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章 (第2/3页)
的神话,是对心理学的无知,是社会,这个社会全力反对法国革命所传播的关于自由的有害观念。 闲话少说,让我把格罗根医生圈出的几页译出来吧。这几页摘自一位名叫卡尔·马太的医生所写的《心理医学观察》。卡尔·马太是当时的德国的内科名医。文章是为了一次上诉写的。那次上诉是为了抗议对拉·朗西埃的判决,但并没有成功。马太医生很精明,当时已记下了一封封卑劣信件出现的日期,还记下了最后**未遂的日期。很明显,信件按月份出现…说得更确切些,按月经来临的日期出现,这些日期有规律地排列着。在分析了提供给法庭的证据以后,这位德国医生进一步以略带说教的口吻解释了我们今天叫作歇斯底里的心理病症,即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或引起他人的同情所迸发的一种病态。这是一种神经病或精神病,几乎肯定(正如我们今天所知)是由性压抑所引起的。 如果回顾一下我多年的行医生涯,我可以回想起许多事件,在这些事件中,主角总是姑娘,虽然姑娘的这种角色长久以来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 大约四十年前,我给一位骑兵中将的家里人看病。那位中将在离城六英里的乡下有一小宗产业,全家住在那儿。军营在城里。每当城里有公事时,他便骑马进城。他有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年方十六岁。她非常希望父亲把全家搬到城里去住。确切的原因谁也说不上去,但是毫无疑问,她是希望在城里与军官们相处,享受城里社交生活的乐趣。为了达到目的,她使用了严重的犯罪手段:放火烧乡下的家。厢房被烧成一片灰烬,只得重建。 她并未就此罢休,结果,有一天房子的一部分再次烈焰腾空。此后,她又至少纵火二三十次。就算有人差一点撞上纵火犯,可是谁也弄不清楚纵火者终究是谁。不少人被逮捕,受到审讯。唯一从未受到怀疑的就是那位天真漂亮的姑娘。几年过去了。有一次,她在纵火时被当场抓获,被判在教养院里终生监禁。 在德国一个大城市里,有一位出身名门、年轻美貌 的姑娘。她觉得写匿名信很有趣,目的是要拆散一对新婚不久的幸福夫妻。她还散布谣言,恶毒中伤另一位年轻女子。因为那年轻女子聪明绝伦,众人倾慕,所以成为她嫉妒的对象。几年之内,匿名信接连不断地出现,虽然许多人为此受到指控,可是对真正的写信人谁也没有怀疑过。最后她投案自首,坦白了自己的罪行,因此受到指控,被判定有罪…坐牢多年。 还是在我上面提到的那个城市,也恰巧在那个时 间,警察正在调查一桩类似的案件… 德国汉诺威市,83年。…作者原注。 可以想见,玛丽·莫雷尔在为达到自己的目的所做 的努力中,可能没有在**上受到多大折磨,跟医学年鉴上记载的例子比起来,她的痛苦是微乎其微的。下面是**遭受痛苦的一些显著例子。 哥本哈根的赫豪尔德教授曾记述过这样一件事:他 认识一位漂亮的年轻女子。她受过良好的教育,父母很有钱。她完全蒙骗了赫豪尔德医生和他的许多同行。她的欺骗手段毫无破绽,坚持了数年之久。她甚至用最可怕的方式折磨自己。她将数百根针插进自己身体各部分的肌rou里,到肌rou肿胀化脓时,便让人在肌rou上切开口子,把针取出来。她拒绝撒尿,每天早晨让人用导尿管给她排尿。她自己把空气弄到膀胱里,待导尿管伸进膀胱时空气才得逸出。她坚持一年半时间卧床不起,一声不吭,一动不动,拒绝进食,假装痉挛、昏厥,等等。在她的把戏没有被戳穿之前,好几个名医,有的还是外国名医,都给她检查过,对她所忍受的痛苦惊讶不已。她的不幸遭遇登在所有的报纸上,没有人怀疑病情的真实性。直到一八二八年西洋镜才被戳穿。她这种聪明骗术的唯一目的就是叫男人们钦佩、惊奇,愚弄那些学识渊博、名扬四海、明察秋毫的男人。这一病例从心理学的角度讲非常重要,其始末可以在赫豪尔德写的《一八○七年至一八二六年间雷切尔·赫茨病情记录》中找到。 在德国的吕纳堡,有母女二人商定了一条诡计,目 的是吸引别人对她们同情,给她们救济。她们以惊人的毅力一直将这一诡计坚持到底。女儿说自己的一只**疼痛难忍。她日夜啼哭,悲痛欲绝,四处求医,进行了各种治疗,但疼痛仍在继续。人们怀疑她患了癌症。她自己毫不犹豫地要求把**切除。但切除后发现**毫无病状。过了几年,人们对她的同情减少了,她又故伎重演,结果另一只**也被切除了,谁知这一只跟上次那一只一样毫无病状。当别人对她的同情又减少时,她又抱怨手疼,想把手也锯掉。这引起了人们的怀疑。她被送入医院检查后,被指控犯了欺骗罪,最后被投入监狱。 伦廷在其《实用医学知识补遗》(汉诺威,798年 版)一书中讲过这样一个他亲眼目睹的故事。有个年龄不太大的姑娘,在十个月之中,从她切开的膀胱和膀胱颈内用镊子取出至少一百零四块小石头。石头是那姑娘自己弄到膀胱里去的,尽管事后每次动手术时她都大量流血,痛苦万分。在这之前,她又呕吐,又痉挛,表现出各种狂乱的病态。 此类病例还有不少。由此看来,谁能说一个姑娘为 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