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1/4页)
第一章 大翰王朝,天熙十九年。 深秋至,凉风起。 朔王府内,片片黄叶随着流风飘舞,在幽深庞大的庭院中回旋不已。 处处高阁亭榭、端丽富雅,却又难掩处处清冷萧索。 本来,纵是人间富贵,又怎抵得上四季交替的无情? “又是一年草木零落时啊…”隐隐的,一声低缓的叹息穿过风与叶,在朔王府后园里缓缓蔓延开来。 这声叹息极无力也极平静,似是看透人间浮华般超脱,也似历尽人世悲喜般淡然。 这般富贵繁华地,又怎会有这样一声叹息在? 庭院重重,九曲回廊,尽头是一片清幽竹林。 循着叹息寻去,几间小小屋舍在竹林后。 与王府内其余华丽高大的宅宇不同,这所精舍甚是小巧,也较为简朴,只是掩映着千棵青竹,显得极是雅致。 透过一扇雕花窗棂望入,只见屋内正有一面貌清丽的中年妇人静静侧卧于床榻上,她的身形瘦弱,掩在层层锦被下几乎瞧不出起伏。年纪虽不很大,两鬓发丝却已点点斑白,且满脸憔悴病容,显然已身染沉痾良久,但一双眼仍然清亮,除了些微倦意,不见一丝阴沉。 显然,那一声叹息便是从妇人口中吐出,但看她脸色平和安娴,好像只是在感叹窗外萧索景致,而不是为了自身。 榻前,一老者安坐椅上为妇人把脉。 老者面容清瘦,双目微闭,凝神间自有股镇定人心的神色,应是一名医术精湛的大夫,只是此刻他眉头越皱越紧,好似指下的脉象很不乐观。 老者身后还立着一个青衣女子,看模样正是年少。她微垂着头,安静纤细得好像一抹影子,无声无息。 听到妇人叹息,老者双目微睁,抬头缓声道:“刘夫人何必感慨?世间草木皆是有枯有荣,你看现在叶落草枯,待得明年转眼又是一番葱荣景象呵!” 刘夫人微笑道:“越太医不用多加安慰,我这身子自己知晓,草木纵有枯荣,我可是活不过几日了。” 老者听得“太医”两字,下颔长须一颤“刘夫人,越某今日已退离宫中,仅是一介乡野之人,还请夫人不要再用太医两字相称。” 原来这老者正是上个月刚从宫中告老还乡的太医越回春。 越家世代医术高妙,入朝为医者甚多,越回春在朝时更是以一手金针探脉深得重用。就算此番离宫,也被朔王爷请到府中。 而奇怪的是,他现在闻得“太医”两字,竟有些黯然,言语间已不再平静如初。 刘夫人看在眼里,歉然一笑“越先生见谅,之前王爷强请先生入府,必然有些得罪之处,念在他也是心忧我病,如若有对不住先生的地方,还请千万原谅。” 这位刘夫人虽然身子病弱,心思却仍然机巧非常,开口间已将称呼改了去。想来年少时也必定是个婉约灵妙的女子。 越回春双目垂下,也不知在思索些什么,只是口中低声应道:“刘夫人多虑了,老夫并未放在心上。” 越回春如此回答,他身后那青衣少女却轻轻哼了一声,好像有些不以为然。 声音极轻极细,几不可闻,却仍然让床上妇人察觉到。 刘夫人抬目看向少女,温言道:“这位姑娘可是越先生的千金吗?我行动不便,姑娘可否上前几步?” 少女抬起头望一眼妇人,也不怎样惊惧,口中轻应一声即走上前去。 听少女声音清脆悦耳,已让人心生好感,再看到她的容貌,更令安卧床上的刘夫人微微一怔。 只见少女肤色极为白皙洁净,在窗外照入的阳光映射下好似散发出莹莹光彩。一双大眼幽深清亮,眸中仿若有流光闪动,三分清灵、三分明澈。 这刘夫人乃是当朝朔王的乳母,在宫中居住数十年,不知见过多少美丽侍女、绝色宫妃,此时看到少女相貌却仍怔了一怔。 少女五官虽然并不算得极美,但那股清雅之气却已足够将所有的美丽都贬作俗艳。 青衣简素,无钗无环,少女就像漫天飞雪中的一点梅,暗生流香。 刘夫人身不能动,双目中流露出几分欢快神色来,笑赞道:“越姑娘真是好相貌,生得这般灵秀脱俗,朔王无礼冒犯,请容我在此代他向姑娘陪罪吧,还请姑娘安心在王府住上几日。” 少女眼波轻转,柔声道:“多谢夫人赞赏,青环不敢当,无礼的并非夫人,所以夫人毋需向青环致歉。” 越青环的语音淡淡幽雅,有礼却也另有涵义。言下之意,该致歉的不应是刘夫人,而是朔王! 不错,她并没忘记数日之前,那朔王爷是怎样将她与父亲“请”到这王府里的,老父因年迈而告老离朝,本想打点好一切后远离上京回家乡安度晚年,谁知朔王爷竟在半途上派人拦截,不由分说地将她与父亲带回上京。 没有半句解释,也不听她与父亲的任何推辞。 她知道,这便是帝王家的尊贵,权势如天,身为庶民的他们自然违抗不得,但是,心中那股怨气却没有消散。 面对这慈眉善目的病重妇人她发作不得,但也不代表她可以当作什么都没发生过。 一旁的越回春闻言双眉一皱,轻喝道:“青环,不得无礼!”语气甚是严厉,显是不愿女儿在无意中开罪这等帝王之家。 纵然刘夫人再和善,也是王府的人,不是他们这等小民招惹得起的。 越青环唇角微扬,垂下头去,退后几步不再言语。 刘夫人见状轻轻一叹“我比两位更知晓朔王的脾气,越先生也不必责怪姑娘。” 她将朔王自小照看到长成,怎会不知朔王的性情?纵然朔王待她至孝,但平日那骄横倨傲的性子对其他人来说,却是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