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7章种因得果 (第2/3页)
几声,伸手按下窗户透气,冷空气灌进来,将车厢里的一点闷热席卷而净。 傅宁砚看着前方,静默良久,心里却在反复琢磨着段文音讲的两句话: 她现在这情况,不是不肯原谅你,是她原谅不了自己。 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是过去的果,但也可能是未来的因。 —— 苏嘉言拎着药回到剧院,陈梓良正坐在廊下,膝盖上摊着一本书,左手费力地翻着。她忙喊黎昕出来把药拿进去,搬了个板凳坐到陈梓良身旁为他读书。 经过这些日子,她已经读到了第三卷“甲夜,有大灯球数百,自湓浦蔽江而下,至江面广处,分散渐远,赫然如繁星丽天…” 不疾不徐读着,因今日遇到傅宁砚兴起的烦躁之情渐渐消退。她偶尔抬头,见陈梓良神情安然,心里渐渐波平如镜。 黎昕在书房里整理文件,时不时抬头望外看一眼,见此情景,也越发觉得宽慰。 事发至今,他一则揪心陈梓良的身体,一则揪心苏嘉言的心态。如今见二者都正在渐渐好转,压在心口的大石便也似乎轻松了几分。不由在心里盘算着,等到开春,院子里牡丹开了,陈梓良心情定会更加开心。又想着到了夏天,可以去凉快一点的地方避暑;秋天的时候,还得把去年未能吃上的螃蟹补起来… 越想越远,不由轻笑出声,抬头往天空看了一眼,想起天气预报说后天天气放晴,越发觉得日子正在渐渐好转。 仍是这样一天一天读着书,渐渐到了元宵,仅仅三万字的《入蜀记》,也读到了尾声。 元宵这天是大晴天,陈梓良坐在院子里晒太阳。不知从哪里跑来一只大黑猫,蹿进了院子里,在陈梓良脚边蹭了蹭,突地弓身跳到了他膝盖上,选了个角度盘睡下去,暖洋洋地闭上眼睛。 陈梓良眼中现出笑意,抬起左手,有一下没一下地轻抚着猫的背,黑猫越发受用,慵懒地叫了一声。 一人一猫,静静独处着。 苏懿行从学校回来,进了院子,看到的就是这样的场景。他不由一笑,走到陈梓良身边,蹲下|身去逗猫。刚刚碰了一下,那猫就跳到地上,冲着苏懿行叫了一声,飞快地往门口跑去;到了门口,又回过头来,似乎是看了陈梓良一样,渐渐跑远了。 正好汤圆已经煮好了,苏懿行便将陈梓良推回房里。 亮堂堂的餐厅,桌子上热气腾腾,每人碗里盛了十个汤圆,讨一个十全十美的彩头。 黎昕一边吃一边说起开年第一场的剧目安排“第一场就唱几个欢快些的戏,嘉言,你来开场吧。” 苏嘉言一怔,突然想到过了元宵,就得去做手术,忙说:“还是让小师妹上吧,我那天有点事。” 黎昕也不勉强“那行。” 一想起这件事,苏嘉言不由又觉得胸闷。 吃了中饭,苏嘉言扔在院子给陈梓良读书。晚上吃了饭,四人出去看了两个小时的灯会。 回剧院以后,服侍陈梓良睡下。 陈梓良说:“读…读完…” 《入蜀记》已经读到了最后一卷,还剩一截尾巴,苏嘉言花了半个小时读完,抬眼见陈梓良闭着眼,神情安详,以为已经睡着,正要起身离开,陈梓良却突然睁开眼睛,伸出左手“嘉…嘉言…” 苏嘉言复又坐回去,握住陈梓良的手“师傅。” “说…说说…傅,傅宁砚…” 苏嘉言不由一怔“师傅,他…我和他已经没有关系了。” 陈梓良摇头“说,说说…”他手指往里拢了拢,似是安慰,又似鼓励。 苏嘉言垂着头,静了半晌,方才轻声说:“傅宁砚不是一个好人,但也算不上十恶不赦。毕竟他帮了剧院的忙,我很感激他。” “喜…喜欢…他吗?” 苏嘉言摇了摇头,却又立即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现在已经不喜欢了,”她垂眸,眼中几分冷寂“师傅现在这样,都是因为他,我无法原谅。” 陈梓良听着,却是摇头, “别…别管我…” 苏嘉言摇头“师傅一生高山景行,到了现在,我这个不肖弟子让您蒙羞,我无法原谅自己。您顾念师徒情谊,不逐我出去,我已经非常感念,无论如何,我都不会再和他有什么牵扯的。” 陈梓良静默片刻,手又收紧几分,浑浊的眼珠看着苏嘉言,费力说着:“孩…孩子…” 苏嘉言顿时一惊,差点将陈梓良的手甩开,心中大骇,过来半晌才说“师傅,您…您怎么知道。” 陈梓良朝着枕下努了努嘴,苏嘉言手指发颤,掀起枕头一角,看到了那张B超照片。 照片她从医院回来那天就找不到了,她在剧院里找了一圈都没看见,以为是在回剧院的途中弄丢了,也就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