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若云观之行一 (第1/2页)
第四章 若云观之行(一) 牛三立借了赵銮雄一辆三菱吉普,一个人去了若云山。 赵銮雄父亲是南下干部,就和大多数南下干部子女一样,身材很是高大魁梧。 当牛三立来到天一建筑公司,走进赵銮雄的经理办公室时,赵銮雄非常高兴。他是从内心感激牛三立。赵銮雄与田照东关系密切,如果田照东彻底完蛋,赵銮雄也好不到那去。牛三立保了田照东,也就是保了赵銮雄。 赵銮雄用力地拥抱了牛三立,说:“兄弟!你总算来见我这个大哥了!” 牛三立笑着说:“我现在出来工作了,第一个就来见大哥。” “好!好!”赵銮雄非常高兴,拉着牛三立坐下,又一把拉起牛三立来:“不行,兄弟,还得再拥抱一下!” 牛三立有些不好意思:“大哥,太夸张了吧?” 赵銮雄哈哈一笑,道:“不经患难,怎么懂得兄弟二字?” 牛三立也就笑了:“好,再拥抱一下!” 二人就又热烈地拥抱了一下。 再次坐下,牛三立问道:“田书记还好吧?” 赵銮雄向牛三立一伸大姆指:“兄弟,你是一个重情义的人。” 牛三立笑而不语。 “田书记还行。不过,有人交待过,暂时不要去看他,不要跟他联系。” 牛三立点点头:“恩,过段时间我会去看他。” 赵銮雄道:“中午我们兄弟好好喝几杯。” 牛三立急忙道:“我今天来,可是有事求你。” “求什么求?什么事?说!” 牛三立就把借车去“若云观”的事说了。 赵銮雄就道:“你能不能缓二天?这二天我约了个‘广佬’见面,明天、后天,大后天我亲自开车陪你去。” “大哥你就安心接待‘广佬’,我现在是宗教局副局长,这次去若云观,打算在那住二天。找你借车,就是不想看某些人的脸色。” “那行。几时要车?” “现在。现在就动身。” “啊?来大哥这,饭都不吃了?我还打算听你讲几个笑话呢。有日子没听你讲笑话了。” 牛三立一指脚上:“你看我旅游鞋都穿上了。” 赵銮雄只好把车钥匙给了牛三立。 牛三立接过钥匙,道:“我就给你讲个‘考驾照’的笑话吧。驾校的学员在上车前都要报告教官:比如‘报告教官,学员牛三立请求上车’。然后教官说‘准许上车’。那天,有位女学员太紧张了,说:‘报告教官,学员王美丽请求上床!’” 赵銮雄大笑:“妈的,上床还要请求?” 若云观离县城有5o公里,坐落在太白峰上,车子只能停放在山脚下附近村子里。 若云山从北至南,拥有太白、元照、送仙、飞来峰等36峰。每座山峰海拔都不算高,群峰簇拥,凌云摩空,宛如座座翠玉屏风,耸列于若水河东岸。山中古木参天,郁郁葱葱,清泉潺潺,长年不绝。玉涧之水,源出太白峰,如白虹垂天,回环迂曲,在群峰中蜿蜒十八里后泻入若水河。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据经史记载,从秦代至元代,许多高人雅士,如秦代孔丘明、何紫霄,汉代梅福,晋代郭桂伦,唐代罗子房,宋代沈道麟等,或避战乱,或不满现实,或仰慕神仙意志,或奉旨弘法,曾先后结庐山中修练,得“道”成仙。早在唐、宋时期,若云山就已声名远播,山上建有:承天,大秀两宫;开明,冲虚,乾元等21观;梅仙,麻姑,白鹿,送仙等24坛;待鹤,百花等11亭;杜真,鸣等12台。进山学道者如过江之鲫,道徒多达5oo余人。元末,一场兵火,若云山所有宫观、院阁、亭台、楼榭尽付一炬。昔日仙都,顿成残砖焦土,至清代才陆续建复。 还在半道上,牛三立已经有些累,就找了块石头坐下,喝了口矿泉水,仰望高高的山顶,心中就有些感慨。 有位著名作家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也就那么几步” 现在是到紧要处了。 身处逆境,无非二种选择:要么蛰伏,要么转身。 蛰伏意味着堵住了转身的路,有“一条道走到黑”的危险。好处是不需要从头开始,降低了机会成本。 转身则意味着放弃了前面的努力,是从内心深处承认了失败。但转身也意味着全力争取新的机会。 承认失败?“败”在那?“败”在跟错了人! 官场上都讲要跟对人,跟对了一个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