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部分村长的谋杀7 (第1/3页)
第一部分 村长的谋杀(7) 李老喜已经在女儿家听了两天戏。头一天听的是《秦雪梅吊孝》,第二天听的是《王宝钏守寒窑》。但他不懂戏文,也就是坐到椅子上听。听来听去,没听出个什么意思。亲家老关在旁边陪他,一会说"玻璃脆出来了",一会儿说"玻璃脆出来了",他也没听出玻璃脆唱得好到哪里去。这次亲家对他不错,专门宰了一只羊,杀了几只鸡。虽然马村不算大,但李老喜大小也是个村长,看戏往前边放椅子,众人都让,都说: "马村村长来了,马村村长来了。" 牛市屯屯长姓牛,坐在戏台下最前排,这天扭头发现了他,也笑着向他拱手: "哟,李村长来了,给敝屯增光!" 李老喜也笑着拱手: "屯长客气了。哪天有空,到小村去玩玩。" 牛屯长说: "一定去,一定去。台上打板了,咱们先看戏!" 戏一散,亲家老关就关心地问他: "怎么样亲家,戏唱得怎么样?" 李老喜说: "不错,唱得不错。就是这戏老哭哭啼啼的,让人败兴!" 老关说: "那是唱戏,唱戏哪有不哭的?玻璃脆最拿手的,就是唱苦戏!" 女儿外孙对他也不错,看戏坐在他身后,给他递瓜子嗑。这天戏还没开锣,外孙缠他: "姥爷,你不是说给我买梨糕吗?" 李老喜突然想起笑着说: "姥爷倒把这事给忘了!" 就从口袋摸出一块光洋,递给外孙让他买。亲家在一旁看到,喝斥孙子: "在家怎么给你说的!又让你姥爷破费!" 李老喜笑说: "小孩子家,何必说他!" 看完戏,回到家,已是三星偏西。亲家还要让家人烫壶酒,与他共饮,然后才安歇。照顾如此周到,倒让李老喜过意不去。人家到自己家来过几次,半夜哪让喝过酒?于是不安地说: "亲家,我这一来听戏不要紧,把你打扰得不轻!" 亲家老关说: "亲家,你说到哪里去了?知你当着村长,平时公务繁忙,请都请不到,这次请来了,还什么打扰不打扰!" 李老喜只好安心听戏。只有一件不好,李老喜初到这里,有些水土不服,头一天晚上,半夜就起来拉了两回肚子。第二天一早儿女来送洗脸水,李老喜说: "妮儿,戏我也听了一场了,家里还有事,让我今天回去吧!" 女儿不放,问: "爹,你住在这,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 李老喜也不好对女儿说自己跑肚子,只好说: "怎么不合适,看到你婆家忙前忙后,我心里不过意!" 女儿说: "这有什么不过意,那年他家开油坊,还借过咱家十石米呢!" 李老喜倒笑了: "还是从小的脾气,说话不懂事!在人家老人面前,可不许这么说话!" 于是就安心住下。如果李老喜第二天果真回去,也就躲过了杀身之祸;他被亲家和女儿留下,就该他倒霉。第二天晚上,他正由亲家陪着听"泪洒相思地",许布袋和老马老得三个,已经骑着马上路了。 直到来时,马夫老冯、伙夫老得并不知道来干什么。孙老元只交代他们,跟干儿许布袋去借件东西。老冯、老得自从吃了孙老元的核豆,一心想给老掌柜办事,现在听说事情来了,都很高兴。但听说事情是夜里不是白天,又有些纳闷,说: "老掌柜,借什么东西,白天不去借,还得趁着晚上!" 孙毛旦在一旁说: "白天怕人家家里没人,夜里去才找得着。" 老冯老得一听也有道理,又问孙毛旦: "少东家,到底是借什么,得去三个人?" 孙毛旦说: "去三个人,证明借的东西不轻,得三个人才抬得动,路上布袋告诉你们!" 到了夜里,老冯老得就跟许布袋骑马出了村。临行时,老掌柜又把许布袋拉到旁边交代: "没机会就不干,也不要出了事情!" 许布袋说: "干爹,放心去睡觉吧!" 三个人出了村。一开始大家不说话,等出了村,上了路,打马跑开,三个人才开始说话。老得说: "老冯,夜里没骑马走过路,谁知比白天出路!" 老冯说: "可不!我那年赶马车拉豆饼,一夜走了一百二,放到白天,把马打死也走不脱!" 老得又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