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湘西mdash;mdash; (第3/8页)
车,多多少少等些日子。长沙人的说话,以善于扩大印象描绘见长,对于湘西的印象,不外把经验或传闻复述一次。杀人放火,执枪弄刀,知识简陋,地方神秘,如此或如彼,叙说的一定有声有色。看看公路局的记名簿,轮到某某号某人买票上车了,于是这个客人担着一份忧虑,怀藏一点好奇心,由长沙上车,一离城区就得过渡,待渡时,对长沙留下的印象,在饮食方面必然是在大圆桌上的大盘、大碗、大调羹和大筷子。私人住宅门墙上园庐名称字样大,商店铺子门面招牌也异常大,东东西西都大——正好象一切东西都在战事中膨胀放大了,凡事不能例外,所以购买杂物时,作生意人的脾气也特别大(尤其是洋货铺对于探头探脑想买点什么的乡下人,邮局的办事员对于普通市民…)。为一点点小事大吵大骂,到处可见。 也许天时阴雨太多了一点,发扬的民族性与古怪的天气相冲突,结果便表现于这些触目可见的问题上。长沙出名的是湘绣,湘绣中合乎实用的是被面,每件定价六十四元到一百二十元,事实上给他十五元,交易就办好了。虚价之大也是别地方少有的。在人事方面,却各凭机会各碰运气,或满意,或失望。最容易放在心上的,必然是前主席一筹防空捐,六百万元,毫不费力即可收齐,说明湖南并不十分穷。现主席拟用五万年青学生改造地方政治,证明湖南学生相当多。地方气候虽如汉朝贾谊所说,卑湿多雨,人物如屈原所咏,臭草与香花杂植,无论如何总会给人一种活泼兴旺印象。市面活泼也许是装璜的,政治铺排也许是有意为之的,然而地方决不是死气沉沉的。时代若流行标语口号,他的标语口号会比别的地方大得多,响亮得多,前进得多。(北伐后马日事变前可以作例。)时代若略略向回头路走,中国老迷信有露面机会,那么,和尚、道士、同善社、佛学会,无不生意兴隆,号召广大。(清党后,唐生智手下三十万官兵,一律在短短几天中就忽然“佛化”可以作例。)过路人只要肯留心一看,就可到处看出夸张,这点夸张纵与地方真实进步无关,与市面繁荣可大有关系。长沙是个并未完全工业化的半老都城,然而某几种手工业,如刺绣、边炮、雨散夏布,不特可供给本省需要,还可向外埠或南洋夺取市常矿产与桐油木材,更增加本省的财富与购买力。所以外来丝织品、毛织品及别的奢侈品,也可在省会上得到广大的出路。民气既发扬,政治上负责的只要肯办事,会办事,什么事都办得通。目前它在动,在变,在发展,人和物无不如此。 汽车过河后,长沙和旅行者离远了。爆竹声,吵骂声,交通器具形成的嘈杂声,慢慢的在耳根边消失了。汽车上了些山,转了些弯,窗外光景换了新样子。且还继续时时在变换。 平田角一栋房子,小山头三五株树,干净洒脱处,一个学中国画的旅客当可会心于“新安派”的画上去。旅行者会觉得车是向湘西走去,向那个野蛮而神秘,有奇花异草与野人神话的地方走去,添上一分奇异的感觉,杂糅愉快与惊奇。且一定以为这里将如此如此,那里必如此如此。可是这种担心显然是白费的,估计是不足信的。因为益阳和宁乡,给过路人的印象都不是旅行者所预料得到的。公路坦平而宽阔,有些地方可并行四辆卡车,经雨后路面依然很好。路旁树木都整齐如剪。两旁田亩如一块块不同绿色毯子,形色爽人心目。 小山头全种得是马尾松和茶树栎树,著名的松菌、茶油和白炭,就出于这些树木。如上路适当三月里,还到处可见赤如火焰的杜鹃花,在斜风细雨里听杜鹃鸟在山谷里啼唤!有人家处多丛竹绕屋,竹干带斑的,起云的,紫黑的,中节忽然胀大的,北方人当作宝贝的各种竹科植物,原来这地方乡下小孩子正拿它来赶猪赶鸭子。小孩子眼睛光亮,聪明活泼,驯善柔和处,会引起旅行者的疑心:这些小东西长大时就会杀人放蛊?或者不免有点失望,因为一切人和物都与想象中的湘西的野蛮光景不大相称。或者又觉得十分满意,因为一切和江浙平原相差不多,表现的是富足、安适,无往不宜。 可是慢慢的看罢。对湘西断语下得太早了一点不相宜。我们应当把武陵以上称为湘西,它的个性特性方能见出。由长沙到武陵,还得坐车大半天!也许车辆应当在那个地方休息,让我们在车站旁小旅馆放下行李,过河先看看武陵,一个词章上最熟习的名称。 常德的船 常德就是武陵,陶潜的《搜神后记》上《桃花源记》说的渔人老家,应当摆在这个地方。德山在对河下游,离城市二十余里,可说是当地唯一的山。汽车也许停德山站,也许停县城对河另一站。汽车不必过河,车上人却不妨过河,看看这个城市的一切。地理书上告给人说这里是湘西一个大码头,是交换出口货与入口货的地方。桐油、木料、牛皮、猪肠子和猪鬃毛,烟草和水银,五倍子和雅片烟,由川东、黔东、湘西各地用各色各样的船只装载到来,这些东西全得由这里转口,再运往长沙武汉的。子盐、花纱、布匹、洋货、煤油、药品、面粉、白糖,以及各种轻工业日用消耗品和必需品,又由下江轮驳运到,也得从这里改装,再用那些大小不一的船只,分别运往沅水各支流上游大小码头去卸货的。市上多的是各种庄号。各种庄号上的坐庄人,便在这种情形下成天如一个磨盘,一种机械,为职务来回忙。邮政局的包裹处,这种人进出最多。长途电话的营业处,这种坐庄人是最大主顾。酒席馆和妓女的生意,靠这种坐庄人来维持。 除了这种繁荣市面的商人,此外便是一些寄生于湖田的小地主,作过知县的小绅士,各县来的男女中学生,以及外省来的参加这个市面繁荣的掌柜、伙计、乌龟、王八。全市人口过十万,街道延长近十里,一个过路人到了这个城市中时,便会明白这个湘西的咽喉,真如所传闻,地方并不校可是却想不到这咽喉除吐纳货物和原料以外,还有些什么东西。 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