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血染同心缕泪洒长命花 (第2/5页)
七喜和两个小宦官忙匆匆跟上。 刘询一路默走,越行越偏。因为他并未穿龙袍,除了宣室殿、椒房殿这些大殿内值役的人外,大部分的宫女、宦官都不认识他,迎面而过时,纷纷给七喜请安,对刘询反倒不理不睬。七喜几次想要点破,都被刘询的眼色阻止,只能忐忑不安地小心跟随。 青砖铺就的地面已经高低不平,杂草从残破的砖缝中长出,高处没过人膝。廊柱栏杆的本来色彩早已看不出,偶尔残留的黑、红二色,更显得一切残破荒凉,只有圈禁在四周的高高围墙依旧彰显着皇家的森严。 站在门口已经觉得凉意。这里,连灿烂的阳光都照不进来。 几个侍卫拦在门前,冷声斥责:“这里是掖庭冷宫,囚禁罪犯的地方,不得随意出入。” 七喜忙上前,出示了自己的腰牌,侍卫看是御前服侍的人,客气了很多“你既是宣室殿的人,自然知道规矩,这里囚禁的不是孝武皇帝的妃嫔、宫女,就是罪臣的家眷,全是女子,就是我们都不能入内。” 七喜又说了几句,侍卫却无论如何不肯放行,要么需要宫廷总管的令牌,要么需要皇帝旨意。 七喜有些动怒,刘询却淡淡笑了“你叫什么名字?” 侍卫沉声说:“公孙止。” 刘询摊开手,上面有一块令牌。 “我们可以进去了吗?” 公孙止看是宫廷总管的令牌,呆了一呆,退到了一边“请进。” 刘询一边走,一边随手将令牌递给七喜。 七喜迟疑了下,接过令牌,忙跪下,对着刘询背影磕头“谢皇上隆恩,谢皇上隆恩。” 刘询步子未停,一径地向前走着。几个老宫女正靠着墙根儿打盹,看到他,刚想斥责,两个黑衣人从屋内跑出,沉默地行了一礼,在前领路。老宫女立即闭上了嘴巴。 刘询对七喜吩咐:“你留在这里等朕。” 黑衣人领着刘询走了一会儿,停了步子,指了指左手边的屋子,低声说:“人在屋里。” 一间破旧的屋子,门前的荒草足可漫过门槛。窗上残破的窗纱,被风一吹,呜呜地响着,如同女子的哭泣。 刘询问:“这几日她可好?” 黑衣人回道:“一直没有说过话。倒是很听话,从来没有吵过,也没有闹过。霍小姐来过一次,用鞭子抽了她一顿。” 刘询眉毛微不可见地皱了下,淡淡问:“打得重吗?” “反正还活着,找了个关在这里的老宫女在照顾她。” 刘询挥了下手,黑衣人都退了下去。他走到窗口,看向里面。 一个人睡在榻上,一动不动,一头青丝散乱地拖在枕上,面目被遮掩得模糊不清。 刘询站了会儿,忽觉不对,几步跨进屋子,一把拽起榻上的人,竟是个四十多岁的女子,他大怒“来人。” 一个黑衣人匆匆进来,看到榻上的女子,立即跪下“小的…小的…”却根本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刘询并非常人,立即冷静下来,知道问题的关键不在他,挥手让他退下,看向榻上的女子“你想活,想死?” 女子微笑,眼内有看破一切的冷漠“同样的话,今天早上刚有人问过,所以我躺在了这里,把那个丫头替换了出去。” 这种一切都已无所谓的人,最是难办,刘询思索着如何才能让这个女子开口。 女子凝视了一会刘询,眼内的冷漠褪去,面色惊疑“你姓刘?你这双眼睛长得可真像皇上,鼻梁、下巴却长得有几分像太子…你,你…”刘询回道:“我姓刘名询。” 突然之间,女子的身子开始不停颤抖,她哆哆嗦嗦地伸手去抚刘询的脸,眼泪簌簌而下“你…你…”刘询丝毫未怪,任由她抚着自己的脸“我还活着。” 女子猛地抱住他,又是大哭,又是大笑,状若疯癫“你都这么大了,我上次见你时,你还在太子殿下怀中,殿下会很高兴…会很高兴…” 刘询已经明白几分端倪,一动不动地任由她抱着。 女子哭哭笑笑了一会,突然紧张地看向外面“你怎么在这里?快走!不要被人发现了。” 她在掖庭中囚禁多年,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事情,刘询几分心酸,轻声将一切告之。女子这才知道刘询竟是新帝,虽然早已见惯宫廷风云、人生起落,可还是吃惊万分,一会儿哭,一会儿笑,难以自持。 在女子断续的叙述中,刘询弄明白了女子的身份。她姓夏,是先帝刘彻殿前的侍女,看她的神情,肯定不仅仅只这些,可刘询不想多问,她说什么就什么吧!尸骨都早已经凉透,活着的人还要活着,往事能埋葬的就埋葬了。 等夏嬷嬷稍微平静后,刘询问:“嬷嬷,关在这里的女子哪里去了?” “我不知道她是陛下的女人,我欠过霍氏人情,所以…所以就让霍家的人把她带走了。” “霍光?” “这朝堂内,除了他的人,还有谁能随意出入宫禁?” 刘询说:“先委屈嬷嬷在这里再住几天,等一切安稳后,我会派人来接嬷嬷。” 将近二十年的幽禁生涯,一直以为荒凉的掖庭就是她的终老乡,不料竟还有出去的日子。夏嬷嬷没有欣喜,反倒神情茫然,只微微点了下头。 刘询刚走到门口。 “皇上,等一下!我突然想起…” 刘询回身。 夏嬷嬷斟酌着说:“幼时看过几本医书,略懂医理,我看那位姑娘好似身怀龙胎,皇上赶紧想办法把她接回来吧!” 刘询面色大变,眼中有寒芒闪烁“你说什么?” 夏嬷嬷歉疚地说:“我也不能确定,只是照顾了她二十多日,觉得像。一个猜测本不该乱说,可如果她真身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