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祸_三十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十四 (第3/5页)

来,所以我们一般也见不到她。”

    说到这里,胡志刚端起茶喝了一口。何天亮插空问他:“你说的这家公司就是金城公司吧?”

    胡志刚略显惊异地看了何天亮一眼:“你也知道这个公司?”

    何天亮说:“这个公司全省老百姓当时哪个不知道。”

    胡志刚释然地点点头:“对了,全省老百姓知道这家公司,就是从我去见董事长开始的。”

    三立给每人面前的酒杯里面都斟满了酒,然后说:“咱们边喝边吃边聊。”

    三个人喝干了杯里的酒。胡志刚就接着说:“我按时到董事长办公室去见她。董事长虽然从来不到公司来,可是公司一直给她保留着一间豪华办公室。我去的时候,她正在指挥两个工人侍弄她办公室里养的几盆兰花。我一直到现在也弄不清楚,她既然从来不到办公室来,在办公室养这几盆兰花干什么。也许她真的对我这样的人挺偏爱,也许她当时心情好,也许她找我是有事情要我去办,反正她对我非常客气热情,根本不是传闻中的那个刁蛮婆娘。她打发走了那两个工人,把我让到沙发上坐下,自己没有坐回办公桌后面的大圈椅,却拉过来一张小椅子坐到了我的对面。她没有谈正事,先跟我聊了一会儿家长里短的琐事,又给我倒了咖啡,还允许我抽烟。说实话,当时我真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接下来她让我谈谈对公司财务管理和资金运作方面的意见,对这方面的问题我正憋了满肚子话,她既然咨询我的意见,我本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态度,把我的意见统统倒了出来。我估计她可能不懂财经知识,就尽量用通俗明白的话给她讲解。她倒也听得很认真,甚至可以用‘津津有味’这四个字来形容。

    “我说得差不多了,她才问:‘你说以我们目前的资金实力能做些什么?’我立即给她提了许多建议,比方投入到股市上申购原始股,搞房地产开发,或者找个项目,不管项目的前景如何,以项目为背景以资金实力为基础,申请公司上市等等。我说得差不多了,董事长突然问我:‘像我们这种公司,资金实力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大事干不成,小事不值当干,你说说有什么办法能用最快最短的时间能让我们的资金实力壮大起来?’我想也没想就说:‘吸引投资。’这是最简单的道理,可也是最难办的事情,正规上市以我们公司的实力和关系背景,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自己集资国家政策不允许,别人也不见得能放心地给你投入。‘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些有经济实力的企业组建联营公司,关键是要有好的规划,好的项目,能够吸引人家,让人家感到这确实是能赚钱的买卖,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很好的信誉才行。’

    “董事长说:‘咱们公司的信誉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要策划出一个好的项目来,这个项目策划出来以后,就立即进入执行阶段。有了项目,就有了资金需求,这样我们就好向那些财神爷们张口了。’她说的这些话我似懂非懂。公司信誉凭她是省委主要领导的老婆这一点就足够了,可是项目并不是凭空能策划出来的,听她的意思,好像只要我们有项目,就能伸手向财神爷要钱,她说的财神爷我倒懂,就是那些国有企业的经理、厂矿长。董事长对我说:‘我今天找你来,就是跟你谈谈项目策划的问题。刚才你说的那些都挺好,你就从那些项目里面选择一到两个,然后写一个详细的实施方案来,项目越大越好,投资越多越好,投资的回收期越短越好,利润越高越好。’听了她的话,我当时真的有些蒙了。她说得容易,可是我要真有本事搞这么好的项目,还用得着跟她坐到这里浪费时间吗?大概是看出我畏难,董事长哈哈一笑说:‘别怕,你放心搞,只要能自圆其说就是好文章。咱们呢,搞这个方案是为了拉投资,可不是真的为了搞什么项目。搞项目?就凭白国光那个花花公子,屁也搞不出来。’这一句话让我明白了,她让我搞的仅仅是一个能拿得出去让人家看的项目计划书,或者说是项目论证报告之类的东西,只要让人家觉得这个项目是个好项目就成了,至于到底是不是好项目,投资后再想弄清楚就晚了。说透了,就是让我用我的专业知识编一个能让人相信的发财故事。

    “这实际上就是纸上谈兵,比编造假财务报表、记假账还要简单得多。对于我来说,搞这种东西真是小儿科。于是我就开始着手编写这个项目报告书。我选择了建立对俄贸易物资交流市场、投建证券交易所、进行黄河南区商品住宅小区开发等几个项目。这几个项目无论哪一个都需要五千万以上的投资,就凭他们那个小小的金城公司,谈这些项目无异于痴人说梦。不过我已经领会了董事长的目的,她就是要对人们讲述一个可以干大事业、发大财的现代神话故事,我的责任就是利用我的专业知识和身份招牌,把这个故事编得圆满、可信。至于他们对谁去讲述这些故事,就是他们的事情了,靠这些故事能不能挖出金元宝,就看他们的本事了。这几个项目策划报告报上去以后,他们非常满意,还专门召开了一次董事会,让我对这些项目进行答辩。说实话,那些所谓的董事们对经济一窍不通,文化程度也十分有限,提出的问题懂得四则运算的人就能解答得清清楚楚。这个所谓的答辩会实际上是一次表演。答辩会后,金城公司就开始全面出击,由董事长亲自出马,我们这些总经理、财务总监之类的人物密切配合,到各个国有企业去宣传我们的项目,动员这些国有企业的总经理、厂矿长们给我们投资,跟我们联营搞这些项目。这时候我才发现,这些国有企业的头头们我们大都已经照过面了,大部分都是前段时期白国光交际过、应酬过的。

    “说实话,大多数国有企业的老板把董事长亲自上门跟他们谈项目、谈投资看成自己的荣幸,看成自己积累政治资本的机会,当成跟上面建立有效联系的机遇,凡是去谈的企业只要有钱没有不出血的,甚至有的企业没有在我们的棋盘上也主动跑来要求投资。我当时看得很清楚,这些国有企业的头头对我们项目的可行性跟我们公司运作这些项目的能力根本不在乎,他们硬是抱着白扔也要扔的心态,豪爽大方地把几十、几百万的资金投到了金城公司。金城公司适应新的形势,很快从金城经贸公司变成了金城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也像一只干瘪的臭虫吸足了血,变得财大气粗起来,短短半年时间,公司的账面资金就从原来的一百多万膨胀到了四千多万。”

    胡志刚说到这里感慨地摇头叹息:“通过这件事情,我更真切地感受到,国有企业的产权不明晰,资产监督不到位,经营者权力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