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福记铁铺 (第3/3页)
摔角功夫教给你,也算是老朽对故人之子尽点心意,我想你这一生想不涉足江湖已不可能,多学点功夫充实自己,就可以少吃一点亏,怎么样?” 华云翔道:“好的,小侄遵命。” 半月之后 华云翔离别了磨刀老人,取道北上。 目的地,是剑阁七剑堡。 这算是他初次下江湖,但是他已无一点恐慌之感,他感到自己已变了另一个人,这不仅是他从磨刀老人那里,学得了一套对防身极有用处的蒙古摔角术,而且还学了许多行走江湖的经验。 走了一天,在大溪口渡过长江,使转向西北而行,他决定徒步走到剑阁,因为他身上的盘川不多,买不起马,也乘不起车。 晓行夜宿,走了八九天,来到一处地名蓬安的大县城。 这个城他没来过,却听磨刀老人说过,磨刀老人告诉他可在城中一家名叫“福记铁铺” 买到判官笔,店东刘三福是他的朋友。 刘三福专为武林人打造各种武器,他打造的武器和磨刀老人磨过的刀一样有名,有人认为买刘三福的刀让磨刀老人去磨,便可成为一把宝刀,但磨刀老人从不肯替人磨“杀人的刀”他只替人磨菜刀和剪刀。 华云翔在城中一家小饭馆吃过了饭,就往“福记铁铺”而来。 福记铁铺在东大街上,铺里挂满菜刀、镰刀、斧头、锄头之类的东西,正在打造的也都是一些耕田的器具,没有一件是武林人使用的武器。 刘三福是在另一个地方为人打造武器,他不愿彼人时常指责他在赚黑心钱。 华云翔走入福记铁铺时,便有一名伙计迎上来,问他买甚么东西,华云翔冷冷道:“我找刘老爹买家伙!” 这种冷峻的语气,是磨刀老人教他的,磨刀老人告诉他对某些人讲话必须如此,才不会被人瞧不起,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伙计没有料到一个作渔家少年打扮人竟要买武器,但一听华云翔语气冷峻,就知怠慢不得,连忙陪下笑脸道:“是,您请进来!”说毕,领华云翔入屋。 走入后进院中,伙计开声喊道:“刘老爹,有顾客上门啦!”一位老人应声出现。 他有七十岁的高龄,面貌瘦削,双目却像老鼠一般灵活,是个精明人物。 他向华云翔拱手,笑嘻嘻道:“这位老弟要买甚么家伙?” 华云翔道:“小可要一对判官笔。” 刘三福点头道:“好的,请进来看看。”他领着华云翔走人一间兵器库房。 库房中摆着各种家伙,除了十八般武器之外,还有许多外门兵器,都打造得很精良。此刻,库房中正有一个红衣少女在选购武器,她站在一排长剑之前,拿下每一柄长剑抡动着,似乎都不称手,又把它们挂回去… 刘三福领着华云翔走到一排挂满判官笔的兵器架前,亲切的笑道:“老弟请看看,这些判官笔都是精钢打造的,很坚固耐用。” 华云翔打量一番,伸手取下一支长约三尺的判官笔,拿在手上掂了掂,道:“重量好像还不够,有没有比这更重的?” 刘三福道:“有,老弟试试这一支看,这一支有十斤重…” 一面说,一面由兵器架上取下另一支判官笔。华云翔一看就摇头,道:“不,它不够长,小可要一长一短,长的要三尺,重十斤,短的要一尺半,重六斤。”刘三福轻“噢”一声,面上露出了奇怪的神色,注目打量着他,问道:“老弟是说长的要三尺,重十斤,短的要一尺半,重六斤?” 华云翔道:“不错。” 刘三福惊讶道:“敢问老弟贵姓?” 华云翔扯谎道:“小可姓云。” 刘三福道:“大儒侠华玄圃是老弟何人?” 华云翔摇头道:“小可与大儒侠华玄圃毫无关系!” 这也是磨刀老人教他的,磨刀老人告诉他对一些不相干的人不必据实说出自己的姓名来历。刘三福皱了皱眉,道:“奇怪,就老汉所知,当今武林,使用一长一短阴阳判官笔的,只有大儒侠华玄圃一人。” 华云翔岔开话题道:“老先生可认识磨刀老人?” 刘三福立刻点头笑道:“认识!认识!我们是多年的老朋友了!” 华云翔道:“是他介绍小可来的。” 刘三福注目一看,态度更加亲切,笑道:“很好,很好!既是磨刀老人介绍来的人,价钱可以算便宜一些!” 华云翔道:“可是这上面好像没有小可需要的判官笔…” 刘三福捻须沉吟道:“有是有一对,不过…” 华云翔问道:“不过甚么?” 刘三福道:“二十年前,老汉精心打这了一对判官笔,尺寸和重量都和老弟要的相同。 不过,那是老汉准备卖给大儒侠华玄圃的,谁知等了二十年了,他都不来买,使老汉很是失望。” 话声微顿,又道:“老汉希望有一天能做到他的生意呢!” 华云翔不动声色的问道:“老先生为何希望大儒侠来买那对判官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