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第1/3页)
第十四章 “奇怪!我在这里一月拿五十,还得和家里要六十,有时候还不够。我父亲在东三省有五个买卖,前任总统请他作农商总长,你猜他说什么?‘就凭总统年青的时候和我一同念书那样淘气,现在叫我在他手下作事,我不能丢那个脸!’你说老人家够多么固执!所以他现在宁多给我钱,也不许我入政界,不然我也早作次长了!” 王德又明白了:不怪小山那样大雅,本来人家是富家子弟,富家子弟而居然肯用功读书,毫无骄慢的态度,就太可佩服了! “大生!”小山接着说:“你要真是能省钱,为何不储蓄起来?我不储蓄钱,可是永远叫朋友们作,谁能保事情永远顺心;有些积蓄,是最保险!”蓝小山顺手从衣袋中掏出几本红皮的小本子在王德眼前摆了一摆,然后又放在衣袋里。王德仿佛看见那些小红本上印着金字象“大同银行”的字样。蓝小山接着说:“我看不起金钱,可是不反对别人储蓄钱,因为贫富不同,不可一概而论的。我父亲的五个买卖之中,一个就是银号,所以朋友们很有托我给他们办理存款的事的。大生!你要有意存钱,不拘数目多么小,我可以帮你的忙!”“是!等我过一两个月,把衣服齐整齐整,一定托你给我办。”王德心里不知怎样夸赞小山才好。有钱的人而能体谅没钱的,要不是有学问,有涵养,焉能有这样高明的见解。“干什么买衣服?你看我!”小山掀起那件河南绸的大衫“就是这件大衫,我还嫌他华丽,要不是有时候去见重要人,就这件袍罩我全不穿!肚子里有学问,不在穿得好坏。”“那么我下月薪水下来就托你给我存在银行里两块钱!” 王德不敢多说,因为每句话都被小山批评得恳切刺心。“你也可以自己到银行里去!” “我向来没上过银行。” “交给我也好,好在存款的折子,你自己拿着,自然不至不放心!” “你替我拿着,比我还可靠,那能不放心!” “自然,这五本全是我朋友的存款单,一本也不是我自己的。”小山又指了指他自己的衣袋。 小山又说了些别的话,王德增长不少知识。然后小山进城去办事,王德开始作他的工作。 王德真喜欢了!自幼至今除了李应的叔父,还没遇过一个有学问象蓝小山的。就是以李应的叔父比蓝小山,那个老人还欠一些新知识。以李应比小山,李应不过是个性情相投的朋友,于学问上是得不着什么益处的,而小山,只有小山,是道德学问样样完美的真正益友! 王德欢迎喜喜的作完工,一路唱着走进城来。风还是很大,路上还是很静寂,可是快乐是打破一切黑暗的利器;而有好朋友又是天下第一的乐事,王德的心境何独不然。 赵姑母又老掉了一个牙,恰巧落牙的时候,正是旧历的除夕;她以为这是去旧迎新的吉兆,于是欢迎喜喜的预备年菜。李静也跟着忙碌。赵姑父半夜才回来,三个人说笑一阵。赵姑母告诉丈夫,她掉了一个牙。他笑着答应给她安一个金牙,假如来年财神保佑铺子多赚些钱。她恐怕吞了金,执意不肯。于是作为罢论。 王德回家去过年,给父亲买了一条活鱼,有二尺长。给李应的叔父买了一支大肥鸡。王老者笑的把眉眼都攒在一处舍不得分开,开始承认儿子有志气能挣钱。他把鱼杀了,把鱼鳞抛在门外,冻在地上,以便向邻居陈说,他儿子居然能买一条二尺见长欢蹦乱跳的活鱼。 李应也回家看叔父,买了些食物以讨叔父的欢心。可是李老人依旧不言不语,心中象有无限的烦苦。 孙八爷带着小三,小四一天进城至于五六次之多,购办一切年货。小三,小四偷着把供佛的年糕上面的枣子偷吃了五个,小三被他母亲打了一顿,小四跑到西院去搬来祖父孙守备说情,才算脱出危险。 老张算账讨债,直到天明才完事。自己居然疯了似的喝了一盅酒,吃两个值三个铜元一个的鸡卵。而且给他夫人一顿白米粥吃——一顿管饱的白米粥!老张因年岁的关系,志气是有些消沈,行为是有些颠狂!真给妻子一顿白米粥吃! 龙树古父女也不烧香,也不迎神,只是被街上爆竹吵的不能睡。父女烤着火炉,谈了一回,又玩一回扑克牌。 南飞生新近把劝学员(学务大人)由“署理”改为“实任”亲友送礼庆贺者,不乏其人,他把他夫人的金镯典当三十块钱,才把礼物还清,好不忙碌。快乐能使人忙碌,忙碌也生快乐,南大人自然也忙也乐,或是且忙且乐!蓝小山先生大除夕的还研究“植物心理学”念到半夜又作了几首诗。蓝先生到底与众不同! 每个人有他自己异于别人的生趣与事业,不能一样,也无须一样。可是对于年节好似无论谁也免不了有一番感触,正如时辰钟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响一声或好几声。生命好似量时间的机器! … “新禧!新禧!多多发财!”人们全这样说着。“大地回春,人寿年丰,福自天来,…”红纸黑字这样贴在门上。 新年!难道不是? 快乐!为什么不? 贺年!谁敢不去? “!”对了!“?”自寻苦恼! 没告诉你世界就是那么一团乱气吗? 蜗牛负着笨重的硬壳,负着! 傻象(其实心里不傻)插着长而粗的牙,插着!人们扛着沈而旧的社会,扛着! 热了脱去大衫,冷了穿上棉袍,比蜗牛冬夏常青穿着灰色小盖聪明多了! 社会变成蜗牛壳一样,生命也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