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鸳鸯坠_第五章辰州尸赶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辰州尸赶上 (第1/3页)

    第五章 辰州尸赶(上)

    廖展雄、胡宜秋别了文秉才,离开仙槎,催马西行,渡过鄱阳湖,一路趱程,越过幕阜山,已然出了江西,进入湖广境内。

    二人乘船顺汨罗江而下。展望江景,廖展雄道:“秋妹,这汨罗江系战国时屈原殉难之处,因此每年五月初五各地游赛龙舟,以汨罗江一带最盛。”

    胡宜秋道:“当年屈原被楚王放逐外游,写了许多爱国诗篇,堪为千古绝唱。后闻楚国郢都为秦军所破,屈原悲愤交集,愤楚王不重用己,为群小所惑,悲郢都既破,无家可归,感前途渺茫,遂投汨罗江而死。非其愚钝,势所迫耳。而今幸jianian臣严嵩去位,抗倭之役再起,虽有阉贼徐公公之类掣肘,不过蚍蜉撼树而已;我血rou儿女当奋勇杀敌,平倭之期,指日可待。虽在人为,势所使然。雄哥,你说是也不是?”

    廖展雄笑道:“极是,极是!”说笑之间,船已驶入洞庭湖。这洞庭湖烟波浩瀚,横无际涯,楫帆往来,有如穿梭,沙鸥上下盘旋,翩翩起舞,像是在迎接一批又一批的客人,岸汀上野花的香味,随风飘送到远方。廖展雄站在船头,尽情领略,忽而吟道:

    洞庭波万顷,

    来往楫帆频。

    迎客沙鸥舞,

    风扬花更馨。

    胡宜秋道:“好诗!雄哥武功超尘,文思也极敏捷,伊人如斯,小妹实是有幸之至。”话犹末了,脸上已飞起一片红云。

    廖展雄见她当风而立,丰姿飒爽,那桃红色的面颊,经湖风一吹,弹指欲破,娇嫩欲滴,在万顷碧波衬映中,尤觉可人,不禁意荡神摇,把握着她那纤纤玉手,柔声道:“似秋妹这般红妆巾帼,英姿丽人,确是天下无从觅处,愚兄只怕匹配不上呢。”四眸相视,甜甜地笑了。

    廖、胡二人横渡洞庭湖,沿沅江而上,适当顶风逆水,船行极是缓慢。

    行了两天,遥见江右青山如黛,气势巍峨,廖展雄手指群山道:“秋妹,那便是武陵山了。武陵山与沅江平行走向,我们还须几天才能靠岸。”

    木船继续溯行,风向转为东北,自背后吹来,船老大舍篙扬帆,行速加快,只两日便到辰州府。二人打听得蜈蚣岭在辰州府古丈县,而古丈县地处武陵山区,于是二人打发了船家,弃船登陆,在辰州府城歇了一夜,次日即向武陵山进发。

    武陵山地处洞庭湖之西,东北、西南走向,山势逶迤起伏,绵亘数百里。由于山路崎岖,马儿行走艰难,二人时不时下马牵缰而行。

    这日酉牌时分,廖、胡二人走近一个依山傍水的村庄。廖展雄道:“秋妹,天色近晚,我们进村找一户人家歇歇脚,明天再走吧。”

    胡宜秋道:“好。我也疲倦了。”

    二人进了村,但见村口有一户人家,门首布旆高悬,迎风招展,布旆中间有一个斗大的“酒”字,两边有八个小字“太白遗风,兼营客店”于是牵马走过去。

    店主见来了客人,招呼道:“二位客官,用饭还是住店?”

    廖展雄道:“我们在此住宿一晚,要两个房间。掌柜的,再给马加点草料。”走进房内,又道:“掌柜的,等会儿送些酒菜来。”

    店主应道:“客官稍候。”牵马去了。

    过了不大工夫,店主提一壶茶进来,道:“二位先用点茶,解解喝,下酒小菜拙妻已在调理,即刻便好。”言罢转身出房,跨进店堂卖酒的柜台内,以待其他客人。

    这家酒店立于辰州府至古丈县的山道旁,临山道有三间砖瓦结构的正屋。正屋中间是摆着一个卖酒柜台与两张饭桌的店堂,两边是客房,有门通向店堂。客房各有一扇窗户,通过窗户可看到户外的山道。正屋后面披了两间厢房,也是客房。右厢后接着厨房,再后还有一圈石墙,构成了一个不大的院子。因房舍依山而筑,地势从前至后逐渐升高,倒也别具一格。

    斜阳残照里,廖、胡二人在东边客房饮酒聊天,透过窗户,远望西边山腰小溪里倒影的夕阳与逶迤而上的山路,饶有一番风趣。

    二人远望间,忽见山腰有一个朦胧的黑点,渐渐向上移动。远时看得不太真切,近时已看明是两个人,一个人背靠背地驮着一个人,甚是古怪。

    须臾,那人已走过酒店,只见他身穿一袭灰布衣衫,手里握一根哭丧棒,跨入店门,便将背上那黑衣人放了下来,顺手靠在门后,像放置一件用具一样。

    店主起身道:“客官住店么?”

    那灰衣人道:“麻烦给我一间僻静的房子。”

    店主道:“晓得,客官随我来。”那灰衣人把门后的黑衣人背起,跟着店主向后面去了,大概是住在厢房。

    一会儿店主送菜进来,廖展雄道:“请问掌柜的,刚才那人好生古怪,他家死人了么,为何拿一根哭丧棒?尤其古怪的是,他何以要将那黑衣人脸朝上地背着?在下见识浅陋,还望掌柜赐教。”

    店主笑道:“客官是外地人,有所不知,那灰衣人在我们辰州一带山区称为‘尸赶’,就是赶尸的人,他背上那黑衣人是一具尸体。辰州多山,客死在此的人,若用棺木将其运回,走山路很是困难。贫穷人家运尸,多雇佣‘尸赶’,付足了银两,交待了地点,便会按期运到,价钱当然也是可观,但比起棺运,却便宜多了。‘尸赶’赶尸像赶猪一样,尸体在前,‘尸赶’在后,口念一种辰州符,手舞哭丧棒,不断地吆喝着,尸体就会一跳一跳地前行,十分省力。为了避人耳目,‘尸赶’一般昼宿夜行。那灰衣人许是见这段山路极少人迹,赶了一夜,又赶了一天,委实疲倦了,这才来客店投宿。他见接近村庄,不便再赶,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