不起亡夫,所以苟且挣扎人世间,只是为存亡夫一脉香火,他日见亡夫于九泉之下,任其责怪,绝无怨言。” 廖展雄道:“眼下大嫂作何打算?” 姚氏“扑通”跪地道:“二位英雄救贱妾则个!” 廖展雄以袖风将她托起,道:“我兄妹前去戚家军大营,大嫂可带着孩儿随之同行。到时请戚将军遣人送你母子回浙江余姚,不知大嫂意下如何?” 姚氏转悲为喜道:“二位恩人大恩大德,不啻贱妾再生父母!” 廖、胡二人听姚氏将他们比作‘父母’,不禁相视而笑,却又一阵脸红。正是: 贼倭蹂躏东南地, 百姓离乡他处忧。 巾帼群中奇女子, 大谋大勇报夫仇。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