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无人区_蛇岛的秘密摘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蛇岛的秘密摘选 (第2/4页)



    怕晕船的人在栏杆旁边站不住,先后回到舱里去了。队长豢养的那只小猕猴,本来攀在栏杆上东张西望,挺活跃的,现在也躲躲闪闪地退到餐厅里藏起来。除了值班的水手,船上很少有人走动,似乎一切全被风声狼声掩盖住了。

    紧跟着船尾飞翔的海猫,却显得更加奋勇了。它们顶着大风,一股劲儿往前猛冲,有时候轻轻地降落在海面上,可是一接触到狼花,便像受惊似地拍着翅膀飞了起来。

    船颠簸得很厉害,仍旧以11海里每小时的速度破狼前进。大约又过了一个多钟头,正在舵楼里驾驶的张大副忽然发现西北方海面上隐隐约约有一个小岛,立刻报告了船长。老船长仔细查对了海图,转过头来对队长说:“按方位来看,前面这个岛应该是蛇岛。”

    老船长命令大副把船头对准这个小岛驶去。岛越来越大,轮廓越来越清楚了。

    队长拿起望远镜一看,这个岛很像是露出海面的一座小山,峰峦起伏,悬岩高耸,山沟里还长着许多小树。我们的目的地——蛇岛,真的到了。这个消息立刻传遍了整个汽艇,船舱里马上沸腾起来,有人大声喊道:“蛇岛到了!蛇岛到了!大家作好准备!”

    这是老韩的声音。他是我们队里个儿最高的一个,身强力壮,说话的声音特别洪亮。经他这么一喊,连最怕晕船的孙大光也一骨碌从床上爬了起来,把头伸向窗外探望。他急忙掏出笔记本,把这个动人的时刻和情景记了下来。

    队员们立刻打开背包,取出护身服装。衣服有两种,都是毒蛇没法咬透的。一种是帆布做的,质地致密,原是消防队的救火员穿的;另一种是很厚的棉衣棉裤。

    保护头部的是个椭圆形的头罩,用细竹条编成,既轻巧,又透风,前面镶着透明的胶片,可以防御毒蛇袭击,又不会挡住视线。头罩下边连着布做的套子,套在颈子上用带子扣住,毒蛇即使落在肩膀上,也不可能钻进衣服里面去。小腿和脚被毒蛇咬到的机会最多。我们穿了里面衬着毛皮的长统皮靴,外面还紧紧地扎上厚呢做的护腿。手上先戴上纱制的厚手套,扎上袖口,再戴上衬绒的长统手套。大家穿戴好了,再背上水壶,拿起采集用具,彼此望望,都不由得笑了出来,我们的打扮可真像陈列在历史博物馆里的古代武士。

    船距离岛越来越近了,不用望远镜,也能看清岛上的岩石和树木。为了观察地形和选择登陆地点,老船长命令张大副使汽艇绕着岛转了一个圈。这个岛的地势非常险峻,只有东南角有一小片海滩比较平坦,其余的海岸都是几十米到100多米的悬岩。没有特殊的攀登设备,是上不去的。老船长和队长商量了一番,决定在那片小海滩上登陆。

    汽艇缓慢地向海滩开去。不多久,在船头探测水深的水手发现水底有很多暗礁,继续前进就有触礁的危险。老船长命令汽艇稍稍后退,在离岛大约半海里的地方停泊,用小舢板分批把我们送上岛去。

    为了登陆方便,队长让大家把头罩取了下来。

    这里的海流很急,风狼又大,小舢板靠岸也很困难。水手费了很大的劲,好容易把小舢板划近了海滩却被退下来的波狼又冲了开去。只有在小舢板被波狼冲近海滩的一霎那间,才能跳上一个人去。如果动作稍慢,不是失去了一次上岸的机会,便是失足掉在海中。虽然这样,还幸亏有这么一片海滩,否则登陆就更加不容易了。

    蝮蛇怎样捕食小鸟结束了岛上的树木为什么这样矮小的谈论之后,我们继续前进。山坡越来越陡,我们一步一步向上走,感到有点儿吃力,有的地方要拄着竹竿才能上去。回头看看李雄,他年纪比我大得多,行动却挺灵活,上这么陡的山坡也一点儿不气喘。相比之下,我不禁有点恨起自己来了,为什么我平时不经常注意锻炼身体呢?

    这一带岩石比较多,有的重叠成堆,像倒塌的石塔似的,有的形成天然的石级。

    岩石之间是一丛一丛的杂草,石级旁边偶尔也看到一些匍匐的野葡萄藤。

    我们越过一个大石堆,向草丛走去。在我前头的刘振山突然大叫一声:“有蛇,有蛇!”

    我上去一看,原来在他面前的草丛里,盘踞着两条腹蛇。幸亏他眼快,连忙后退了几步,没有踩在蛇身上。张大夫听到叫声也赶来了。他悄悄而又敏捷地用蛇夹子夹住了那一条大的。老韩立刻拉开蛇笼子的门,让他把蛇放了进去。张大夫又去夹那条小的,我忽然看到他的脚跟后面,还有一条蛇在爬行。这条蛇没有来得及逃走,也成了我们的捕获物。

    一霎那间出现了三条腹蛇,队长因此再一次提醒大家:必须百倍警惕地注意周围的一切,不仅下脚的时候要当心,更要留意保护双手。尽管手上已经戴上两副手套,但是还不够厚,是我们护身装备中最薄弱的地方。他叮嘱大家,千万不要用手去按石头,这一按可能会按在螟蛇身上;也不要去握树枝,这一握,可能会握住一条蝮蛇,那就太危险了。

    岛上根本没有路,越向上走,山坡越陡,蛇也更多了。走了半里路的光景,一条很深的山沟拦着去路。沟里小树很多,到处都是芒和芦苇,长得比人还高。一走进芒丛、芦苇丛里,大家就互相看不见了。幸亏我们都随身带着哨子,不然,相互联络就困难了。通过这条山沟可真危险,绕在树叉上的是蛇,盘在石头上的是蛇,地上游动的是蛇。有时候,足尖碰到什么软绵绵的东西,低头一看,也是蛇。

    “这里有蛇!”“这里也有!”四处都是喊声。我们好像被蛇包围了。队长叫我们尽可能挑石头多、草长得少的地方走。虽然石头上蛇也很多,可是比较容易发现。我用竹竿拨开芦苇和杂草,小心地避开有蛇的地方,不一会儿就追上了前面的老韩。

    老韩身体壮,胆量大。他背着一大笼子蛇,还笑嘻嘻地帮着别人捕蛇,好像满不在乎似的。这条100来米长、10多米宽的山沟,真是个毒蛇的世界!在树上的毒蛇,用蛇夹子夹住它的头颈,就能十拿九稳地捉住;而在地上的,得先用蛇叉子叉住它的身体,再用夹子去夹,不然的话,它往草丛里一钻,就不容易再找到它了。蛇不能长时间爬行,而且爬得不快,一个钟头只能爬三四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