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歌_第八十六章:往事依稀大结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六章:往事依稀大结局 (第3/3页)

他为右一府统军,率领旧众八千,与诸营相参。

    不可一世的刘武周在李世民的铁蹄下,终于大败而亡。河东的乱世战火终于熄灭。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数月后,从突厥传来消息,逃跑了的宋金刚无路可去之后竟也投靠了突厥,却无缘无故的被始毕可汗所杀。天下大定,李世民将河东事务拖以李仲文,自己领军返回长安,受到了长安百姓的热情拥戴,军威之隆,声势之强,民心之盛,一时无两。

    两月后,李智云带着突厥公主回归长安,李渊亲帅百官出城迎接。举国欢庆。

    然而,历史沸腾的舞台上,却自此少了一个人的身影,那些关于她的故事和传说也渐渐的消失殆尽,似乎大家都已经忘了,那个曾经在河东一代呼风唤雨,建立功勋,闪烁着悲天悯人夺目光辉的女子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

    偶尔,只有河东那些受过她恩惠的百姓们,方才记着,曾经有一个心地纯善,眉眼可亲的女仙,帮助他们度过了生死难关,如今,百姓吃饱穿暖了,女仙就回天上了。

    这个故事慢慢演变,就成了女仙撒豆成兵,亲率大军,帮助秦王殿下攻城略地,扫荡河东的义举。

    百姓感**她的恩义,慢慢的编出了一套舞蹈歌曲来纪**这位女仙。只是被当地的官员得知,为了取悦权倾朝野的秦王李世民,大肆宣扬此舞,征召乐师编撰修改,进献朝廷。

    这舞蹈均又男子演义,只是居中却有一女子身穿戎装,一脸温和的站在李世民身边,载歌载舞。

    官员媚笑道:"这舞由爱戴王爷的百姓所编,历时一年有半,实为张显王爷恩义。"

    李世民见状,大笑一声,就退朝而出,闭门三日不见来人。

    李渊高居庙堂之上,含笑宣布免去河东百姓三年赋税,更赐此民舞名为:秦王破阵舞。

    河东百姓感恩带德,叩谢天恩。

    于燕地镇守的燕王李智云听了属下的来报,不由得苦笑一声,拿起酒壶满饮了一口,醉醺醺的笑道:"河东女仙,好一个河东女仙!"

    言罢,一滴眼泪恍然滑了下来。

    身边的王妃颉罗公主一愣,忙上前来搀扶,却被李智云一把甩开,只听他大笑着冲出大堂,站在庭院之中,高声道:"八千里路功名尘土,终日沉睡庸庸碌碌,晓禾,你在天上看着我吗?"

    孙鹭然站一旁站起,手中拿着一叠书信,他缓缓的走了出去,放在李智云的手中,沉声道:"秦王终日埋歌舞,被夺了兵权,圣上招燕王殿下回京。"

    李智云一愣,面色陡变,一会,方才缓缓的抬起头来,对着漆黑的夜幕低笑着:"晓禾,是你在天上又来助我了吗?"

    孙鹭然一愣,大堂内的颉罗公主缓缓的回过头去,只见那个前隋公主却静静的落下泪来。

    大唐,风云迭起。

    盛世在战火中煅烧,终有一日,会闪出夺目的光辉。只是在这之前,却有那么多的鲜血要撒在这片浑浊的后土上。

    苏州城外,一名青衫公子缓缓的从一家店铺里走出来,旁边一名小厮连忙上前说道:"公子,还是没有。"

    那公子叹了口气,低声道:"去扬州。"

    那小厮一急,急忙道:"驸马,我们已经找了一年半了,从北到南走了大半儿,要有消息早就有消息了。你还要继续找下去啊,况且人家都是姑娘已经死了。怎么就你这么认死理?我们这次来苏州是办事的,再不回去公主要担心的。"

    那公子一笑:"她不会这么容易就死的。"

    那小厮还想说什么,可是看那公子的神情,却一时说不出来,只好向旁边的马车一招手,就扶着那看起来有些病弱的公子上车。

    小厮在一旁小声的嘟囔着:"找到了又能怎么样,要是没死就是藏起来了,找到了人家乐意吗?"

    那公子身子一震,蓦然回过头来,那小厮一惊,连忙跪下颤声道:"小的多嘴了。"

    许久,那公子却微微一笑,招他起来,说道:"我们回京。"

    小厮一愣,问道:"不去扬州了?"

    "不去了。"声音从车子里面传了出来。

    小厮一乐,跳上了战马,马车就慢慢的行了起来。

    公子在里面缓缓的闭上了眼睛,"晓禾,既然离去是你的选择,或许也是你最好的结果,我尊重你,只希望你一切都好,一生平安。"

    苏州城外,一骑车马缓缓而行,天下太平,已不再遥远。

    一晃眼,几多年,故人犹在,往事依稀。

    命运转折,一切安好?

    (完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