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四章此物最相思 (第7/7页)
夫的事情只有祐樘知道,只不过她没告诉他那是散打。不过她也只学了点皮毛,当初去学只为了防身。后来因为身份处境的原因,她就没拿出来示人,只偶尔在私底下练一练。 但她竟然用她那三脚猫的功夫暴打了巴图蒙克一顿,她自己想想也觉得不可思议。不知道是被逼到绝境后爆发的力量,还是真的有神灵在暗中助她。 “我刚才真的以为今天逃不过了…不知道你刚才在不在,”漪乔双手包着他的一只手,又赶忙道“不过我把他打了一顿,他没占到便宜。但是…”她低垂眼敛看着他,浅浅一笑“但是你还是要帮我打他,我刚才还没打过瘾。那厮太气人了,咱们再去揍他一顿吧好不好?” 漪乔抚着他的面容,轻叹道:“学你太不轻松了,要一直保持镇定。我到后来都好紧张,唯恐他看出来。”漪乔似乎是想起了什么,又兀自笑了笑“不过,我看着他手上脸上脖子上的咬伤抓伤和淤青,又忍不住想笑。我觉得他得有一段日子不敢出去见人了。” “不过你还是要醒来帮我打他,”漪乔抿了抿唇,小心地在他唇角印上一吻,微微敛容,神情认真而郑重“我等你回来。” 微风无声抚过,树影依依婆娑,旖旎披拂。似乎连清寒都消解了不少,唯余暖春一般的柔和温存。 十月十六是梓宫发引的日子。 漪乔夜里想了很多事情,没有睡好,十六这日清晨早早便起了。 她没有将路上遇见巴图蒙克的事情告诉照儿。她昨日回宫前,简单地与锦衣卫解释了一下事情的原委,并交代他们不要将途中遭遇说出去。她见当她说到并没有被附身一事时锦衣卫们俱是惊讶不已,心道看来她演得还挺像的。 梓宫发引的流程和护丧的人选是礼部早就议好的,十六这日,照儿一身衰服行完启奠礼,梓宫升龙輴(chun),照儿哭随至午门。随后梓宫又升大舆,照儿又行遣奠礼。等到梓宫由午门中门出至承天门时,照儿才依依不舍地返回。 漪乔望着梓宫往大明中门而去,出神片刻,折返回仁寿宫。 此番负责护丧的是驸马都尉蔡震。梓宫从大明中门出来后,蔡震领着送丧队伍一路往德胜门行进。 梓宫发引的日子是早就颁告下来的,十六这日,整个京城万人空巷,护丧队伍还未出现,道旁便早已经挤满了自发前来送丧的百姓。 初冬的寒风里,众人耐心等待。 街道两旁的人虽然已经多到站不下,但却并不混乱,更不嘈杂。众人都庄重地立着,眺望护丧队伍行来的方向。 这是个看起来十分奇怪但又令人动容的场景。 不知是谁先看到了护丧队伍的到来,一声提醒后,众人循声望去。 护丧队伍尚未到近前,众人便已纷纷跪下。待看到载着先帝梓宫的大舆,人群中便渐渐响起了哭声。 他们之中,绝大多数都是最普通的平头百姓,老实本分,淳厚质朴。他们愿望不多,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就好。然而仅仅是这样的要求,也并不那么容易实现。那些经历过前头英宗、代宗、宪宗朝无数乱象的老人,尤其深有感触。以为大明会就此衰微下去,但后来,他们迎来了少年登基的先帝。 弘治朝带给他们太多惊喜,他们将圣上奉为中兴圣主。然而好景不长,谁也不曾想到先帝春秋正盛,竟会突然驾崩。 他们不是满腹墨水的文人,他们不会做什么文采斐然的悼词挽歌,他们只是选择了最为质朴的办法来表达他们的哀思和敬意,送先帝最后一程。 道旁的百姓扶老携幼痛哭不止,伏地不能起。一时间,悲呼四起,哀啼遍地,场面蔚为悲壮。 随行的文武百官见百姓跪哭至此,唏嘘间也不禁泪水潸然。 一身便服立于人群后方的漪乔缄默着,微微出神。 这样的场景,令她想起了十里长街送总理。 她想起他与她说的那句“身死方后已”苦笑一下。 在遇到他之前,她从未想过自己的丈夫会是一个身负家国重任的领导者。她为他的优秀和尽责而自豪,但很多时候她也感到无可奈何,在家国天下面前,她似乎没有立场拦着他宵衣旰食地处理政务,即使她是他的妻子。 漪乔看着一眼望不到边际的送丧人潮,微微苦笑。 有成千上万的百姓自发为他送葬,不知道他看到了是否也会感到欣慰。 她怔愣出神间,注意到一对相携着前来送丧的老夫妇。老翁目送着已经过去的大舆,含泪哽咽道:“天意难测啊,先帝怎么就这样去了…若不是先帝当年改了税粮收法,咱们一家就活不下去了…”说着叹道“好人不长命。” 一旁搀着他的老妇人道:“我听说先帝是因为忧心旱情,去祈雨时偶染风寒,结果被太医误诊,又加上先帝龙体羸弱,这才不治身亡。” “作孽啊!那太医后来怎么处置的?” 老妇人想了想,道:“听说是被凌迟了。” 老翁叹道:“但愿先帝在天之灵能安息。先帝留下的那些没来得及颁行的事,当今圣上都写在即位诏书里了,后来又连着下了好几场大雨,旱情已解,也不知道先帝是否能看到。要不咱们回去后,再祭奠一次,跟先帝说一声。” 他会看到会听到么? 漪乔看着这对老夫妻,想起她以前跟祐樘开玩笑说,等他老了变傻了,她就天天欺负他。 漪乔一阵恍惚,感到胸臆间窒闷难当。 她望着浩渺的天际,只觉与她五月初七那日看到的没有什么区别,一样的空寂,一样都寻不到他的半点踪迹。 她觉得她心里是空的,空得她惶然不已。 她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急急回宫,径直赶到了乾清宫东暖阁。 照儿闻讯赶来,见她一通翻找,愣了一下,不解道:“母后在找什么?” 漪乔回头急问道:“你搬来后动过这里的东西么?” 照儿摇头道:“没有,东暖阁还是原来的摆设。” 漪乔翻箱倒柜地找了半天,最后终于在一个亮格柜的最下层找到了那个熟悉的盒子。 “他真的一直存着…”漪乔抱着盒子垂眸瞧了片刻,慢慢将盒子打开。 一个信封赫然映入眼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