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皇后_第一百九三章明知不可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三章明知不可行 (第3/9页)

容道:“还是我在慧宁大师面前说的那句话,我是红尘俗世中人,天道太远,我只想让他在人世间好好活着。”

    青霜见她如此,心中慨叹,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让她回去再考量考量。

    “蓝璇可以一直保他身体不腐么?再撑上几个月也没问题?”漪乔想到眼下正值炎夏,山陵建好也还要好几个月,不禁问道。

    青霜道长看了看祐樘胸前的玉佩,道:“有这灵玉在,不要说再过几个月,纵然是再过千百年怕也不成问题。”

    漪乔闻言放下心来,点点头:“那便好。我可以再等几个月,来证明我的决心。”言讫,她微施一礼,转身便走了出去。

    她正要差人来运灵柩,忽听青霜道长问道:“姑娘为何选今日来找贫道?”

    “因为道长去年离京前留给我的话,”漪乔回头道“‘若能安然渡劫,自然是好;若是不能,且安天命’。我当时没有注意,这几日突然想起这话,细细琢磨之后,觉得道长是在告诉我,若是事情不顺利,姑且稍安,等着道长现身便是。至于选六月初四来,其实也只是感觉,实际上是来撞撞运气的。”

    青霜道长笑了笑道:“贫道那话确实有弦外之音,姑娘猜得不错。不过姑娘还是想开些的好,那位公子想来也是希望姑娘好好活着的,姑娘何必这样执着。”

    漪乔垂眸抚了抚祐樘的面颊,出神道:“他是我放不下的执念,即使只有一线希望,我也会去试一试。”她的指尖在他冰冷的面容上流连片刻,目光愈加坚定。

    青霜道长似乎是想起了什么,面上的神色更添复杂。望着她随着灵柩离去的背影,又不禁重重叹息。

    慧宁大师听闻弟子说那位女施主已经离去,从客堂里出来,尚未走到禅堂门口就看到青霜道长立在外头长吁短叹。

    “道长可劝好了?”慧宁大师走上前,笑道。

    青霜道长摇头叹气道:“没有。莫说劝了,吓都吓不倒。唉,这二位真是太像了,贫道方才都以为自己看到了当年的情景再现,只是两人的处境对调了而已。”

    “那到底告诉她与否,道长可思虑好了?”

    “贫道方才想好了,还是不能说,”青霜道长喟然而叹“若说了,便是让她去送死。但愿这几个月过去,她能想通。”

    慧宁大师淡笑道:“依老衲看,那位女施主是不会改变心意的。”

    “那贫道便只好出下策了,”青霜道长无奈笑道“况且,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回宫的路上,漪乔坐在马车里,思忖着入殓之事要怎么办。拖是拖不下去了,她也找不出能说得出口的理由来拖延。

    那么,只能暂且入殓。

    思至此,她心头就感到一阵怅然若失。虽然只是一具躯壳,但她每日这么看着他,也比什么都瞧不见要强。

    朱厚照听到母后说同意入殓,以为她这是想通了,刚要松口气,却又听她道:“你暗中再打造一副一模一样的梓宫备用,梓宫发引的前一日,我要带着你爹爹的灵柩再出一趟宫。”

    朱厚照一愣:“母后这是要做什么?”

    漪乔心知这事不好解释,只道:“你不用管,照做便是。”

    朱厚照觉得母后的行为越发怪诞,但想到爹爹临终前交代他万事都随着母后的心意来,又打消了规劝的念头——母后高兴就好了。何况,这是爹爹的遗命。

    只是,母后眼下这样子实在让他忧心不已。他思前想后,觉着还是要多多陪伴才能慢慢让她从失去爹爹的伤痛里走出来。母后已经按照之前所说搬出了乾清宫,住进了仁寿宫。虽然他认为母后不搬出去更好,方便他随时去请安探视,但母后执意照着规矩办事,他也不好阻拦。

    他开始临朝理政之后,每日下朝之后都会跑到仁寿宫去给母后请安,还在私下里嘱咐meimei多去看看母后。

    荣荣年纪虽小,但罹此大变,也是许久缓不过来。母后的状况她也有所耳闻,又听兄长说了些母后近日的言行,心里更是酸楚。她本想住在仁寿宫陪伴母后,但母后竟执意不许,她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但也只好作罢,和兄长一样,每日都前往仁寿宫探视。

    这日,朱厚照下朝后已是巳时。他索性在乾清宫批了会儿奏疏,然后跑去仁寿宫和母后一起用午膳,却发现meimei也在。

    “母后母后,儿子明日就敕谕礼部,给母后上尊号,好不好?”朱厚照一边吩咐尚食女官给母后布菜,一边讨好道。

    朱秀荣也转头看向母后。

    漪乔垂眸搅了搅青花卧足碗里的八珍羹,淡淡应了一声。

    兄妹俩面面相觑。

    “呃,”朱厚照挠挠头“母后不问问具体的?”

    “有什么好问的,不过又是一套繁琐的程序而已。”

    朱厚照观察着自家母后的脸色,故作轻松地笑道:“母后对这个不感兴趣,那…”他似是忽然想起了什么“哎对了母后,爹爹的尊谥和庙号已经定下来了。”

    他见母后果然动作一顿,按了按额头,心里感叹还是爹爹管用。

    “是什么?”漪乔抬头看向儿子。

    “尊谥是建天明道诚纯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庙号是孝宗。”

    漪乔低头轻声喃喃道:“敬皇帝…”

    “嗯嗯,”朱厚照解释道“礼部集议许久,认为爹爹之仁圣,乃近代罕比,难于模写,就定的这个‘敬’字。不过臣子们觉得即使是‘敬’字,也不足以表达爹爹的圣仁贤明,但也实在是想不出更好的了。”

    漪乔忽然问道:“那庙号为何是孝宗呢?用‘孝’字,意思是否太狭隘了?”

    “因为孝为百行之首啊,”朱厚照道“这是阁老们的原话。儿子原本也认为用‘孝’字太狭隘,可听了阁老们的意见,就觉着这庙号实在是好。阁老们还说,敬为万善之源,尊谥和庙号给的都是最好的用字,虽然不足以描摹爹爹的圣明,但也找不出更合适的,实在不用改易其他。儿子觉得颇有道理,就这样定下来了。”

    漪乔以前只知道祐樘的庙号,每每想起还觉得这庙号给的太偏狭。作为大明的中兴之主,庙号仅给一个“孝”字,实在是有些不可理解。如今才知道,原来是另有深意。至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