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23章王妃失踪 (第1/2页)
223章 王妃失踪 却说邵赦去后,景阳宫中就剩下邵书桓和周帝两人,周帝笑道:“书桓,在宫里住两天,陪朕说说话,散散心?” 邵书桓昨日本是答应他在宫中住上两日,但由于昨夜邵赦的一席话,加上今早朝堂之上众大臣参奏,想了想还是摇头道:“陛下,我看着还是算了吧,书桓每日进宫给您请安就是。” 周帝闻言,心中甚是不悦,坐在他身边,拉着他的手问道:“怎么,免之又为难你了?” “这倒不是。”邵书桓笑着摇头道“昨儿晚上,父亲对我说让我去天逸书院读读书,学一些仕途经济,别一味的傻玩,将来惹人笑话,书桓听着有礼,因此准备准备,明日就去天逸书院读读书,也不图什么别的,总也略知道一二,陛下,您说对不?” 周帝闻言,摇头道:“他还真会推脱,我就是让他教导你一些仕途经济之道,他倒好,直接送你去天逸书院?” “这也好,书桓也可以认识一些学子,二来也散散心。”邵书桓笑道。事实上,邵赦的意思他也明白,送他去天逸书院读书,他自然不能天天一大早的跑去太和殿垂帘听政,同样的,也不便在宫中住着,惹人闲话,倒是省了不少麻烦。 周帝笑道:“就算去天逸书院读书,也不妨碍你住在宫中啊?”“陛下!”邵书桓摇头道“我每次住在宫中,都住在您的景阳宫,我都这么大了,老和你挤在一处,终究不妥,而且…那些御史的一张嘴,够刻薄的,没事还给整出点事情来。” 周帝闻言。略一皱眉,笑道:“你说的有礼,你这么大了。和朕挤在一处确实不妥,这么着,朕命人另外给你准备住所。你看可好?” “我就住清瑶别院就好,距离皇宫又进。进出也方便,陛下若是念着书桓,自可过去看我,或者让人过去说一声,书桓过来给你请安也成。”邵书桓笑道。 “罢了。既然你不乐意,那就算了。”周帝对他素来包容。笑道“不过朕还是命人给你准备着,总有个不便的,再说了,你现在刚刚回来,他们都把眼睛盯着你,过得这么几天,你来宫中住两日,谁也不会说什么的。” “嗯,那就这么定了。”邵书桓笑道。 周帝见他答应。甚是高兴。转变话题笑道:“书桓,你等下去安王府看看。免之可有把安王府给砸了。” 邵书桓闻言大是诧异,摇头道:“不会吧,父亲很喜欢古琴的,安王爷送了他那么名贵的古琴,虽然绕了个弯子,但想来父亲还是很高兴,怎么会砸了安王府?”“我才是你父亲!”周帝纠正道“书桓,你也该改口了。” “是!父皇!”邵书桓顺着他地意思,点头道。 “你说得对,若是别的古琴,免之自然是高兴,可是焦尾古琴,你可知道来历?”周帝笑问道。 邵书桓摇头,他怎么知道焦尾古琴的来历? “那焦尾古琴,绝对不是姬铭地。”周帝笑道。 “啊?那是谁的?”邵书桓不解的问道。 “若是姬铭地,他老早就送免之了,他们的私交一直不错。”周帝继续道。 “想来也是安王爷从别处觅得,又怕别人误会,才绕了个圈子,由陛下转交父亲大人?”邵书桓笑道,他叫惯了邵赦“父亲”一时之间,却也改不了这个口。 周帝看了他一眼,笑道:“你想得倒是周到,但一直以来,姬铭并不是这么小心翼翼地人,若他有焦尾古琴,绝对不会绕这么个圈子,而是直接捧着去邵府了。” “那他现在这么做,却是为何?”邵书桓也是满心疑惑。 “我也想不明白。”周帝苦笑道“书桓,你素来聪明,你猜猜看,原本那焦尾古琴的主人是谁?” “我怎么知道?”邵书桓摇头道,这天下大富大贵之家极多,哪家收藏了古琴,他又如何得知“这么说…这个人,你认识,而且很熟悉。”周帝神秘的笑道“再给一点提示,这人绝对不会把焦尾古琴卖了,尤其是不会卖给姬铭。” 邵书桓一呆,他很舒服的人?还不会出售焦尾古琴?那就证明,这人本身也极是富贵,断然不会卖了古琴。 难道是邵赦本人?邵书桓本能的想到这个可能,但转念一想,感觉又有点不可思议,不是邵赦,那就是邵攸,可是想想也不对劲啊,邵赦爱琴,琴技更是冠绝京城,如果邵攸收藏着这样地古琴,岂会不送给他? 他看得出来,邵赦和邵攸两人兄弟之间的关系极是不错…为着手足之情,邵攸岂会吝啬一张古琴? “书桓还猜不着?”周帝笑问道。 “我猜到是猜到了一个人,只是想想也不怎么可能。”邵书桓笑道。 “你猜着谁了?”周帝问道。 “现任地兵部尚书大人?”邵书桓皱眉问道。 “对对对!”周帝抚掌笑道“就是邵爱卿。” “真是他的?”邵书桓反而呆了呆,真是邵攸的,那…安王爷到底在闹什么玄机? “陛下…父皇,不对劲啊。”邵书桓摇头道“我那大伯和父亲的关系甚是不错,如果他收藏着这样的古琴,一定早就送给家父了,岂会给安王爷,由着他做好人?” “不错!”周帝点头道“邵攸和免之的兄弟关系,确实比普通人家要好的多。如果他有这样的古琴,他绝对会投其所好,送给免之,但是,书桓可有没有想过,免之的琴技师传何人?” 邵书桓缓缓摇头,他怎么知道这些? 周帝解释道:“免之的琴技乃是家传…也就是说。邵家祖上也是精通乐理之人,这样地人家如果收藏着焦尾古琴,自然也不足为奇。” “父皇地意思是…父亲大人的琴技全部来自家传?而焦尾古琴更是邵家地传家之宝?”邵书桓更是好奇不已。 邵赦精通音律。琴技更是一绝,但邵攸似乎并不通音律,按理说。这样的古琴,应该传于邵赦。而不该在邵攸手中。 周帝轻易就看出他的心思,点头叹道:“你不用惊讶,焦尾古琴就是邵家地传家之宝,当年免之年轻的时候,荒唐得紧。曾经被其父赶出家门,自然不具备家族财产继承权。而且…”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