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三家注_卷四十楚世家第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四十楚世家第十 (第2/10页)

即上鄂王红也。谯周以为“熊渠卒,子熊翔立;卒,长子挚有疾,少子熊延立”此云“挚红卒,其弟杀而自立,曰熊延”欲会此代系,则翔亦毋康之弟,元嗣熊渠者。毋康既蚤亡,挚红立而被延杀,故史考言“挚有疾”而此言“弑”也。【正义】:即上鄂王红也。挚红卒,其弟弑而代立,曰熊延。【正义】:谯周言“挚有疾”此言“弑”未详。宋均注乐纬云:“熊渠嫡嗣曰熊挚,有恶疾,不得为后,别居于夔,为楚附庸,后王命曰夔子也。”熊延生熊勇。

    熊勇六年,而周人作乱,攻厉王,厉王出奔彘。熊勇十年,卒,弟熊严为后。

    熊严十年,卒。有子四人,长子伯霜,中子仲雪,次子叔堪,【索隐】:一作“湛”少子季徇。【索隐】:旬俊反。熊严卒,长子伯霜代立,是为熊霜。

    熊霜元年,周宣王初立。熊霜六年,卒,三弟争立。仲雪死;叔堪亡,避难于濮;【集解】:杜预曰:“建宁郡南有濮夷。”【正义】:按:建宁,晋郡,在蜀南,与蛮相近。刘伯庄云:“濮在楚西南。”孔安国云:“庸、濮在汉之南。”按:成公元年“楚地千里”孔说是也。而少弟季徇立,是为熊徇。熊徇十六年,郑桓公初封于郑。二十二年,熊徇卒,子熊咢【索隐】:噩音鄂,亦作“咢”立。熊咢九年,卒,子熊仪立,是为若敖。

    若敖二十年,周幽王为犬戎所弑,周东徙,而秦襄公始列为诸侯。

    二十七年,若敖卒,子熊坎【索隐】:苦感反。一作“菌”又作“钦”立,是为霄敖。霄敖六年,卒,子熊眴立,【集解】:徐广曰:“眴音舜。”【索隐】:徐音舜。按:玉篇在口部,顾氏云“楚之先,即蚡冒也”刘音舜,其近代本即有字从目者。刘舜音,非。是为蚡冒。【索隐】:古本“蚡”作“羒”音愤。冒音亡北反,或亡报反。蚡冒十三年,晋始乱,以曲沃之故。蚡冒十七年,卒。蚡冒弟熊通弑蚡冒子而代立,是为楚武王。

    武王十七年,晋之曲沃庄伯弑主国晋孝侯。十九年,郑伯弟段作乱。二十一年,郑侵天子之田。二十三年,卫弑其君桓公。二十九年,鲁弑其君隐公。三十一年,宋太宰华督弑其君殇公。

    三十五年,楚伐随。【集解】:贾逵曰:“随,姬姓也。”杜预曰:“随国今义阳随县。”【正义】:括地志云:“随州外城古随国地。”世本云:“楚武王墓在豫州新息。随,姬姓也。武王卒师中而兵罢。”括地志云“上蔡县东北五十里”是也。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随人为之周,请尊楚,王室不听,还报楚。三十七年,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蚤终。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武王,与随人盟而去。于是始开濮地而有之。

    五十一年,周召随侯,数以立楚为王。楚怒,以随背己,伐随。武王卒师中而兵罢。【集解】:皇览曰:“楚武王冢在汝南郡鮦阳县葛陂乡城东北,民谓之楚王岑。汉永平中,葛陵城北祝里社下于土中得铜鼎,而名曰‘楚武王’,由是知楚武王之冢。民传言,秦、项、赤眉之时欲发之,辄颓坏填压,不得发也。”正义有本注“葛陂乡”作“葛陵乡”者,误也。地理志云新蔡县西北六十里有葛陂乡,即费长房投竹成龙之陂,因为乡名也。子文王熊赀立,始都郢。【正义】:括地志云:“纪南故城在荆州江陵县北五十里。杜预云国都于郢,今南郡江陵县北纪南城是也。”括地志云:“又至平王,更城郢,在江陵县东北六里,故郢城是也。”

    文王二年,伐申过邓,【正义】:括地志云:“故申城在邓州南阳县北三十里。晋太康地志云周宣王舅所封。故邓城在襄州安养县北二十里。春秋之邓国,庄十六年楚文王灭之。”邓人曰“楚王易取”邓侯不许也。【集解】:服虔云:“邓,曼姓。”六年,伐蔡,【正义】:豫州上蔡县在州北七十里,古蔡国也。县外城,蔡国城也。虏蔡哀侯以归,已而释之。楚彊,陵江汉间小国,小国皆畏之。十一年,齐桓公始霸,楚亦始大。

    十二年,伐邓,灭之。十三年,卒,子熊畑立,【集解】:史记音隐云:“畑,古‘艰’字。”是为庄敖。【索隐】:上音侧状反。庄敖五年,欲杀其弟熊恽,【索隐】:恽音纡粉反。左传作“頵”纡贫反。恽奔随,与随袭弑庄敖代立,是为成王。

    成王恽元年,初即位,布德施惠,结旧好于诸侯。使人献天子,天子赐胙,曰:“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于是楚地千里。

    十六年,齐桓公以兵侵楚,至陉山。【正义】:杜预云:“陉,楚地。颍川召陵县南有陉亭。”括地志云:“陉山在郑州西南一百一十里,即此山也。”楚成王使将军屈完【正义】:屈,曲勿反。完音桓,楚族也。以兵御之,与桓公盟。桓公数以周之赋不入王室,楚许之,乃去。

    十八年,成王以兵北伐许,【集解】:地理志曰颍川许昌县,故许国也。许君rou袒谢,乃释之。二十二年,伐黄。【索隐】:汝南弋阳县,故黄国。【正义】:括地志云:“黄国故城,汉弋阳县也。秦时黄都,嬴姓,在光州定城县四十里也。”二十六年,灭英。【集解】:徐广曰:“年表及他本皆作‘英’,一本作‘黄’。”【正义】:英国在淮南,盖蓼国也,不知改名时也。

    三十三年,宋襄公欲为盟会,召楚。楚王怒曰:“召我,我将好往袭辱之。”遂行,至盂,【正义】:音于,宋地也。遂执辱宋公,已而归之。三十四年,郑文公南朝楚。楚成王北伐宋,败之泓,射伤宋襄公,襄公遂病创死。

    三十五年,晋公子重耳过楚,成王以诸侯客礼飨,而厚送之于秦。

    三十九年,鲁僖公来请兵以伐齐,楚使申侯将兵伐齐,取穀,【集解】:杜预曰:“济北穀城县。”【正义】:括地志云:“穀在济州东阿县东二十六里。”置齐桓公子雍焉。齐桓公七子皆奔楚,楚尽以为上大夫。灭夔,夔不祀祝融、鬻熊故也。【集解】:服虔曰:“夔,楚熊渠之孙,熊挚之后。夔在巫山之阳,秭归乡是也。”【索隐】:谯周作“灭归”归即夔之地名归乡也。

    夏,伐宋,宋告急于晋,晋救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