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四章一朝重回返 (第3/5页)
如今宫里头的人谁不知道圣上独宠皇后,得罪皇后那就基本相当于自杀。于是瞧着皇后气呼呼的样子,众人唯恐在这个节骨眼上出错,一时间都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出。不过万岁爷的一句“你们都退下吧”倒是瞬间让殿里的众人松了一口气,心里暗暗抹汗:帝后闹矛盾什么的,他们可不敢围观。 “陛下打算如何处置鹤龄和延龄的事情?”她阴着脸看向他。 祐樘坐在御案后饮茶,漫不经心地轻瞥她一眼:“你觉得你有何资格来这般质问朕?” 她暗暗咬牙,面有着恼之色却又不敢发作:“陛下人前人后端的是两副面孔。” “人前是对乔儿的面孔,人后是对你的面孔。你和她,原本便是不同的两个人。” “那么就是说,若今日站在陛下面前的是那个‘乔儿’,陛下就会什么都依着她顺着她,而不是一脸漠然相对?也不对,”她的口吻带着些赌气的意味“若鹤龄延龄是那‘乔儿’嫡亲的胞弟,怕是不待她前来求情,陛下一早就主动将事情压下去了吧?” “你想得太多了,”祐樘放下手里的茶盏,语气很淡“乔儿根本不大可能会有这样的胞弟。退一步讲,就算真是家门不幸,你以为谁都像你一样自私护短、不识大体,纵容亲眷胡为还硬要维护着么?” 她揪紧手里的帕子:“陛下这是在拐弯抹角地指责臣妾?” “你是好是坏与朕何干,朕没必要费心思刻意指责,”祐樘随手将一份奏疏摊开来“不过既然说到这个了,朕奉劝你还是让你那两个胞弟收敛点,不要仗着自己是皇亲就整日目无王法,胡作非为。就算朕不办他们,将来他们总要为自己的骄横付出代价。” “可他们只是两个孩子而已,难道陛下要和两个不懂事的孩子计较?”她这次似乎是铁了心,不服地分辩道。 “孩子?若是朕没记错的话,你那最小的胞弟今年都十三了吧,这样的年岁难道还是不晓事理的无知稚儿么?纵奴行凶、聚众打斗、欺压百姓,难道他们当这是玩耍?你不知道越是显贵的外戚越是要谨慎么?” 她一时无话可说,但仍不肯善罢甘休,于是咬着牙就直挺挺地跪了下来;“臣妾不管那许多,臣妾只知道那是自己嫡亲的胞弟,自小一起长大,血脉相连。况且,臣妾日后又能再见他们几次?袒护一些也是人之常情。求陛恤。不然…” “你想威胁朕?”他即刻便明白了她在说什么。 她别过脸不说话。 他发现她如今早就不像当初那样怯生生的了,而是开始变得有恃无恐。或许是因为她认为她拿捏着他的软肋,也或许是他在人前对她太好,让她开始忘乎所以。 祐樘往椅背上靠了靠,不咸不淡地道:“当初朕问你是否后悔了,你迟疑半天才说了句‘不敢’,其实那话外之音就是你已经后悔了,但只是不敢承认,是么?你开始向朕示好也是因为你想凭借着和乔儿相同的容貌真正取代她,坐稳后位,朕说的可对?” 她依旧别着脸不出声。 “你改变不了什么,”祐樘面上的神色有些高深莫测,话锋一转“张氏两兄弟,朕会小惩大诫——你可以退下了。” 她听到祐樘后面的话,脸色才缓下来,勉强谢了恩。不过她似乎想到了什么事,并不打算就此退下。 她壮了壮胆望着他,紧捏着帕子:“臣妾听闻陛下方才是跟那沈学士一道从宫后苑出来的?” “你是真把自己当成乔儿了,还是觉得做戏应该做全套的?” 她不依不饶地继续道:“陛下真看上她了不成?陛下可是说过三年之内不提纳妃之事的。” 祐樘不屑解释什么,好笑地看着她:“你能不能先思虑一下前后再开口?退下吧,朕还有政事要处理——记住朕的话,你改变不了什么。朕已经做到了当初承诺的事情,所以你做好准备。” 她虽然不是很明白他话里的意思,但有一点还是听出来了——他这是在提醒她当初的交易,让她做好腾出位子的准备。 瞥了她悻悻退下去的背影一眼,祐樘心里不禁暗道:不出所料,事情还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下去了。看来,终是要费一番周折。 五月端午,粽叶飘香。 听到门铃声响起,杜旻脸上一喜,连忙停下手里的活计去开门。 “妈,我回来了。”还没等门完全打开,漪乔便偏头冲母亲微笑着出声。 “哎哟,怎么这么慢?不是早就打电话说已经到了么?是不是又堵路上了?都跟你说了这种小假期不方便的话就不用回来了…” “是啊,堵车堵得跟停车场似的,耽搁了好一会儿,”漪乔面上的笑容顿了一下,随即又故意板起脸“妈,你是不是嫌弃我啊?不欢迎我回来?” 杜旻接过女儿手里的拉杆箱,脸上是慈爱的笑容,嘴上却是和着她的语气:“可不就是嫌弃你嘛,你不回来我还清静点呢。不过你以前不都是寒暑假才回来的么?这次是怎么了?” 漪乔的动作一滞,尽量让自己的笑容看起来自然一些;“我想你了不行啊?” “行,”杜旻笑着拖长声音“你有这句话mama就开心。” 漪乔突然觉得心里酸涩得厉害。她自从在外求学以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回家的次数一直很少。现在想来,她陪伴母亲的时间实在太少了。只是,她如今很可能已经无法弥补了。 “妈…”漪乔心里触动,不由上前抱住了母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