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庆长舂宴是深沉的幻觉 (第5/9页)
定。她一度以为对他的爱恨交加,无法绕行无法穿透,只能停滞在前与它对峙。但随着时间消释,渐渐看清这矛盾的幻象包裹的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愿望和激进的理想主义的爱的期求。清池理所应当要对她的要求和需索付出代价吗。当然他可以选择不做回应,并且畏缩后退。 他们各自完整独立,不存在责任。他只能以甘愿的方式爱她,不能以她需要的方式爱她。这是她的问题,不是他的问题。她在这段感情中最终领会和收获到的意义,和痛苦一起互相纠缠,不可分割,但那依旧值得感恩。仅仅因为他的出现本身已带给她生命全新的内容。 热恋时,上海冬日凌晨,他与她从酒店出来。他去机场,把她先送回家里。漫长车程,黑沉沉天幕之下的城市景象,石头森林的都会,暗淡灯火闪烁,汽车在高架桥上飞驶。她的内心如同一面明镜般的湖水,存在于身体深处。在车窗玻璃里看自己的脸,像花朵一样璀璨绽放的面容,摇摇欲坠,不胜其哀却又充满力量。在这段关系里,她希望得到的最终是什么。是欢愉,还是超越。是反省,还是领悟。这个男子的出现是命运安排给她的一次意味深长的路途,一边是断崖绝壁,一边是海市蜃楼。 她需要清池。他是她的伴侣,一个借由他的情感触摸死亡边缘的爱人。清池打开她生命中被隐蔽封闭的诸多门扇,让她看到从未曾有过的通道,连接源泉潺潺流动,看到新的自我被推动和唤醒,rou身和意志凛冽盛放。 她经由他的爱,确定她与世间的关系,对时间和空间拥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如同进入一个无法以感官和思维获得的深邃而无形的层次。如果说之前,她对生命的感知,是断裂的,干燥的,支离破碎。那么,经由情感的通道,她获得了它的整体感,连绵而流动,源源不断,一种深不可测量的活力和担当。即使它充满矛盾、冲突、挣扎和创痛。她知道,这是她获得的机会。 她确定这件事情,使心里那一头走动游荡的野兽获得休憩,停止漂泊,在一棵花树下饮水睡眠。她知道自己在爱,并且被爱。在这样一段关系里,她从来都比他更为勇敢、鲜明、坚定、纯粹。她无法以从自身出发的爱去支配他,控制他,cao纵他,影响他,改变他,征服他,占有他,毁灭他。他也不能够。它的发生,仅对她的生命起到作用。静默无言,地动山摇。 为了触及这个世界的尽头,奔波过无数路途。去过接近天涯海角的地方,看过不同生活不同质地的人,包括一座正在消失中的桥。她是个心灰意冷的人,自然也不拥有像Fiona那样强盛的对现实的欲求:希望更换生存环境,或者拥有更高阶层的生活。Fiona是聪明自立的女性,骨子里却摆脱不了本能的依仗。换了一种语言说话,呼吸到更为清洁的空气,喝到更为新鲜的水,看到更为圆满的月亮,人就会得到幸福吗。如此生活会更应有希望吗。这跟高山之巅的孩子渴望突破地理界限去看看县城的人有何区别。 也许一些人最终一辈子都抵达不了县城,看一看游乐场或餐厅是什么样子,尝到冰激凌和巧克力的味道。这是相同的属性。到了彼岸,还有更远的远方。地球是圆的,绕回来,又到了原地。始终不变是人与重力的关系。人脱离不了生命本质的绝境。 她跟Fiona的区别,她始终执着的是对生命真实性的追索,其间最重要的表达方式,便是情感。相爱是卑微rou身对照,沉浮于世间荒芜。他牵着她的手,睡眠时,吃饭时,走路时,任何时刻,带来彼此生命紧密联结的幻觉。她孤单太久,信仰和追随这双手,直到失去力气。早知道绝境所在,只是缺乏勇气看到这簇虚幻火苗最终被熄灭。如果沦落于无尽孤独中,如何存活。也许,最终这不是这段关系的问题,而只能归结到她整个人生的问题。 俗世现世,如同孩童积木般的物质世界,岌岌可危,分崩离析。我们将如何继续存活。那借以凭靠的一线隔置,它来自何处,能够支撑多久。世界上所有的人,即使分布在不同的纬度和经度,痛苦的根源没有区别。最终需要面对的,是来自生命本身真实而无解的苦痛。 如同蒙上眼睛在一个空荡荡的宫殿里穿梭。她看到自己用尽全力对爱做出的询问。纠缠揪斗,不依不饶。这是她曾经最重要也是唯一用以支撑的柱干,觉得只有他在这里,世界才是确凿和作数的。其他都是幻觉。但在一日又一日,一夜又一夜,与他彻底隔绝的时间过去之后,她发现一切不过是颠倒梦想。在现实里,无尽的虚空是真实的。只有这个男子,才是她在这个世间最为深沉的幻觉。 那些温柔的缓慢的惆怅的时刻。那些热烈的野性的奔放的时刻。那些黑暗的暴戾的抗争的时刻。 清池。如果我们相爱过。 她已接近两年没有见到他。漫长的700多天。 在离开春梅前最后一个月,她在县城和定山通了一次电话。 定山没有提及她下山之后回到上海的打算。也许他比她更清楚,庆长在一个城市主流范围里已无立身之地。她置身于世间的个人形态,如同一个符号式存在。没有人寻找她,需要她。她脱尽一切可被交易转换利用衍生的世俗价值,成为一个边缘存在者。无法加入改造和建设社会热火朝天的洪流之中,无法说服自己跟随人群前行,真实生命只追随她的自身行动。她已接受这代价。 只有这个男子可以提供给她一席之地,即使那只是平淡如水的婚姻。他说,庆长,这一年你过得辛苦,该有段时间彻底休息一下。 她和信得一起,最后一次爬上青岩岭。季节轮回,高山初夏是花卉的海洋。在一处幽深山谷,满坡盛开野山百合,洁白硕大花朵,枝干坚硬,芳香扑鼻,绵延成空阔一片,几近脱离人世。信得30岁时来到春梅。她的面容经由长年日照和cao劳,依旧无法分辨年龄。和孩子在高山之上相处,眼神始终湛亮清澈。人的眼睛若不苍老,面容就不会老。她穿农户织出来的土布衣服,说尤其舒服,选的是最长最柔软的一束棉花织出来。她也学会纺织,耕种,经常和学生家里一起劳动。 庆长说,她会整理一本摄影集,有少量文字注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