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节 (第2/2页)
,更是士气高涨,训练的热情空前高涨,其它战士也有样学样,掀起了训练的**。 训练之余,大家也进行生产。留守的小队帮助根据地的乡亲们除草施肥侍弄庄稼。 当然,炊事班是留在根据地不随着大家巡逻的。 马上就要做晚饭了,老吕头衔着烟袋走在小路上,肩上是一担清水。营区附近有一眼山泉,这是部队的饮水做饭的水源。 转眼到了这里已经两三天了。老吕头已经把自己全部融入了这支小部队和这里的环境。 当他穿过一小片黄豆地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小小的村庄,小小的村庄旁边有一个小小的院子。透过院子用篱笆围成的围墙,他看到了院子里坐着一位慈祥的老人,旁边是一位身穿迷彩服,佩着驳壳枪的年轻小伙,两个人正在亲热的一边拉着家家常,一边摘着青菜。 他站在小路上,嘴里的烟袋已经掉在了地上,可他恍然不觉,象是楞住了一样。 难道真的是她?她怎么到了这里?旁边的那个孩子又是谁? 象是心灵感应一样,正在亲热的同李铁拉着家常的干娘,忽然把头扭向旁边,向院外望去。这一看,也愣在了那里,手里的豆角也掉在了地上。 李铁顺着干娘的目光看去,院外的小路上,一位年龄较大的老人,穿着破旧的衣服,但头上的八路军帽表明他是一名八路军战士,挑着一担水,同样的楞在那里。 “老头子?” 干娘颤巍巍的向前走了一步。 李铁赶紧扶着干娘向院外走去。由于激动,干娘几乎全身都挂在李铁身上。 外面的老吕头,扔下水桶,三步并作两步就奔了过来。 “孩他娘,真的是你啊。” “老头子,可看着你了。” 干娘一下就扑进老吕头的怀里,眼泪顺着削瘦的面容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老吕头的眼眶里也泪滴溜溜转,眼看就要下来了。 “老头子,俺可真的是又看到你了!” “孩他娘啊,俺真没想到在这里能看到你啊。” 李铁帮着老吕头把干娘搀到屋里,悄悄的出了门,抹了抹眼角的泪珠,轻轻的掩上门,走到院外,拾起水桶,挑上肩朝炊事班走去。 小屋里,干娘坐在床边上,手里紧紧的拉着老吕头的手。 “孩他娘啊,你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啊?怎么到的这里啊?” 久别重逢后的夫妻,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相思语。 干娘把自己讨饭到这一带,碰上李铁,并认了李铁为干儿,李铁教她找食物,后来又把她带到这里的事跟老吕头说了一遍。 听说李铁是自己的干儿时,老吕头的嘴就张大了,李铁是谁?根据地里可以没有人不认识二狗区队长,但没有人不认识李铁。 别看李铁只是一个小队长,可每当有游击队加入区队时,所有的人都必须是李铁挑剩下后,其它小队才能挑人。 可自己的游击队不争气,竟然一个人也没有进入李铁的小队。 别看四小队人数最少,可谁也不敢去惹他一下。 不说一人一支手枪,一支冲锋枪,就是口袋里的东西,随便拿出一种,你都要吃不了兜着也走不了!那可是相当阴的东西。 可也怪了,李铁挑人不看你长的壮不壮,只是给你一张纸,纸上有几个问题,如果看中了你,再让你回答几个问题,如果回答让李铁满意,就留下四小队的兵,如果回答不满意,那么,该上哪里上哪里去。就说那上面的问题吧,有一个问题,当你被鬼子逮住的时候,你怎么办?怎么办?宁死不屈呗,这还用问?可李铁不满意,说了句你不适合当我的兵,就把人给打发了。不宁死不屈,难道还要投降鬼子?真是不明白。 天渐渐黑了下来,李铁回来了。 手里提着一个食盒,同来的还有二狗区队长和张队长,林指导员和原先几个游击队的同志。他们手里或者拿着几个罐头,或者拿着件衣服,虽然是旧的,但洗的很干净。张队长还不知从哪里弄来的一瓶酒。 几个人进了院子。 看到根据地的几位领导全来了,老吕头和干娘忙从屋里迎出来。 二狗区队长握着老吕头的手“老吕同志,祝贺你夫妻团圆。要不是小李子说,我们还真不知道呢。” 老吕头激动的手哆嗦着,嘴唇也哆嗦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干娘连忙招呼大家坐下来,屋里太小坐不开,大家就在院子里随便找了个东西坐了下来。 李铁摆开自己特意去炊事班炒的菜,二狗区队长打开几个罐头,大家围坐一团,由于没有酒杯,一瓶酒就在大家的手中传了一圈,大家轮流着喝了起来。 大家一边祝贺着老吕头,同样祝贺着李铁,祝贺他们一家团圆,在大家的注视下,李铁向老吕头敬酒,正式拜了干爹干娘,成为老吕头的干儿。 直到月上树梢,大家才尽兴而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