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4章偷听 (第2/5页)
感到熨贴。永乐帝如此喜爱朱隶,岂能没有原因。 朱隶也不再卖关子,将查到的资料详细道出。 吴梦蝶并不是吴燊的女儿,而是吴燊的至交好友,吴羽绗的独生女。 吴燊与吴羽绗为同届进士,均为三甲出身,因都是吴,又都分派到北京任职,关系越走越近,成为至交好友。 吴羽绗颇有书生气质,为人正统,原是布政司都事,五年前因一件小事得罪了郭义,在一次公干中莫名其妙地失足落入昆明湖淹死了,当时吴梦蝶的娘亲因病才去世不久,吴燊见吴梦蝶孤苦无依,遂带回家来收为女儿。 “吴羽绗的死与郭义有关吗?”永乐帝问道。 “不好说。”朱隶摇摇头,几天前朱隶去都府档案库暗中查了当年的档案,当时去昆明湖公干的只有吴羽绗一个人,以落水定案。到底是失足落水,还是被害,事隔这么久,已经查不清了。 也许真的只是一次意外,但在吴梦蝶的心里,一定认为她的父亲是被郭义害死的,因而才会有了今天这出诬陷郭义的一幕。 “郭义会怎么做?”永乐帝的声音仍然慵懒,只有朱隶陪伴在身侧的时候,永乐帝身上很少能看到睥睨天下的霸气,而更多是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大哥。 “聪明的话,不会有所动作,燕飞在监视他。”如果郭义沉不住气真去找吴梦蝶的麻烦,吴梦蝶就不叫诬陷郭义了,虽然时间上出了点问题,但有些时候,这点差错是很容易被忽略的。 “找到吴燊了吗?” “还没,估计晚上能找到。”吴燊明显是自己藏起来的,今天大堂上的事情,吴梦蝶一定会告诉吴燊,暗中跟着吴梦蝶的吴晨,就能知道吴燊藏身之处。 看着马车接近京王府,永乐帝忽然说道:“让梦蝶自己报仇吧。” 朱隶一怔,随即点点头。 郭义回到自己的宅院,对大堂的事情越想越生气,真没想到这个臭丫头今天在大堂上居然来了这么一出。 这些年来诬陷的事情郭义没少做,今天终于尝到了被人诬陷的滋味。 “诬陷本侯,你太嫩了”郭义气哼哼地拿起一个茶盅,用力摔在地上。 “侯爷,您消消气,气大伤身,您犯不着跟一个小丫头片子生气。”郭义的亲信常远重新倒了一杯茶,递到郭义手上。 “这么明显的诬陷,本侯相信圣上也看得清清楚楚,不会相信吴梦蝶那个小丫头片子的。”郭义喝了一口茶,将茶杯重重地放在桌子上。 “是,圣上英明,怎么会相信这么拙劣的把戏。”常远随声附和着。 郭义叹了口气,皇帝真的不会相信吗?如果这案子不会是牵涉到贤国公,甚至如果皇帝和朱隶此时不再北京,郭义确实会这么做的。威胁,逼其改口供,所有不利于郭义的案子,郭义不都是这么做的吗。 只是这个案子太大了,郭义不敢。 “常远,本侯想撤回控诉,你说可好?”郭义一脸疲态的靠在太师椅上,低声问常远。 常远第一次觉得,郭义老了,这么多年来,他向谁低过头。 “侯爷,这个小的不明白,要不,小的去乔大爷府上透个信?”常远小心翼翼地问道。 郭义沉默了片刻,挥挥手,凭着他在官场上多年的经验,他确实觉得这件事情不妙,根本脱离了他的掌控,再发展下去,会有什么样的结局,他一点也预料不到,再说,事隔这么多天,丧子之痛已渐渐平息,就算此案向最好的方面发展,最终让贤国公消去官爵,以朱隶和永乐帝关系,用不了多长时间,永乐帝还会找另外一个机会重新赐封。 当初实在是一时冲动,不该跟贤国公硬耗。 常远悄悄退出,对守在门外的下人吩咐了几句,转身离开。 “你来了。”燕飞没回头,仍然透过揭开的瓦片看着郭义。 “怎么样?”朱隶也凑过去看着。 “想打退堂鼓。”燕飞低声道。 “走。”朱隶一拉燕飞,悄悄离开了郭义书房的屋顶。 一个不起眼的餐馆中,朱隶和燕飞边吃着北京的特色小吃炸酱面,边低声说着话。 “皇上想让吴梦蝶亲自报仇。”吴梦蝶的身份,燕飞也很清楚。 “你那边呢?”燕飞报销一碗炸酱面,向第二碗发起进攻,从早晨到现在,燕飞连碗水都没顾得上喝,早都饿了。 “差不多了,足够砍了他的脑袋,不过,我倒很赞成皇上的想法,总是诬陷别人的人,终于也被别人诬陷,这感觉很爽。”朱隶一脸坏笑。 燕飞抬起头看着朱隶,状似无奈地摇摇头。 这么多年了,什么阵势没见过,偶尔,朱隶还能露出小孩子做点坏事的诡笑。 这笑容让燕飞觉得很窝心。 “快吃,吃完了分头行动。”燕飞笑着催促。 只要跟燕飞在一起,朱隶习惯所有的决定都要征得燕飞的同意。而燕飞也几乎没有反对过什么,即使觉得朱隶的决定过于莽撞,燕飞首先做的也是想办法为朱隶铺平道路。 当然,朱隶看似玩闹,但所有的决定,都是他深思熟虑的,有危险,也是值得冒得危险。 “让我进去,我要见老爷,老爷老爷” 处于神游状态的郭义被一声声哭声惊醒,郭义不耐烦的皱皱眉头,喝问道:“什么事?” 门外立刻有一位下人进来禀报道:“回老爷,六姨娘在院外求见老爷。” 六姨娘是郭铭的生母。 郭义蹙眉,这么就知道本侯不想打这场官司了? “老爷,求您让妾身进去,妾身有话跟您说。”大门外,传来六姨娘尖锐的哭声。 “让她进来。”郭义不耐烦的挥挥手。 大门被推开,六姨娘发髻凌乱的冲了进来。 郭义厌恶地皱皱眉头。 六姨娘出身并不高贵,父亲只是个小商贩,在北京城里开个小店,家里不算富裕,倒也过得去,六姨娘身上有五个哥哥,市井传言,像六姨娘这样哥哥众多的女子,善生男丁,郭义年近五十没有儿子,故而娶了六姨娘,果然两年后得了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