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881之崛起_第两百二十八章重生1881之崛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二十八章重生1881之崛起 (第1/5页)

    第两百二十八章 激战

    第两百二十八章jī战

    几小时后,设伏在罗赛思港外的德国潜艇向大洋舰队发回了“敌人舰队出航”的电报。而德国的“yòu饵舰队”也早在英国人的监视之下。几乎倾巢而出的两支舰队都认为自己的“yòu饵战术”获得了成功,他们相向而行奔赴预定战场。这时,无论是舍尔还是杰利科,都未预料到对方舰队已经全数出动。更未预料到在不久之后,他们将亲自参与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舰队决战。

    就在此时,另外一支舰队在跨越了小半个地球后同样来到了北海。

    这支舰队挂着蓝底麒麟踏水旗和中立国旗帜,不紧不慢的通过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大西洋进入北海,航行到了北海一带。

    中立国指处于两个对立的政治力量之间不倾向任何一方,不参与战争并取得法律地位的保持中立状态的国家。一般把中立国分为战时中立国和永久中立国。战时中立国也叫“局外中立国”;永久中立国是指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必须永久奉行中立政策的国家。当中立国宣布中立后,既要对交战国保持不偏袒的态度,也要对交战国的任何一方不得予以提供与战争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援助。

    而战争开始就立刻宣布中立的中华帝国显然是属于战时中立国的一份子。当一战正式开始后,中华帝国就停止向同盟国输送军火了,至少在明面上是这样。

    当然,就算是中立国,派遣一支舰队在这个敏感时期来到北海是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的。不过,虽说这是一支舰队,其实也只有两艘战舰,在茫茫大海之上,两艘战舰的确算不上什么,虽然这两艘战舰实在是太大了点。

    平海级高速战列舰。

    排水量:42000吨(标准),50000吨(满载)

    外形尺度:长255米/宽34米/吃水10米

    动力:12台憋气四型高压燃油锅炉,四台蒸汽轮机。主机输出功率150000马力推进:实际稳定最大功率170000马力4轴4桨

    航速:31节;载油8000吨,续航力:9000海里/19节,10000海里/16节。

    武备:十二门四座三联装LK-3型380毫米50倍径主炮,主炮高低射角12门6座双联装150毫米/55倍径副炮;8座双联装37毫米高炮;2座四联装530毫米鱼雷发射管。

    装甲:主侧舷装甲320毫米表面渗碳硬化钢,双层装甲甲板,上装甲甲板60-100mm高强度匀质钢,主装甲甲板80-120mm高强度匀质钢,弹yào库侧壁装甲80mm高强度匀质钢,司令塔立面装甲300mm高强度表面渗碳硬化钢。

    主炮塔装甲,正面320mm表面渗碳硬化钢,侧面240mm表面渗碳硬化钢,顶部220mm高强度匀质钢,背面200mm表面渗碳硬化钢,炮座320mm表面渗碳硬化钢,

    防雷装甲80mm高弹性匀质钢。防雷系统设计要求抵御300公斤TNT炸yào

    装甲总重量约18000吨

    定员:1000-1200人

    平海级战列舰可以说是罗凯手下的巅峰之作。现时大部分国家的军舰主水平装甲大都是布置在主舷侧装甲上方,与主舷侧装甲上方边缘连接,构成一个密闭的装甲盒。

    但是罗凯设计的平海级战列舰则不同,它采用了一种装甲堡延展结构的装甲布置方式,其主水平装甲位于主舷侧装甲一半左右位置的腰部,在靠近舷侧的两端以小俯角向下倾斜,延伸到主舷侧装甲的下部位置与之相连,这样的主水平装甲在横截面上看起来是一个穹顶,被称为“穹甲”

    穹甲顶部位于水线附近,在军舰处于作战常态排水量的时候则往往位于水线以下,这就使得敌方炮弹在穿过其主装甲带后还必须再穿过这层装甲,才能进入该舰的机舱、锅炉舱、副炮弹yào库和主炮弹yào库。

    虽然穹甲布置缩小了舰体核心舱室的空间高度,但这个问题在舰体主装甲区的巨大长度上得到弥补,从而保持了该舰核心舱室的空间总量。其380mm主炮弹yào库,锅炉、轮机、副炮弹yào库,高炮弹yào库,锅炉舱到轮机舱的蒸汽输送管道,贯穿全舰的纵向主电缆通道全部布置在了80-120mm穹甲的下方,容纳的设施比大部分其它国家的新式战列舰还多。

    这次罗凯手下两艘最强战列舰冒险前往北海,其具体原因除了当事人外对于各国来说都是一个谜团,总之时间能够表明一切,迫于日益强大的中华帝国的海军实力,各国都选择沉默以对。

    5月31日14时,贝蒂海军中将率领的英前卫舰队到达了合恩礁以北海域。此时,在贝蒂舰队以东的海面上,希佩尔海军中将率领的德前卫舰队也正按平行的航线向北行驶,其后40海里处是舍尔海军上将率领的德国大洋舰队主力。

    贝蒂和希佩尔谁也不知道敌人就在自己不远处,眼看这两只敌对的舰队就要擦肩而过,但命运的玄妙安排硬是把这两个死对头拉在了一起。

    希佩尔海军中将在他的旗舰留佐号上收到埃尔平号发现敌情的报告后,即下令所属各舰转向东南,尽量将贝蒂引向大洋舰队主力。

    “战斗巡洋舰全速前进,战列舰紧随其后,各舰与主力舰队保持紧密联络”

    贝蒂见希佩尔要溜,便下令让舰队立刻追击。他的行动太过急切,以至于手下4艘威力巨大的战列舰未能看清信号而掉队10多海里,这样就使得拥有六艘战列巡洋舰四艘战列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