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四十三赵世家第十三 (第10/11页)
,非不思也,祭祀则祝之曰‘必勿使反’,岂非计长久,为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主之子孙为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曰:“此其近者祸及其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侯则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与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讬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之计短也,故以为爱之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索隐】:子义,赵之贤人。曰:“人主之子, 骨rou之亲也,犹不能持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于予乎?” 齐安平君【正义】:括地志云:“安平城在青州临淄县东十九里,古纪之酅邑也。”田单将赵师而攻燕中阳,【集解】:徐广曰:“一作‘人’。”【正义】:燕无中阳。括地志云:“中山故城一名中人亭,在定州唐县东北四十一里,尔时属燕国也。”拔之。又攻韩注人,【正义】:邑名也。括地志云“注城在汝州梁县西十五里”盖是其地也。拔之。二年,惠文后卒。田单为相。 四年,王梦衣偏裻之衣,【正义】:杜预云:“偏,左右异色。裻在中,左右异,故曰偏。”按:裻,衣背缝也。乘飞龙上天,不至而坠,见金玉之积如山。明日,王召筮史敢占之,曰:“梦衣偏裻之衣者,残也。乘飞龙上天不至而坠者,有气而无实也。见金玉之积如山者,忧也。” 后三日,韩氏上党守冯亭使者至,曰:“韩不能守上党,入之于秦。其吏民皆安为赵,不欲为秦。有城市邑十七,原再拜入之赵,财王所以赐吏民。”王大喜,召平阳君豹告之曰:“冯亭入城市邑十七,受之何如?”对曰:“圣人甚祸无故之利。”王曰:“人怀吾德,何谓无故乎?”对曰:“夫秦蚕食韩氏地,中绝不令相通,固自以为坐而受上党之地也。韩氏所以不入于秦者,欲嫁其祸于赵也。秦服其劳而赵受其利,虽彊大不能得之于小弱,小弱顾能得之于彊大乎?岂可谓非无故之利哉!且夫秦以牛田之【集解】:徐广曰:“一无此字。”【正义】:秦蚕食韩氏,国中断不通。夫牛耕田种穀,至秋则收之,成熟之义也。言秦伐韩上党,胜有日矣,若牛田之必冀收穫矣。水通粮【正义】:秦从渭水漕粮东入河、洛,军击韩上党也。蚕食,上乘倍战者,【正义】:乘,承证反。蚕食桑叶,渐进必尽也。司马法云:“百亩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十为通,通十为成。成出革车一乘,七十二人也。”上乘,天下第一也。倍战,力攻也。韩国四战之地,军士惯习,倍于馀国。裂上国之地,【正义】:上国,秦地也。言韩上党之地以列为秦国之地,其政已行,赵不可与秦作难,必莫受冯亭十七邑也。其政行,不可与为难,必勿受也。”王曰:“今发百万之军而攻,逾年历岁未得一城也。今以城市邑十七币吾国,【正义】:冯亭将十七邑入赵,若币帛之见遗,此大利也。此大利也。” 赵豹出,王召平原君与赵禹而告之。对曰:“发百万之军而攻,逾岁未得一城,今坐受城市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王曰:“善。”乃令赵胜受地,告冯亭曰:“敝国使者臣胜,敝国君使胜致命,以万户都三封太守,【正义】:尔时未合言太守,至汉景帝始加太守,此言“太”衍字也。千户都三封县令,皆世世为侯,吏民皆益爵三级,吏民能相安,皆赐之六金。”冯亭垂涕不见使者,曰:“吾不处三不义也:为主守地,不能死固,不义一矣;入之秦,不听主令,不义二矣;卖主地而食之,不义三矣。”赵遂发兵取上党。【集解】:汉书冯奉世传曰:“赵封亭为华陵君,与赵将括距秦,战死于长平,宗族由是分散,或在赵。在赵者,为官师将,官师将子为代相。及秦灭六国,而冯亭之后冯无择、冯去疾、冯劫皆为秦将相焉。汉兴,冯唐即代相之子也。”上党记云:“冯亭冢在壶关城西五里。”廉颇将军军长平。【正义】:括地志云:“长平故城在泽州高平县西二十一里,即白起败括于长平处。” 七月,廉颇免而赵括代将。秦人围赵括,赵括以军降,卒四十馀万皆阬之。王悔不听赵豹之计,故有长平之祸焉。 王还,不听秦,秦围邯郸。【集解】:徐广曰:“在九年。”武垣令【集解】:徐广曰:“河间有武垣县,本属涿郡。”【正义】:括地志云:“武垣故城今瀛州城是也。”傅豹、王容、苏射率燕众反燕地。【正义】:武垣此时属赵,与燕接境,故云率燕众反燕地也。赵以灵丘【正义】:括地志云:“灵丘,蔚州理县也。”封楚相春申君。 八年,平原君如楚请救。还,楚来救,及魏公子无忌亦来救,【正义】:魏公子传云“赵王以鄗为公子汤沐邑”年表云“九年公子无忌救邯郸”围在九年,其文错误。秦围邯郸乃解。 十年,燕攻昌壮,【集解】:徐广曰:“一作‘社’。”【正义】:壮字误,当作“城”括地志云:“昌城故城在冀州信都县西北五里。”此时属赵,故攻之也。五月拔之。赵将乐乘、庆舍攻秦信梁军,破之。【集解】:徐广曰:“年表云新中军也。”【索隐】:信梁,秦将也。【正义】:信梁盖王龁号也。秦本纪云“昭襄王五十年王龁从唐拔宁新中,宁新中更名安阳”今相州理县也。年表云“韩、魏、楚救赵新中军,秦兵罢”是也。太子死。【集解】:徐广曰:“是年周赧王卒,或者‘太子’云‘天子’乎?”【索隐】:赵之太子也,史失名。而秦攻西周,拔之。徒父祺【索隐】:赵大夫,名祺。出。【正义】:赵见秦拔西周,故令徒父祺将兵出境也。十一年,城元氏,【集解】:地理志常山有元氏县。【正义】:元氏,赵州县也。县上原。武阳君郑安平死,【集解】:徐广曰:“故秦将降赵也。”收其地。十二年,邯郸廥烧。【集解】:徐广曰:“廥,厩之名,音脍也。”【索隐】:廥,积刍?之处,为火所烧也。十四年,平原君赵胜死。【索隐】:按年表在十五年也。 十五年,以尉文封相国廉颇为信平君。【索隐】:尉文盖地名。或曰,尉,官;文,名。谓以尉文所食之地以封廉颇也。古文质略,文省耳。【正义】:尉文盖蔚州地也。信平,廉颇号也,言笃信而平和也。燕王令丞相栗腹约驩,以五百金为赵王酒,还归,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