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吴有训 (第4/4页)
治的。他从爱护青年出发,终于加入了反蒋的行列。1945年10月至1948年他任南京中央大学校长期间,正是蒋介石疯狂发动内战、残酷镇压进步学生运动的时候,吴有训对国民党反动派迫害青年的罪行义愤填鹰,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当时反动特务和军警多次要求进入中央大学校园内搜捕进步师生,吴有训斩钉截铁地回答反动当局,若让特务和军警进入中央大学捕人,他就坚决辞去校长职务。他们无可奈何地叫嚣,说中大校园是共产党的“租界”。19 47年春,中央大学学生和全市学生掀起声势浩大的反饥饿、反内战的示威游行。在街头遭到反动政府青年军的毒打,吴有训去医院探望受伤的学生,看到那些纯朴可爱的青年血流骨折,他热泪纵横,非常悲愤,从此便产生了离开中央大学的想法。 1947年夏天,他借去美洲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终于离开了南京。 吴有训教授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早在30年代,他就热情支持青年的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平津失陷,他毅然离别刚刚分娩的妻子,和其他爱国师生一起奔赴长沙、昆明,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建立了西南联大,在国难深重的日子里,坚持办教育、搞科研。 1962年至1963年间,中央派吴有训到苏联去,就继续交流科学家问题与苏联科学院谈判。正在苏联联合核子研究所工作的张文裕从杜布纳到莫斯科看望吴有训。 吴有训感慨地对他说:“兄弟国家,兄弟国家,除了‘兄弟’还有国家呢,他有他更高的利益。”这句话使他感触很深,对他后来的外事交往工作起了指导作用。张文裕在欧美十六七年,再加上在苏联的这几年,在国外共20多年,深深感到国家的重要,也深深感到国家发展科学的重要。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国籍的,他们都要为自己的国家服务。这就时常提醒我们,在国际合作和技术交流中既要学习和充分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争取外援,又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处处维护我们国家的利益和尊严。 吴有训教授在国内外学术界有很高的声誉。他多次代表我国对外签订各项科技协定,接待外国的科技代表团和科学家。他多次率领科技代表团出国访问。他总是精神抖擞,举止雍容,借各种机会宣传新中国的各项成就;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地周旋在各国科学家之中,为整个中国代表团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有远见卓识的组织领导者从1950年12月起,吴有训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数理化学部主任。他在科学领导工作中,有魄力,有远见卓识。早在建国初期,他就提出要及早在科学院建立计算机、半导体、电子学等新的研究所的倡议。后来这些研究所都逐渐建立起来了。 1958年4月19日,在我国海南岛可以观察到日环食。吴副院长派天文台陈芳允、王绶绾等同志参加和苏联天文工作者共同组织的观测,利用这个机会,及时地为发展我国射电天文事业打下了基础。 另一件事发生在1957年。吴副院长发现我国授时工作已经有一定基础,上海天文台发布的时号准确度相当高。吴副院长当即组织了国家测量总局、上海天文台等有关单位参加的会议,号召破除迷信,大胆推广采用我国自己的授时信号(BPV时号)。 通过这次会议,使我国授时工作开始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 1959年吴副院长去上海检查各研究所的工作,当他得知,在“左”的思潮影响下,上海生化所的酶的研究被冲掉时,他再三表示惋惜。他说:“酶学是生化研究的中心课题,作为专门从事生物化学研究的机构,怎么能排除酶的研究呢?”吴老的科学视野十分广阔,他历来既重视技术科学,也关心基础理论研究。 吴副院长亲自过问人工合成胰岛素的工作。1965年冬,吴副院长代表中国科学院到上海主持人工合成胰岛素的鉴定会。会上出现一些分歧。所有到会的生化学家和药物、药理学家都认为已确定无疑地合成了胰岛素,但是有一部分化学家有不同的看法。吴副院长对抱怀疑态度的人,虚心登问求教,但也恰当地做了一些说服工作。达成一致意见后,吴老深有感慨地说:“我们不少旧社会过来的科学工作者,崇洋的尾巴很不容易割掉啊!他们常常看不起自己的工作。”根据合成产物的晶体形状、生物活性和指纹图谱,吴老认为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已合成了胰岛素! 10年浩劫期间,由于周恩来总理的严令保护,才使吴有训教授免遭迫害。粉碎“四人帮”之后,这位年近8旬、身患重病的老科学家,精神振奋,抱病坚持到研究所了解情况,参加学术活动,审阅我国自然科学发展规划,并且积极地为筹备全国科学大会提出了许多建议。 1977年11月30日,吴有训教授逝世了。 他的一生说明中国人是有聪明才智的,是勤奋而有创造力的,不仅中国人的智力可以与其他任何民族相较量,中国人的品质也可以与任何民族相媲美。 吴有训永远是我深深怀念的老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