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火鸳鸯_第十一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第6/8页)

    “是从前堡里总管巫永裕,因为他私德不检,被驱出堡,挟恨于心,所以才施展这条毒计,破坏武大哥的家庭…”

    “你…怎么知道?”

    “是武大哥亲口说的,凶手已被许中和诛杀,真相完全大白。”

    华锦芳陡地站起身来,厉声道:“上次见面你怎么不说?”

    武同春一窒,期期地道:“是…是武大哥叮嘱暂时别说。”

    “为什么?”

    “为了…堡里出现鬼怪,有待查明。”这句话是信口而出的。

    “这么说…凝碧无辜…”

    “是的。”

    “所以同春不回家跟我见面?”

    “不,不是这意思…”

    “那他是什么意思?”

    “大嫂千万别误会,他真的在…潜修一门奇功,他…也很挂念家里,所以才托小弟顺便照应…”

    “是吗?”

    “千真万确。”

    “想不到,真想不到,吴凝碧无辜,许中和无辜,遗珠无辜…”

    为了转变气氛,武同春换了话题道:“对了,大嫂,门媚上那枚古钱华锦芳双眸一亮,道:“记得那位父执灰衣人吗?”

    心头一震,武同春道:“记得,怎么样?”

    华锦芳道:“是他赠送的,说是钉在门上,便可避免滋扰。也真怪,很灵,这些日子的确平静,什么事也没发生。”

    武同春激声道:“他到底是什么来路?”

    “不知道,他不肯透露。”

    “可是…”

    “可是什么?”

    “他两次追杀小弟不成功…”

    华锦芳震惊无比地道:“有这种事?这怎么会?这…为什么,他是知道兄弟跟我们的关系的…”

    武同春咬牙道:“小弟也想不透,他不肯说出原因。”

    华锦芳深深一想,道:“有机会我定问个明白。”

    武同春咬牙道:“大嫂,不要问,由小弟自己查明。”

    华锦芳道:“不,这一定要问明白,也许其中有什么误会!”

    武同春目光在厅内一转,道:“对了!大嫂,江姥姥…安葬在何处?”

    “就在在后向阳的土阜上,真可怜,什么理由杀了一个上了年纪的人?”

    “定然是有原因的!”他不想说出追查父亲死因的事,江姥姥吐露了一半,便被杀灭口,江姥姥临死吐出的几个字,又响在耳边:“灵牌…灵座这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因她无后,是武家三代老管家,希望能供奉她的灵位而分享一份香火?华锦芳皱紧眉头道:

    “对方当晚也曾向兄弟出手?”

    武同春点头道:“是的,令人想不透!”

    口里说,心里又想到白石玉,那晚他也凑巧来到,据他分辩,凶手是他惊走的,追之不获,可信么?会不会另有蹊跷?白石玉也在穷追自己的下落,这当中定有连带关系。

    他又想到江姥姥说父亲是伤于“无影戳心手”不治而死,受伤原因不明,江湖中,谁会施这种手法?连“鬼叫化”等老江湖都想不出来。

    愈想,愈觉得情况复杂,似乎有了头绪,但仔细一分析,又连接不上,每一个情况,都似是而非。

    华锦芳歉然地笑笑道:“武兄弟,这山在离镇集很远,同春又不在,恕我不便接待…”

    这是下逐客令了。武同春欲哭无泪,这是他的家,她是他同床共枕的妻子,然而现在成了陌路之人,他想多停留一会,想多交谈几句,甚至想留下来,对久别的枕边人加以慰藉,可是现实不允许,多残酷的现实。

    武同春站起身来,心里的话又冲到口边,依然鼓不起这份勇气,于是,只好笑笑道:

    “小弟正要告辞!”几个字,费了很大力气才说出来。

    华锦芳显得不安地道:“兄弟,实在对不住,请你原谅!”

    武同春摧肝断肠,整个人似乎要崩溃了,勉强挤出话声道:“哪里话,大嫂客气了,小弟过些时再来看望大嫂!”

    说完,作了个揖,匆匆向外走,像是在逃避什么似的。

    华锦芳送到门口,再致歉意之后“砰”然关上在门。

    武同春走了数步,回头望着紧闭的在门,真想大哭一场,门里,门外,亲人,路人,这实在是人间大悲剧。

    回去,告诉她一切?不能,绝对不能!

    这是惩罚,这是报应,应该承受的。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踉跄奔离。

    屋里,华锦芳独自对灯弹泪,红颜自古多薄命啊!怨谁?嫁错了人,还是错生为武林儿女?她想:“如果能生下一男半女,也许能系住丈夫的心,可是肚子不争气,丈夫不回家,为什么?”

    武同春怀着一颗百孔千疮的心,狠命狂奔,想借体力的劳累,来减轻精神上的负荷。有家归不得,是谁之过?又来到祖居“无双堡”这是伤心之地。

    不期然地,他逞到妻子凝碧墓前,手抚冰凉的墓碑,哀哀求道:“凝碧,我对不起你,灵而有知,你看着我承受这恶果,我不求你宽恕。因为我无可宽恕,凝碧,惩罚我吧!”泪水,顺腮而下,这是愧悔之泪。

    天明,日出。

    武同春回到前堡旧屋,打扫了一个房间,他要在此地停留近两个月的时间,以完成圣僧遗赠金丹的妙用。

    每七天服下一粒,四十九天才能竟全功。

    金丹妙用果然非凡,过了三七,内元已显著增加。

    他加紧以“玄黄经”所载心法勤参。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这已是七七的最后一天,也是最紧要的关头,突破玄关,打开生死之窍,功力便更上一层楼,如受意外干扰,势必功亏一篑。

    现在是过午时分,武同春跌坐在旧屋正厅的屏帐之后,度其最后一关,头顶隐见一层白雾,身躯不住颤动。

    一条人影,出现厅堂,搜完上下房之后,转向屏帐,一探头,喃喃地道:“老夫还以为讯息不确,这小子真的躲在此地练功,天假其便!”

    这人影,赫然是功深莫测的灰衣人。

    武同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