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误走倭酋上 (第1/4页)
第十三章 误走倭酋(上) 秋夜悠长,繁星明灭,下旬的月儿刚刚升起,晴朗的天空飘着淡淡的几朵浮云,户外小虫唧唧鸣叫,更显得深夜的宓静。蜡烛光下,有三五个萤火虫飞来飞去,尾部的发光器忽明忽暗,忽远忽近,扰得人心烦意乱,思绪不宁。 虽然时已三更,戚继光在县衙书房内,却苦不能寐,面烛思忖:来义乌已是一个半月,差出去四下查访的人没有查出一点眉目,那个神秘的儒士钱思玉,本对他寄以极大的希望,但也像黄鹤楼的昔人,去而不返。云山啊,云山,你到底在何处呢? 值此当儿,忽听得“咚咚”敲门声,戚继光心想:是谁,是汪知县么?因为汪道昆夜晚常来看他,遂道:“请进。”可是他错了,进来的却是肩扛长形包袱,手提圆形小包的钱思玉。 戚继光一愣,道:“钱先生,有头绪了么?” 钱思玉将那包袱与小包扔在地上,笑道:“戚将军说‘捉jianian要捉双’,小生给你捉来了一双。” 戚继光看着那长形包袱露出的一对年轻男女的头,不解其意,道:“钱先生,怎么回事?请坐下来谈。” 钱思玉扼要地说了近期所遇,道:“是以云山的下落,须得追问这双jianian夫jianian妇。” 戚继光一扫郁色,兴奋之极,赞道:“钱先生真是神鬼莫测!”连忙唤中军去请汪知县。 盏茶时间,汪道昆带着师爷来了。戚继光引见钱思玉后,道:“云山失落,是刘凯家的小妾尤氏与采办戈三郎做的内线,现由钱先生擒来,请汪大人审问。” 汪道昆自是高兴,因不知详情,说道:“还是请戚将军审问。” 钱思玉打开长包袱,解了戈、尤二人的**道,说道:“快穿上衣服,在戚将军、汪太爷面前如实招认!” 戈、尤二人在烛光下**暴露,又羞又惧,哆哆嗦嗦地穿了衣服“扑通”跪倒在地,颤抖道:“将军、太爷饶命!” 戚继光正颜道:“有关云山被窃之事,你二人做了哪些勾当,谁为主使?须从实招来!” 戈三郎料想与尤氏说话俱被钱思玉听去,不敢隐瞒,忙道:“我招,我招!小人到刘员外家不久,便与尤氏勾搭成jianian,幽会的地点是看菜园田老头的屋舍,这个钱先生知道。三个多月前,小人与尤氏在屋舍内,却给窜进院中的郑家坪郑七爷撞见。他问我二人刘员外的云山藏于何处,我们说不知道。他拿了我二人的小衣,道:‘你们须在一个月内打听到云山的秘藏之处,即至郑家坪给我报信,否则我就将这两件小衣交给刘员外,到那时有你们好瞧的!’我们怕事情败露,只有答应。” 戚继光道:“以后是怎样知道云山秘藏之处的?”戈三郎望了望尤氏。 尤氏低声道:“一天晚上,老爷在贱妾房中,正准备歇息,突然道:‘我有件事要办,即刻就回来。’贱妾觉得有些古怪,待老爷走出房门,便悄悄地跟了去。老爷走进夫人房内,贱妾躲到窗下,透破窗纸偷看。只见老爷在夫人床头的墙上按了一下,墙上即现出一个暗门,原来这是一方夹墙。老爷从里面拿出一个紫檀木盒,放在桌上。老爷打开木盒盖,盒内有一块假山石,那假山云烟缭绕,像真山一样。之后,老爷将木盒盖好,放于原处,关上暗门,墙壁并无异样。贱妾当时想:藏在这个秘密所在,难怪郑七爷找不到!只听老爷对夫人道:‘将有大雨,场上晒了几万斤麦子,我去安排一下。’转身出来。” 戚继光道:“其后呢。” 尤氏道:“趁老爷找管家之际,贱妾悄悄溜回房内,听到老爷吩咐管家道:‘夜间有大雨,快叫堡丁们起来,把场上的麦子收好,并着人通知各庄,注意不要淋湿了场上的粮食。’不久老爷回到房内,贱妾怕老爷见疑,不敢动问,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第二天,贱妾将此事告诉了戈三郎。” 戚继光道:“戈三郎!你是怎么把消息传出去的?” 戈三郎道:“小人得知云山秘藏之处,便去郑家坪报信,郑七爷道:‘很好。先赏你十两银子,待我得知你所言不虚时,再重赏你。’十天后,郑七爷的管家送来五百两银子,并道:‘郑七爷关照,不得在外面露出一点儿风声。须知两件小衣还在我们郑七爷手里!’小人道:‘小的不敢。’拿了十两银子给管家,道:‘管家辛苦了。’后来刘员外发现云山丢失,认定是王大刀所为,率领乡民打到矿上,其实王大刀是受了不白之冤。” 戚继光道:“尔等说的都是实话么?” 戈三郎、尤氏齐道:“句句实话,不敢隐瞒。” 戚继光道:“好。在供词上画押!” 师爷递过所录供词,戈、尤二人画了押,汪道昆道:“暂行收监,待正犯归案后,一并论罪。”着人将戈、尤二人带下去。 天近拂晓,郑家坪一片寂静。李班头等五名捕快及一百官兵,驰至郑家坪,带来了得得马蹄声,打破了这片寂静。 郑家坪最先受惊动的是看门之犬,顿时狺狺吠声四起。有少数被惊醒的人们,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微启柴门,透过门缝儿,向外张望,但见一色高头大马的官兵在街上驰过,其妙莫明,欲究所以,又怕惹出是非,赶紧关上门,心还在怦怦地跳。 李班头命五十名官兵迅速地包围了郑七爷的宅院,又命一名捕快翻越墙头,开了大门,领另外五十名官兵涌进宅院。在捕快的带领下,官兵们穿过厅堂,直奔郑七爷卧房。 郑七爷搂着第三小妾小兰儿正在做甜美的梦,忽被嘈杂的人声惊醒,他万万没有想到捕快、官兵涌至,喝道:“什么人在院内大声喧哗?” 李班头一脚跺开房门,点亮桌上的蜡烛,冷冷道:“郑七爷,戚将军、汪太爷有请!” 郑七爷定睛一看,见满屋都是官兵,说道:“李班头,这是从哪里说起?” 李班头道:“不干小人们的事,有一件公案,戚将军、汪太爷请郑七爷至县衙对质,这是捕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