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 (第2/4页)
队长同时恭声说:“卑职等不知道!” 蓝世玉继续沉声问:“马松柏身为堡中总管,深夜私自潜入老堡主的内宅,你们四位觉得他做得对吗?” 四位队长同时俯首恭声说:“依照老堡主的规定,应当举掌自毙!” 蓝世玉同意似的微一颔首,继续说:“现在勿论老堡主内宅情形如何,都必须俟老堡主回来请示之后,始可入内察看…” 四位队长俱都同声称是。 蓝世玉特的转身征询胡丽珠的意见说:“珠jiejie的意思如何?” 胡丽珠即以谦恭的声音说:“一切以玉弟弟的指示行事。” 蓝世玉微一颔首。 他即转身对四位队长说:“快派人将马总管的尸体移走,其余弟兄各回岗位,从现在起,内堡水道对面高阶上,按装纱灯,布置警卫,本堡总管一职,暂由威龙队蒋队长兼代,王、沈。杨三位队长悉力协助,共襄堡务。” 四位队长同时抱拳,恭声称是。 其余数十壮汉,俱都恭谨的肃立一旁。 蓝世玉威凛的看了全场一眼,亲切的一颔首,即和崔小倩、胡丽珠转身离去。 四位队长略一计议,分别遵照蓝世玉的指示前去办理。 蓝世玉这时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权势”为什么人为了争权势而闹得身败名裂,甚至于抛头颅洒热血。 蓝世玉、崔小倩和胡丽珠穿过内室,直入东厢房内。这时,室内后窗上,已有了微弱光亮。 蓝世玉走至窗前,拉开窗子一看,宽大水道的对面高阶上,每隔三丈,已架起一盏斗大纱灯,照得水面闪闪发光。 每隔一个纱灯,立有两名警卫。 而宽大水道中,尚有梭形小舟,在不停的巡逻。 蓝世玉看罢,满意的点了点头,转首对身后的崔小倩和胡丽珠说:“如此布置,才够得上谨慎周密。” 崔小倩和胡丽珠同时赞许的颔首称是。 蓝世玉将后窗关好,转身望着胡丽珠问:“对马松柏潜入胡镇山私宅的事,你是否感到意外?” 胡丽珠立即颔首惊奇的说:“真怪,我的确太意外了。” 蓝世玉淡淡一笑,即将与崔小倩进入内宅,发现暗室和马松柏等经过,简单扼要的说了一遍。 最后 他望着一脸惊悸的胡丽珠问:“胡镇山房内有暗室,你以前是否知道?” 胡丽珠连摇螓首,低声说:“我根本不知道,照此情形看来,胡镇山夫妇是否知道房内筑有暗室,恐怕也成问题。” 崔小倩不解的问:“以前胡镇山不是‘鄱阳王’的部属吗?” 胡丽珠略一思忖说:“那时可能是贵宾,间或参与计议事情,只怕他也不知道这秘密。” 蓝世玉断然说:“总结各项判断,张渭江和马松柏既然是前堡主‘鄱阳王’的部属,一定经常参与在暗室中的秘密会议。 而张马两人,必是发现暗室中珍藏着价值连城的罕世奇珍,或足以打动他们的稀奇东西。 胡镇山能得到张马两人的协助,害死了‘鄱阳王’暗室中的宝藏,该是打动张马两人的主要原因。 也许张马两人未曾料到,胡镇山接任堡主之后,仍未进‘鄱阳王’的私宅,是以一直没有机会进入暗室。这一次潜入内宅冒险的侦察,希望作最后一次能有奇迹出现!” 胡丽珠感慨的说:“俗话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看来作恶之人,到头来终难逃脱报应。” 蓝世玉也感慨的说:“昔年‘鄱阳王’建苇林堡,不知耗去他多少心血,仅那一座私宅暗室,也不知道绞尽他多少脑汁!” 胡丽珠非常希望去看一看那座秘室。 因而她埋怨的说:“玉弟弟如果不宣布在胡镇山夫妇未归来前,任何人不得进入的禁令多好,要不然现在我们就可进去彻底察看一番。”蓝世玉歉然一笑。 二人忙了一整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就没有想头了。 不知不觉之间。 东方发白,天已大亮。 胡丽珠首先派人去通知四位队长,少堡主即将外出侦察森罗坝的船队,是否确已离开鄱阳湖,并命令蒋队长于中午时分,派运输船一艘,至西湖岸将少堡主的马匹载回。 早饭后。 蓝世玉、崔小倩和胡丽珠仅命两个小婢,驾驶一艘校形小舟,驶出堡门。 这时,朝日初升,阳光柔和。 波光涟涟的湖面上,闪烁着万道金蛇。 晨风徐吹,空气清新。 小舟疾进如飞,不时惊起芦荡中的各色水鸟,和跃出水面的湖鱼。 出了芦荡,水天相接,一望无际。 小舟直奔西北。 远处湖面上金光耀眼,隐约现出无数渔帆,渔民们早已开始了他们的生计。 半个时辰过去了。 西北水天相接处,已现出一带正林山影。 蓝世玉卓立船头,有些忧郁的说:“不知道翻江苍龙张老哥和邬铁牛,可曾赶回来!” 崔小倩略一沉思说:“照mama的日程计算,他们前天傍晚就该到了。” 蓝世玉心急恩师下落,较之父仇尤为迫切,他希望翻江苍龙张乐恒能告诉他一些好消息。 小舟如飞般向前划着,渐渐现出一线青石堤影,接着是一些洗衣的村妇,结网的渔姑,和一些奔跑嬉戏的孩子! 蓝世玉第一眼看到的是他曾经藏身的那一排小船,现在多已下湖工作了,仅仅余下一两只系在木椿上。 在这一刹那。 那天夜晚藏身在小艇上的一幕,立即掠上他的心灵深处。 恩师独醒子抚髯四顾,慈祥亲切的脸庞,充满了忧虑之色… 翻江苍龙张老哥一脸忿忿之色,无比焦急… 彩霞师妹发现他的那一刹那,惊急欲绝,紧张万分… 如今。 往事如绘。 但,亲爱的恩师却已不知身在何处? 一阵稚童的欢笑声,将蓝世玉由沉思中惊醒! 抬头一看,已距湖堤不足十丈了。 堤上立满了年龄不一,高声欢笑的孩子,许多洗衣妇都站了起来,结网的渔姑们也停止了工作。 这令蓝世玉又联想到和胡丽珠乘马湖滨,老马助他逃走的一幕,这时想来,诸事宛如昨日。 小舟停好,三人相继登岸,两个小婢即去湖心接应蒋队长派来的运输船。 蓝世玉、崔小倩和胡丽珠一上湖堤,一群孩子便一窝蜂似的涌了过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