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无人区_最后的野生动物摘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后的野生动物摘选 (第2/5页)

,从而就一步一步使这些毒物逐级浓聚到可以破坏生物生殖机制的程度。

    尽管在冠鱼狗体内已经有高度浓聚的杀虫剂,但是他们自己并不知道,它们还是按照先天的本能继续营巢、交配、产卵与孵卵。不过,它们生殖过程中微妙的生物化学平衡已受到影响,即滴滴涕的分解产物D。D。E,通过被吃入的鱼进入冠鱼狗,并以某种方式干扰与阻碍了母体长骨中贮存的钙输送到卵壳。因此,冠鱼狗所产生的卵不是卵壳薄而易碎无法进行孵化,就是胚胎缺钙不能继续发育。化学杀虫剂对华阳盆地环境的污染正是酉水河冠鱼狗种群慢性死亡的根源。

    由于华阳地区的冠鱼狗衰亡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卵出了毛病,因此就可能用污染较轻地区的“较干净”的冠鱼狗所产的健康的卵来替换掉本地区出了毛病的卵,就可以使华阳的冠鱼狗生存下去。于是,我同我的野外助手援娃商量了一个拯救华阳冠鱼狗的实验计划,并于第二年春天付诸实践。

    1988年5月初,还是华阳盆地插秧的忙碌季节。我和援娃沿着酉水河寻找,在两处几乎是垂直于水面的高高的土质河岸上,发现了两个冠鱼狗的洞xue。从它们长时间呆在窝里不出来的行为,我们判断它们正在孵卵。第二天,援娃翻过一道分水岭,到达氵胥水河边,在当地小孩的帮助下,很快就找到了两个正在孵卵的冠鱼狗的洞xue,并从每个窝中各取了两枚蛋。援娃用棉花仔细包裹了它们,并放在贴身的内衣口袋上保暖。然后他又翻山回来。这一次他慢慢地走,尽量减轻震动、颠簸及碰撞,以保护卵中正在发育的娇嫩的胚胎。

    我们做了一个特殊的梯子,以便尽可能接近冠鱼狗的洞xue;又做了一根末端有小勺和电筒的长杆,作为调换卵的工具。冠鱼狗是一种非常有趣的鸟类,当我们把梯子放在它们的洞xue的土墙上时,一般情况下,它们都不飞走,只静静地守在洞里。

    直到我们的长杆从洞口伸进去,几乎接触到它时,它才发出“咝、咝”的呼气声,酷似蛇的叫声。有时它们用其强直的嘴猛啄电筒。它们很少逃跑。

    有一次,我们用这根特制的长勺从一只正在孵卵的冠鱼狗身子下面把有毛病的两枚卵取走,这只鸟竟一动不动,容忍我们的全部cao作。我们再把两枚来自氵胥水河的健康卵放到它的翼下,而它却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继续孵育着。

    这一年我们所调换的四枚卵都成功地孵出了小鸟。我们在每只小鸟的脚上拴了一条色彩鲜艳的飘带,观察它们每天跟在自己义父母的后面,沿着酉水河觅食。这些螟蛉子常常站在河边的巨石上或树上,等待它们的养父母把鱼送来,过着一种“鱼”来张口的生活。当我看到它们的义亲愉快地哺育这些螟蛉子并且做得十分尽心尽责时,我突然想到这些来华阳充当螟蛉子的小冠鱼狗的亲生父母,不知它们现在在做什么?因此我请援娃抽空去氵胥水河观察一下。数日之后,援娃从氵胥水河边回来,他带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严老师,那两窝冠鱼狗又各自带了一窝幼鸟,正在河边觅食。”援娃说,“其中一窝还带着三只幼鸟。”

    “太好了,这证明我们的实验取得了初步成功。”我说,“同时还证明冠鱼狗在春季的繁殖季节里具有生两窝蛋的潜力。”

    “现在,是不是可以说,华阳的冠鱼狗得救了?”援娃问道。

    “只能说有希望得救,”我答道,“因为土壤中的滴滴涕至少可残留20年之久,危害是长久的。”

    “那怎么办呢?”

    “首先必须严格控制使用有残毒的化学农药,”我说,“使土壤中的有毒物质逐步减少。”

    “我们每年春天多从氵胥水河调取一些健康的鸟蛋来。”援娃说。

    “这样我们就能赢得时间,使酉水河正在衰落的冠鱼狗群体得到拯救。”我说。

    “其它吃青蛙、昆虫和老鼠的鸟类是不是也受到威胁?”援娃问。

    “是的,”我说,“凡是位于杀虫剂浓聚的食物链末端的那些物种,如鹰、鸮和多种吃虫的雀形目小鸟,都处于严重的危害中。”

    “我们要拯救这么多遭到威胁的物种,任务实在太艰巨了,”援娃说,“如果能有更多的人来拯救受害的物种就好了。”

    “肯定。有更多的人越来越关心保护环境和野生动物,我们身为保护野生动物的科学家,如果不想尽一切办法来保护这些可爱的动物,就更不能期望别人也这样做了。”我说。

    “是不是应当对群众进行宣传?”援娃问。

    “我国政府天天都在这样做,”我回答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和保护物种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致命的圈套经过一夜的大雪之后,早晨却迎来了熠熠的阳光。这种天气对于我们研究野生动物的生活是再理想不过了。我独自上山,目的是了解生活在秦岭南坡三种小型的鹿与豹子和人之间的关系。很幸运,当我爬上最近的一道山梁时,便立即找到一只林麝新鲜的蹄印。在雪地上,蹄印是非常清晰的,上面没有一丁点雪花,说明这只林麝是在雪停之后才跑过去的。我还注意到它有一条后腿已经严重受伤,行进时是拖着走的,因此在雪地上留下一道沟槽,沟槽旁边偶尔可见到几根灰褐色的、林麝独具特色的、空心的毛。

    随着林麝留下的蹄印,我来到山梁分歧处时,发现了它在雪地上卧的一个凹坑,旁边有一小堆粪便,粪粒小小的,黑光油亮,形状如枣核,两头尖尖,颇具特色;同时雪地上还有几滴深黄色的尿迹。我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