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梁府做客周末加更 (第1/1页)
第四十六章 梁府做客(周末加更) 〈见沈穆清进来了,太夫人把手里的细细的绿色竹竿递给了旁边一个戴着珠珍发簪穿着桃红色素面比甲的四旬妇人。 “这位就是沈家的姑娘吧!”太夫人看沈穆清的目光充满了慈爱“我们家幼惠一回来就赞个不停,今天一见,我们家幼惠可一点没有夸张,真是个花骨朵般的美人儿!” 那接了竹竿的那妇人笑着附合着太夫人:“谁说不是!”沈穆清忙上前行了礼。 太夫人亲手把她搀了起来,携着她的手,道:“看这小手冷的,快进屋去。”说着,拉着她进了屋。 太夫人住的是幢一明两暗的三间,堂屋正中一座十二扇鸡翅木座象牙耕作图屏风,屏风前一张紫檩木嵌云母万字攒围罗汉床,左右各立盏羊角宫灯。罗汉床左右各摆了两张紫檩木的玫瑰椅,铺着半新不旧的青缎椅靠坐垫。 太夫人拉着沈穆清坐到了罗汉床上,沈穆清见那罗汉床上并没有小几,知道这是个独座,自然不敢坐下,再三推辞,坐到了太夫人下首的瑰玫椅上。那四旬妇人则立在了太夫人身后。 有穿着官绿色比甲的小丫鬟上茶。 跟着沈穆清来的戚mama上前给太夫人请了安,奉上了李氏的礼物。 那四旬妇人收了戚mama的礼物。 接着落梅、珠玑、英纷和明霞也给太夫人请了安。 太夫人就关切地问起了李氏的病情,平常都吃些什么药,天气冷了病情有没有什么变化之类的。沈穆清则恭敬地回着太夫人的话,感谢梁家的送药之情。 大家正说着话,就听见外面一阵喧哗。沈穆清循声望去,就看见梁幼惠穿着件月牙色云纹素面的妆花褙子冲了进来。 “穆清,你来的好快啊!”她满脸掩也掩饰不住的喜悦。 沈穆清被她的情绪感染,见长辈的拘谨和郑重立刻变得不再重要。 她朝着梁幼惠微笑着。 “你这孩子,就不能学学人家沈姑娘。”太夫人笑着呵斥梁幼惠“你看人家沈姑娘,举止娴静,行事端庄,气度雍容…” 沈穆清不由汗颜。 她在长辈面前一向形象良好,却没有想到太夫人会拿自己和梁幼惠比较。 好在梁幼惠一点不在意,笑着搂住沈穆清的肩膀:“所以我要经常和沈meimei在一起,这样,我也能和她一样举止娴静,行事端庄,气度雍容了!” 屋子里的人都笑了起来。 就有一个清冷的声音严厉地道:“还不快给祖母请安。” 沈穆清望去,就看见真正举止娴静,行事端庄,气度雍容的冯氏走了进来,而梁幼惠听到冯氏的声音后,立刻像被念了紧箍咒的孙大圣般乖乖地走到太夫人面前,恭敬地给太夫人行了一个礼,然后垂手立在了太夫人的身边。 沈穆清则站了起来,屈膝给冯氏行礼。 站在太夫人身后的四旬妇人也屈膝给冯氏行礼,喊了一声“夫人” 冯氏朝着那妇人冷冷地点了点头,却对沈穆清露出了一个非常和蔼可亲的笑容,一点也不同于刚才对梁幼惠的严厉:“幼惠年纪最小,被我们惯坏了,沈姑娘别笑!” 沈穆清心里暗暗称奇,一面猜着那么妇人的身份,一边应酬冯氏:“梁jiejie为人坦诚,天真烂漫,我羡慕不已,哪有笑话可言。” 太夫人听了,就朝着梁幼惠眨了眨眼睛,样子非常的俏皮。 沈穆清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梁家的这位太夫人。 冯氏给太夫人请了安,坐到了沈穆清对面的玫瑰椅上,丫鬟们重新换过茶,冯氏就问起李氏来:“夫人的药用完了没有。我这几天正要给侯爷送冬衣过去,要是药不多了,正好让人带些回来。” 沈穆清谢了冯氏,毫不客气地请她帮忙带些天山雪莲回来。 冯氏应了,刚和沈穆清寒暄几句,那梁幼惠已等的不耐烦:“娘,这些事祖母一定都问过了哦?”说着,还摇了摇太夫人的胳膊“您就别问了,我和沈meimei还有事!” 太夫人一听,连连点头:“就是,就是。谁愿意陪着长辈说话,累也累死!玉英,你就别问了,让她们小姐妹一起淘去。” 冯氏一听,满脸乌云,而那梁幼惠却露出胜利的笑容来。 还朝着沈穆清眨了眨眼睛。 沈穆清强忍在笑意垂下了眼睑——她怕冯氏看见自己笑觉得在小辈面前失了威严。 屋子里半晌没有应声。好一会儿,沈穆清才听到冯氏略有些颤抖的声音:“也是,沈姑娘难得来一回。幼惠,你就领着沈姑娘去你屋里坐坐吧!” 这算不算是无奈的妥协! 沈穆清心里暗笑。 那梁幼惠却高高兴兴地应了一声,拉着沈穆清草草地给太夫人和冯氏请了一个安就跑了出来。 梁府的庭院陈设有些古板,但古朴端庄,树林高大,古意盎然,自有其称道之处。 沈穆清一边打量着周围的景致,一边道:“太夫人身后的那位夫人是谁啊?” 梁幼惠笑道:“是刘姨娘!” 沈穆清愕然,很想问梁幼惠一声:是那个为梁家生了长子和平长女的刘姨妈吗? 梁幼惠好像看出了她的心思似的,掩嘴而笑道:“她就是我大哥和大姐的生母。” 好象和自己心目中美丽的姨娘形象一点也不相符啊!五官、气质、穿着、打扮都很平常。沈穆清还以为她是梁家有脸面的管家娘子呢。 “是不是觉是很奇怪!”梁幼惠笑道。 “有点!”沈穆清很坦诚地点头。 “第一次见到她的人都和你一样!”梁幼惠笑道“不过,她人很好,脾气又温和,我和祖母都很喜欢她。” 既然能在这个家里呆得长久,自然有她的过人之处。 沈穆清并不想多谈梁幼惠的家务事,转移了话题,和她聊起这段时间异常寒冷的天气来。 不一会,她们就到了梁幼惠住的地方。 那是一个小小的院子,开着两扇黑漆门,进门一个葡萄架,架下摆着石桌石杌。三间正房,屋檐绿柱,漆色并不十分光鲜,但彩绘很精致,正门上挂着副绿色的软帘。 梁幼惠站在石矶上指着门楣上的黑底银錾的匾额道:“看见没有,这是先帝的手迹,赏给我曾曾祖父的,在这里挂了快八十年了,比我祖母的年纪还大。” 沈穆清望着匾额上方方正正却略显单薄的四个楷体,轻声读道:“新竹半舍!” 梁幼惠点了点头。 “是什么意思啊!为什么会题这样一个匾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