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第6/8页)
【集解】:马融曰:“禹尽力于沟洫,稷播百穀,故曰‘躬稼’也。禹及其身,稷及后世,皆王。括意欲以禹稷比孔子,孔子谦,故不答。”容出,孔子曰:“君子哉若人!上德哉若人!”【集解】:孔安国曰:“贱不义而贵有德,故曰君子。”“国有道,不废;【集解】:孔安国曰:“不废,言见用。”国无道,免于刑戮。”三复“白珪之玷”【集解】:孔安国曰:“诗云‘白珪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读诗至此,三反之,是其心敬慎于言。”以其兄之子妻之。 公皙哀字季次。【集解】:孔子家语云齐人。【索隐】:家语作“公皙克” 孔子曰:“天下无行,多为家臣,仕于都;唯季次未尝仕。”【索隐】:家语云:“未尝屈节为人臣,故子特赏叹之。”亦见游侠传也。 曾【集解】:音点。【索隐】:音点,又音其炎反。字皙。【集解】:孔安国曰:“皙,曾参父。”【索隐】:家语云:“曾点字子皙,曾参之父。” 侍孔子,孔子曰:“言尔志。”曰:“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集解】:徐广曰:“一作‘馈’。”骃案:包氏曰“暮春者,季春三月也。春服既成,衣单袷之时,我欲得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于沂水之上,风凉于舞雩之下,歌咏先王之道,归于夫子之门”孔子喟尔叹曰:“吾与也!”【集解】:周氏曰:“善之独知时也。” 颜无繇【集解】:音遥。【正义】:繇音由。字路。路者,颜回父,【索隐】:家语云“颜由字路,回之父也。孔子始教于阙里而受学焉。少孔子六岁”故此传云“父子异时事孔子”故易称“颜氏之子”者,是父子俱学孔门也。父子尝各异时事孔子。 颜回死,颜路贫,请孔子车以葬。【集解】:孔安国曰:“卖以作椁。”孔子曰:“材不材,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以徒行。”【集解】:孔安国曰:“鲤,孔子子伯鱼。孔子时为大夫,言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谦辞也。” 商瞿,【正义】:具俱反。鲁人,字子木。【索隐】:家语云:“瞿年三十八无子,母欲更娶室。孔子曰‘瞿过四十当有五丈夫子’,果然。瞿谓梁鱣勿娶,‘吾恐子或晚生,非妻之过也’。”少孔子二十九岁。 孔子传易于瞿,瞿传楚人馯【集解】:徐广曰:“音寒。”臂子弘,【索隐】:馯,徐广音韩,邹诞生音汗。按:儒林传、荀卿子及汉书皆云馯臂字子弓,今此独作“弘”盖误耳。应劭云子弓是子夏门人。【正义】:馯音汗。颜师古云:“馯,姓也。”汉书及荀卿子皆云字子弓,此作“弘”盖误也。应劭云:“子弓,子夏门人。”弘传江东人矫【集解】:音桥。子庸疵,【集解】:自移反。【索隐】:儒林传及系本皆作“蟜”疵音自移反。疵字或作“疪”蟜是姓,疪,名也,字子然蟜姓,鲁庄公族也,礼记“蟜固见季武子”盖鲁人,史儒林传皆云鲁人,独此云江东人,盖亦误耳。儒林传云馯臂,江东人;桥疵,楚人也。【正义】:汉书作“桥庇”云鲁人。颜师古云桥庇字子庸。疵传燕人周子家竖,【索隐】:周竖字子家,有本作“林”【正义】:竖音时与反。周竖字子家,汉书作“周丑”也。竖传淳于人光子乘羽,【索隐】:淳于,县名,在北海。光羽字子乘。【正义】:光乘字羽。括地志云:“淳于,国,在密州安丘县东三十里,古之州国,周武王封淳于国。”羽传齐人田子庄何,【索隐】:田何字子庄。【正义】:儒林传云:“田何字子庄。”何传东武人【集解】:徐广曰:“属琅邪。”王子中同,【索隐】:王同字子中。【正义】:括地志云:“东武县今密州诸城县是也。”汉作“王同字子仲”同传菑川人杨何。【索隐】:自商瞿传易至杨何,凡八代相传。儒林传何字叔元。【正义】:汉书云字叔元。按:商瞿至杨何凡八代。何元朔中以治易为汉中大夫。 高柴字子羔。【集解】:郑玄曰卫人。【索隐】:郑玄云卫人。家语“齐人,高氏之别族。长不盈六尺,状貌甚恶”此传作“五尺”误也。【正义】:家语云齐人。少孔子三十岁。 子羔长不盈五尺,受业孔子,孔子以为愚。 子路使子羔为费郈宰,【正义】:括地志云:“郓州宿县二十三里郈亭。”孔子曰:“贼夫人之子!”【集解】:包氏曰:“子羔学未孰习而使为政,所以贼害人。”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集解】:孔安国曰:“言治人事神,于是而习,亦学也。”孔子曰:“是故恶夫佞者。”【集解】:孔安国曰:“疾其以给应,遂己非而不知穷也。” 漆彫开字子开。【集解】:郑玄曰鲁人也。【索隐】:郑玄云鲁人。家语云:“蔡人,字子若,少孔子十一岁。”又曰:“习尚书,不乐仕。孔子曰:‘可以仕矣。’对曰:‘吾斯之未能信。’”王肃云:“未得用斯书之意,故曰‘未能信’也。”【正义】:家语云:“蔡人,字子若,少孔子十一岁。习尚书,不乐仕。” 孔子使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集解】:孔安国曰:“仕进之道。未能信者,未能究习。”孔子说。【集解】:郑玄曰:“善其志道深。” 公伯缭字子周。【集解】:马融曰鲁人。【索隐】:马融云鲁人。家语无公伯缭而有申缭子周。而谯周云“疑公伯缭是谗愬之人,孔子不责,而云‘其如命何’,非弟子之流也”今亦列比在七十二贤之数,盖太史公误。且“缭”亦作“辽”也。正义家语有申缭子周。古史考云:“疑公伯僚是谗愬之人,孔子不责,而云命,非弟子之流也。” 周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孔子,曰:“夫子固有惑志,【集解】:孔安国曰:“季孙信谮,恚子路也。”缭也,吾力犹能肆诸市朝。”【集解】:郑玄曰:“吾势犹能辨子路之无罪于季孙,使人诛僚而肆之也。有罪既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