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干戈_第二十五章不见是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不见是福 (第4/10页)

庸关一战,想不到打得那么糟,我真是又恨又急,那几个死叫化还是不肯停手,非打到死伤流血才休,唉…”

    她瞟了蓝文侯一眼,继续想道:“后来你们又来复仇,我十年来辛苦建立的威名让你给毁了,罢、罢,毁了也就算了,毁在你的手上还有什么话好说呢?是天赐的好机会,我在这里遇上了受伤的你,能有机会为你做一些事,我是多么地高兴啊…”他轻抚了抚蓝文侯的额角,温柔地道:“从现在起,你一句话也不要说,默默数三百下,然后就可以拆开市包了。”

    蓝文侯点了点头,他心中正编织着美梦,安姑娘伸手拭去了眼泪,默默地对自己说道:“该走了,真该走了,没有希望的恋爱还是埋藏在心里吧,有痛苦,让我一个担了吧,他…他睁开眼睛的时候,我已经走远了,他也许以为我是个天上下凡的仙女哩…”

    她苦笑了一下,深深地望了蓝文侯一眼,然后,像幽灵一样地走了。

    蓝文侯默默地数着,好不容易数到了三百,他叫道:“喂,我可以拆开了吧?”

    没有人回答。

    他又问了一声,依然静悄悄的,他终于自己拆开了布包,一道强光射了进来,使他目眩神晕,等他睁开眼时,美丽的世界又呈现在他的眼前了,他激动得几乎要大叫出来,但是他发现安姑娘不在了。

    他冲出门去,高声叫着,除了自己的回音外,什么也没有,他不禁又惊又疑,连忙施展轻功向山前跑去。

    他跑到了山顶,从一片丛林中忽然发现了一点白衣的影子,于是他发狂般地纱捷径追了上去,身形之快,简直疾逾流星。

    终于他接近了,从侧面的林子上抄了上去,他正想喊,忽然之间,仿佛全身的血液冻僵了——

    那白衣女子正低着头走着,脸上挂着泪痕,裙用缺了一长条,不正是给自己包扎眼睛的布条吗?但是她——她竟是大漠的金沙神功九音神尼!

    霎时之间,蓝文侯仿佛成了木偶,原来是她…原来是她

    难怪她的声音那么熟,难怪她…

    难怪她要离开!

    蓝文侯心中有干万个要喊她的心意,但是他没有勇气喊出来.这时,他心中也同样地想着:“没有希望的恋爱.除了偷偷葬在心里,还有什么别的办法?我现在只要喊她一声,今后于百倍的痛苦就将压在我们两人的身上了…”

    他呆呆地躲在树后,心中零乱如麻,直到山岚模糊了那纤弱的身影,泪水模糊了自己的视线。日已暮。

    夕阳西斜,暮色渐起,金黄色的天光在大地边缘抹开,逐渐黯淡。

    这一座山区绵延好几十里,山势虽并不甚高大,但山上道路崎岖已极,一向是人迹稀绝,尤其是到了黄昏时分,就是山边小道上都久久找不出一个行人。

    背着阳光的山道上已是一片暮色苍苍,加以久无人迹,道上杂草丛生,道边树叶浓密,晚风吹拂处,阴影暗暗地在地面上速动,令人有一种阴森的感觉。

    天色更睹了,山路上忽然响起一阵脚步声,转角处走出一个身高体阔的大汉。

    这大汉走得并不十分急促,不像是赶路模样,但在这种时刻却只身在这等荒僻之处行走的,实是罕见。他抬头望天色,叹了口气喃喃道:“青山绿水四海为家,唉!这些日来我是受够了/”

    他摇摇头,放开胸前衣襟,让晚风吹在健壮的胸脯上,抬起手来拭了拭额前的汗水,忽然之间,他的手停在额际,收回已踏出半步的前足,凝神倾注一会,面色微微一变,轻轻走到道边。

    他微微沉吟一会,蹲下身来,晚风吹过,传来一阵人语之声。

    人声越来越近,那大汉蹲在道旁,两旁树叶杂草丛丛,整个人影都被掩蔽得十分严密。

    只见道路那一边走来二人,左边的一个年约六旬,面目清瘦,右面的是个少年,大约二十一、二岁左右,两人边谈边走,走到那大汉隐身不远之处,忽然停下身来。

    只听那老人道:“庭君,你大师伯可太罗嗦了——”

    那少年接口道:“只因那姓齐的小子关系重大,而那黄妈却又吞吞吐吐,仿佛有什么秘密在她胸中…”

    那老人嗯了一声道:“你大师伯确也顾忌这一点,再加上你方才不留神,那东西竟被抢去——”

    那少年满面愧色道:“是弟子一时大意…”

    那老人哼了一声道:“这山坳的确是太险峻了,以你大师伯和我自估,也毫无办法在她毁了那东西之前能及时抢回。”

    那少年嗯了一声。老人又道:“好在那东西到实在无法时,让她毁去也无所谓,你大师伯倒有耐心和她僵待。”

    两人一老一少,听口气倒像是一对师徒,蹲在道旁的大汉这时用足自力,只见那老人双目不怒而威,精光闪烁不定,分明是内家绝顶高手。他经验充足,早就长吸了一口真气,十分小心地换气。

    那老人望了望天色道:“月亮就快升上来了,再等她一会,咱们走吧,看你大师伯有什么妙策。”

    说着两人缓缓向原路走去。

    那躲在黑暗中的大汉轻轻吁了一口气,缓缓站起身来,忽然他似乎想到了什么事,便又蹲下身来,在地上拾起一块小硬泥,向右前方约略五丈外轻轻一弹“拍”一声,小泥块落在道中。

    大汉又等了一会,不见动静,这才站起身来,拨开枝叶,一纵身跟着走了过去。

    走过路角,只见二十多丈外,站四个人。

    这时天色已暗,距离又过远,那大汉目力虽过人,但也仅能模糊分辨有二人是方才那一老一少,还有两人便看不清楚。

    他想了一想,轻轻吸足了一口真气,慢慢沿着树丛的阴影向前移动。

    他从那老人的举止上便可看出那老人身怀绝技,自己万万不可有分毫大意,是以虽尚隔如此遥远,但仍万分留神。

    他小心翼翼向前移动,约摸移了五六丈左右,这时忽然月光一明,月儿从云堆中爬出,地上一明。

    那大汉身在暗处,看那明处事物格外清楚,加以距离又缩短了一段,已可瞧见那四人的眉目。

    一看之下,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