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鸳鸯坠_第十九章设阵金丝鸳鸯坠敌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设阵金丝鸳鸯坠敌上 (第1/4页)

    第十九章 设阵诱敌(上)

    夏去秋来,倏忽已至八月下旬,一个黑月头的夜晚,天空晴朗,繁星不厌其烦地眨着眼睛,注视着清秋凄凉的旷野。在旷野的池塘乱草间,青蛙咕噪,小虫啾鸣,阵阵凉风吹拂着乱草池水,更增添了几分凄凉况味。

    在这片凄凉的旷野黑夜中,一个青衣人施展轻功提纵之术,躬身疾行,悄悄然不带任何声息,顷刻之间,已抵达漳浦县城北门。只见他一个哈腰,飞身一纵,便越过护城河,轻轻地落在城墙脚下。此人非他,正是依计扮装成参将胡宜春的青剑大侠廖展雄。

    漳浦北门城头上巡逻的倭兵,三三两两,鬼魅幽魂般地在那儿来回游荡,廖展雄用低沉的声音喊道:“城上哪位头领当值?”他中气充沛,虽声音低沉,城上也清晰可闻,犹如相对耳语一般。

    城上一阵sao乱,有人喝道:“什么人?”

    城下一团东西扔上城头,恰恰落在那问话人的脚下。那人拾起一看,是一个包着石子的纸团,展将开来,借着灯笼之光,只见写道:“明军参将胡宜春前来投奔萨摩大王。”

    两个倭兵举起灯笼,俯视城下,见一个人影紧贴城墙正仰视城上,即转身去报告巡夜的头目。那头目闻迅而至,向城下看了一眼,又举目远望,见无甚动静,这才说道:“胡将军稍候片刻,容我去禀告大王。”

    廖展雄小声道:“快一点。”

    那头目疾至县衙萨摩王住处,对当值的亲兵头目道:“烦请通报大王,兄弟有急事禀告。”

    亲兵头目懒洋洋道:“大王早已歇息,夜半更深,不便通报。”那头目将胡宜春投奔之事以告,亲兵头目感到事关重大,不敢推诿,只得硬着头皮去见萨摩王。

    萨摩王正拥一倭女而眠,被一阵敲门声惊醒,大怒道:“什么人在门外聒噪?滚开!”

    亲兵头目颤声道:“适才北门城楼巡夜头目报告,说是明军的参将胡宜春前来报顺大王,现在城下,纳与不纳,请大王明示。小人见事体严重,不敢迟延,因此惊动大王。”

    萨摩王“哼”了一声,叫倭女起身开门。那倭女甚是不乐,磨蹭了半天,方才穿衣下床,点上蜡烛,开了房门。那巡夜头目随亲兵头目进得房来,呈上胡宜春的纸条。萨摩王看了,想起三个月前城外用箭射入城中一封书信,信上写道:“末将跟随戚继光,效死作战,立功无数,却遭嫉妒,倍受凌辱,若久居其下,恐不日身首异处。思量再三,唯投大王,以效犬马,方可避祸,乞大王怜而纳之。寻得机会,即至麾下。”书信的落款为“参将胡宜春”于是坐在床上,凝思一刻,道:“让他进城,找个地方安置一下,看管好了,天亮再说。”

    那头目得了“准”字,转回城头,命倭兵找了一个箩筐,系以绳索,将廖展雄吊上城来,说道:“胡将军劳累了,大王请胡将军暂且歇息,天明再去拜见。”

    天色大亮,萨摩王招集众头目至县衙大堂,计议对胡宜春投顺一事的应策。

    身材矮小的三留弘文大将军尖声尖气地首先说道:“戚继光用兵多诈,三个多月前,砸了我们在泉州的暗桩万隆珠宝店,又假借犒师之名,烧了我们泊于浮头湾的百艘战舰与数百条船只,切断了我们海上的退路。为今日计,只有重创戚家军,才有生机。胡宜春若是真降,他深知戚继光的军情,无疑可助我破敌;若是诈降,而又不被识破,那时我等将死无噍类矣!请大王务必反复斟酌而行。”

    一个瘦高个子头目小林道:“胡宜春是戚继光帐下一员猛将,几经交锋,迭破我军,为甚要投顺大王呢?他上次信中写道:‘却遭嫉妒,倍受凌辱,若久居其下,恐不日身首异处。’这倒是实话。年初他带兵攻破同安城,戚继光非但不奖赏,反说他不听号炮,贻误军机,将他推出斩首,不是众将求情,早已‘身首异处’了。不过死罪既免,活罪难饶,他还是挨了四十军棍,给打得皮开rou绽。这是我亲眼所见,我看他是真降。”敢情这位小林,就是在攻破同安城的那天晚上,戚继光在县衙后院有意放走的两个倭寇头目之一。

    万隆珠宝店的大掌柜东乡太郎,眨了眨那只独眼,道:“适才小林君之见,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三留大将军说得好,我们‘务必反复斟酌而行’。胡宜春家居南京,父、祖皆为明廷命官,怎会轻意投敌?中国三国时周瑜、黄盖用苦rou计赚了曹cao,焉知此番不是戚继光、胡宜春用的苦rou计?”

    一个肥胖的头目大岛道:“同安城戚继光要斩胡宜春,不仅小林君在场,我大岛也是亲眼看见。当年周瑜打黄盖,是特意给曹cao的内应蔡和、蔡中看的,而戚继光棍打胡宜春,并不知我与小林君在屋后偷听,岂能与周瑜打黄盖相提并论?再者,中国古代弃家投敌者屡见不鲜,汉有李陵,宋有杨延辉,就拿三国来说,刘备不是丢了甘、糜二夫人而投奔了袁绍?正如适才三留大将军所说:‘为今日计,只有重创戚家军,才有生机。’此时敌军参将来降,我们岂可坐失破敌良机?”敢情这位是戚继光有意放走的另一个倭寇头目。

    独角龙汪义道:“在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