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2/3页)
经有了旅馆,那么食材的供应链也应该相对完整。可是没想到实际一开始经营,才发现原有的供应链完全不管用,rou类和面包必须用铁路马车从横滨运到小田原,再趁着凌晨天色没亮时由人来扛,每天送到饭店去。毕竟菜色内容和以往的日本料理不一样,所以材料也完全不一样。经过这种运送过程,每天都好不容易才能赶得上早餐,说起当时的辛苦,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哪。” “饭店是哪一年创立的呢?” “明治十一年。” “也就是…一八七八年吗?” “没有错。” “明治维新后仅仅十年,隔年是西乡隆盛(注:一八二八年~一八七七年,日本幕府末年武士、军人、政治家,被认为是明治维新三杰之一。一八七七年死于士族问题内战“西南战争”)的西南战争。历史比鹿鸣馆还要悠久呢。” “那当然要早多了。”村木回答。 “比帝国宪法和帝国议会都要早。对政府来说,比起那些事,一座能看得见富士山的外宾专用饭店要来得更重要吧。而那个‘俄罗斯幽灵军舰事件’,就是在饭店成立之后,大约过了四十年后发生的事,对吗?”御手洗问。 “是的,不过说得更正确,应该是四十一年以后。”村木这么说的时候,我突然感到一股异样,窗外似乎暗得出奇。往外一看,外面正淅淅沥沥地下着雨。但是室内依然保持着恰到好处的温度和湿度,窗户也紧关着听不见雨声,所以我并没有注意到屋外天气的变化。这间魔术室,渐渐酝酿出符合其名的气氛,非常适合谈论不可思议的诡异话题。 “那么,说到那艘幽灵军舰。”御手洗说。 “大概的经过我刚刚听石冈说了,那张不可思议的照片,就挂在暖炉上的那个地方吗?”御手洗用手指着暖炉上较高的墙壁。村木点点头。 那座暖炉的造型有些奇特,外墙贴着瓷砖,由边长数公分的小正方形瓷砖贴成,这样的设计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点火下方的部分是褐色瓷砖,向上延伸兼有烟囱功能的装饰墙上贴有蓝色瓷砖和画着红蓝两色鲤鱼图案的瓷砖。白墙的位置还要更上面,所以挂在这里的相框位置相当高,很难看清楚。现在挂的富士山照片也一样,照片本身的色调就很暗沉,一开始几乎看不清楚拍的是什么,因为实在太远了。相框果然应该放在与眼同高的位置。 “就是现在放富士山照片的地方吗?”御手洗问。 “没错,富士山照片之前就是挂那张照片。”经理回答。 “可以请您把所知的一切,逐一告诉我吗?” “好的,我就把自己所知道的说出来。但是这毕竟是转了好几手的传闻,详细的地方已经不太清楚了。这一点还请您见谅。” 御手洗用力地点头。 “我刚刚也跟石冈先生说过了,从战前到战时,这都是个禁忌的话题。但是在这个地方从很早以前大家就都知道有这回事,像我也是在小时候听附近的老人家说才知道的。不过,我们一直被告诫不可以跟其他人说,要是说了就会被父母亲骂,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也记得曾经听过有驻军投宿过这间饭店。我原本并不知道有这张幽灵军舰照片,是后来到这间饭店来工作才知道这照片的存在。看了之后才觉得,啊,原来小时候听到的故事都是真的啊,心里实在很惊讶。” 御手洗点点头。“照片只有一张吗?” “只有一张,底片也已经没有了吧,我听说是一种大型的感光玻璃板。” “是吗?那请您继续说吧。” “这些事是从在这间饭店工作了很久的一位元老级前辈那里听来的。也是因为有这张照片,他才会不太情愿地开口说明,否则那位前辈应该也不会说吧。听说在大正年间曾经下过严厉的封口令,他或许觉得,就算说了也不会有人相信。我想之所以会下封口令,可能是因为觉得这些消息会迷惑人心吧。 “这也难怪。虽然我在这里跟两位描述着经过,但老实说,就连我自己也没办法相信。简直像说着不明飞行物体的故事一样,嗯,就当它只是个故事吧。就把它当作梦里出现的故事,或者怪谈、不可思议的童话,至少我自己是这么看的。 “听说事情是发生在大正八年的八月三十日这一天。夏天即将结束,这天晚上,下起了台风般的暴雨,半夜里饭店突然接到一封电报。电报内容很长,员工都因为这封电报而被叫醒,时间是半夜两点左右。那封电报的内容是说,要大家尽量准备饭店房间,包括贵宾等级的房间,越多越好,而且十分紧急。另外还要准备洗澡水,请医生来,派出所有富士屋汽车的车,火速到芦之湖的一之鸟居码头去迎接客人,这也可以说是一封军方发来的命令。” “富士屋汽车?”我问。 “是的,创立者过世之后,进入山口正造的时代,他开始兼营富士屋汽车这间汽车租赁公司。当时横滨的格兰饭店有一个出借汽车的部门,当时,关内的客人们每到周末都会自己开着车到我们这里来。” “资料室里有照片呢,我刚刚看过了。”御手洗说。 “是的。” “正造先生,是仙之助先生的儿子吗?”我问道。 “是养子。他和创立者仙之助先生一样,从美国又到了英国,在英国当过管家、饭店的门房,也当过柔道教练,吃了很多苦才回到日本来。正造先生被收为养子后,运用了他熟练的手腕,让富士屋有了今日的庞大规模。幽灵军舰的事件,就发生在正造先生的时代。” “哦,原来是这样啊。” “当时芦之湖东岸有个叫做一之鸟居码头的小停船处,现在叫做元箱根港,已经修建得很有规模了。但是在大正当时,就只有一道这么细、宽不到一米的木板码头,突出在水面上而已,简陋的程度几乎无法叫做码头。 “再加上这里素来被称为赛之河原(注:“赛之河原”这个名词在日本有特殊涵义。传说比父母早死的孩子,就会来到通往灵界“三途川”的河岸“赛之河原”在此接受无止尽堆叠石头的酷刑,以惩罚他们因早逝没有孝顺父母的不孝行为。),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