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鸳鸯坠_第七章侠闹徐府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侠闹徐府上 (第3/3页)

拾行囊,打发他上路。岳平狂呼雀跃,好不快活,但要离别朝夕相处的父亲,又依依不舍,流下许多眼泪。岳山也不舍他去,但儿子要杀敌建功,做父亲的总不能误了他,故此强忍泪水,送岳平至官道,叮咛再三,方始缓缓转回。

    一日午牌时分,岳平行至南直隶与浙江交界的千秋关。这千秋关是天目山的一个山口,在两山夹谷中,有一条小街,因已入寒冬,行人稀少,北风呼啸,小街上显得冷清萧条

    岳平初次离家出门,一个半大的孩子,背着重重的行囊,行走于他乡异壤,见此萧索景象,神情上不免带三分凄冷。但他时时告戒自己:我此番去杀倭寇,像师父那样去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难道还能小孩家子气么?

    岳平踏在千秋关小街的青石路上,此时腹中饥饿,左右顾盼,欲寻一家饭店充饥。抬头看见一个酒幌子,迎风招展,于是跨进这家店去,嚷道:“店家,快拿吃的来!”将行囊放在桌上,找一个凳子坐下。

    店家走过来,擦了擦桌子,问道:“这位小哥,吃些什么?可用酒么?”

    岳平道:“不用酒,只要能填肚子,什么都行,越快越好。”

    店家道:“现成的rou包子,拿几只来可好?”

    岳平道:“很好,很好。快拿,快拿!”

    店家转身拿来八只rou包子,岳平两口一个,囫囵吞下。待吃到第三只rou包子时,岳平叫道:“店家,这rou酸滋滋的,怎么有脚丫子味?”

    此时有一个年轻人正跨进店来,店家忙道:“莫嚷,莫嚷,或许是猪蹄rou没洗干净。小哥,我给你换几只来。”端起盛包子的盘儿,向后厨走去,一面对刚进来的那年轻人道:“客官,稍坐片刻,马上就来。”

    店家换了包子转来,放在岳平桌上,说声:“小哥请用”便走向那年轻人,道:“客官,需用些什么?”

    那年轻人道:“半斤卤牛rou,半斤卤猪耳,一斤绍兴老酒。”

    店家道:“好罗,就来!”又到后面厨房去了。

    在店家拿来酒菜招呼那年轻人之时,岳平的八只包子已然吃得精光,说道:“店家,拿一壶茶来。”

    店家忙道:“就来,就来。”转身去了。

    老大一会儿,茶还没送来,岳平用眼瞟那年轻人,菜只动了少许,便伏于桌上,心道:这位老兄太也不胜酒力,一斤绍兴老酒喝下去,竟会醉了。

    岳平正在出神,店家送来了茶,给他满上一杯,道:“水刚刚开,叫小哥久等了,多有得罪。这是上等的毛峰,‘二旗一枪’味道香极了,小哥请用。”

    岳平一口气吃了八只rou包子,着实渴了,端起茶杯,一饮而尽,口道:“确是好茶。”店家又满了一杯,又一饮而尽。俄顷,岳平但觉天地旋转,头晕目眩,把握不定,一头栽倒。

    店家拍手笑道:“倒也,倒也。都着了,都着了。”一面背起岳平,一面提起他那硕大的行囊,口里嘟囔着:“里头怕有不少财物呢。”向后院走去。

    须臾,店家又走进店堂,去背那个年轻人,只听得“哎呀”一声,店家瘫软于地,原来被那年轻人点了**道。

    那年轻人快步走向后院,见柴房内有一个大汉,满身油垢,正在打开岳平的行囊。行囊内只有几件换洗衣服,一些零碎银子及一口袋板栗。

    那大汉骂道:“原来是只土鳖子!”手持一把杀猪尖刀,走向躺在地上的岳平,自语道:“放了你的血,好做包子。”说话间尖刀向岳平喉头刺去。只听得“哎哟!当啷!”大汉腕上已中了一枝铁镖。

    那年轻人跟着纵进柴房,一剑刺入大汉的胸膛,身法矫捷之极。他随即去厨房舀了一碗清水,掏出解药,给岳平灌下。不大会儿,岳平转醒过来。

    岳平立起身,呆了呆,才知就里,忙施礼道:“多谢大哥救命之恩。”

    那年轻人道:“稍等片刻,我就来。”一瞬间将店家提进柴房,也是一剑,结果性命。

    岳平抱拳道:“未请教这位大哥尊姓大名?”

    那年轻人道:“在下文秉才。不知小兄弟上下称呼,因何到此?”

    岳平道:“小弟岳平,家住南直隶安庆府桐城县,前往福建戚继光大营,去找我恩师廖展雄,途经此地。”

    文秉才喜道:“原来是廖大侠的高足,幸会,幸会!”

    岳平惊喜道:“怎么文大哥认识我师父?”

    文秉才笑道:“岂止认识?在江西他还救过我的命呢。”遂将仙槎小店之事说了。

    岳平也笑道:“我师父救了文大哥,此刻文大哥又救了我,真是再巧不过。”又道:“小弟见文大哥先我伏于桌上,怎么反倒来救我?”

    文秉才道:“我一进店门,听岳兄弟说rou包子有脚丫子味,就猜想那是人rou包子,知道这是黑店,是以事先服了解药,佯装着了道,看他如何处置,果然料中了。”

    岳平道:“小弟初次出门,哪知世事如此险恶,着实令人胆寒!不知文大哥刻下前往何处?”

    文秉才道:“回福建大营去。”

    岳平道:“好极了!小弟随文大哥一路,便放心了。”

    文、岳二人年纪相差不多,兼是志同道合,此番搭伴而走,比之先前各自踽踽独行,增添了许多乐趣与欢笑。

    眼见得走出天目山区,将要踏上杭嘉湖平原,忽然前方出现一个小山岭,挡往了去路,文、岳二人只好沿山脚绕行。行至山脚下,突地唿哨声响,从山上冲下一伙人来,为首的却是两个年轻貌美的女子。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