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5章出走的原因 (第2/3页)
布置了一下之外,其他的时间他一句相关的话没说,看着他的将领们跟本雅失里打。 “不追?”张辅有些不解,大草原上找个人不容易,怎么能放虎归山? “放心,我们不杀他,有人杀他,他活不了多久了。”朱隶在一旁插话道。 “本雅失里打了败仗,没有了军队也就没有了势力,他这样的人很快会被人赶下台的,上台的人担心他死灰复燃,不会让他活着。”永乐帝好心情地解释了一下。争权夺利的事情,永乐帝看得最清楚。 “通知大军,原地整装半个月。”朱隶吩咐道。 “是。”张辅转身出去。 朱隶却发现,永乐帝的目光正落在自己的身上。 转过头,迎着永乐帝的目光,朱隶微微一笑。 “你猜到了?” 朱隶点点头:“我明天去找她们。” 永乐帝得到的有关苏蕊最后的消息,是苏蕊母子在据此一百里左右的奇瓦台。 奇瓦台像个大圩,没有固定的房子,都是一个个蒙古包,但蒙古包安置的很有秩序,可以看得出,有些蒙古包已经在这里安置很多年了。 奇瓦台本来也就千余人,斡难河一战,一些散兵被打到这里,使这里的人口一下增加了很多,这些散兵晚上没有地方睡,就裹着破毡子睡在露天,五月,夜里还很冷,一些伤兵往往一觉就睡到了另一个世界。 奇瓦台也算是一个盟,盟主叫也欢,听说是西元分裂后,带着部分族人到这里定居。 也欢既没有归附鞑靼,也没有归附瓦刺,自己手下也仅有百十多骑兵,因为势力小,两方势力倒也容他存在。 在千余人的地方找人本已经不容易,此时又多了数百散兵游勇,加上朱隶不会说蒙语,语言不通,事关皇家私事,朱隶也不能带个翻译来,让朱隶找人,根本不可能。 所以朱隶也不打算自己找人。 他换了相反的方法,让苏蕊找他。 一大早,朱隶和吴晨一身盔甲,耀武扬威地来到奇瓦台,大大咧咧地坐在了一个街面的摊铺上,cao着一口北京话,与店老板胡诌神侃。 店老板汉语会说得十分有限,朱隶的蒙语说得更是南腔北调,气人的朱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扯着大嗓门,说着不是蒙语的蒙语和地道的北京话,张扬着胜利者不可一世的骄傲。 元朝被赶出中原后,蒙古族和大明朝本就是打打和和,有点资本就打,没资本了就和,这么多年就是这么过来的,因而蒙古族对于汉族,谈不上有没有仇恨,特别是这些做买卖的,只要给钱不砸摊子,不管你是蒙古族还是汉人,老板一视同仁。 朱隶出手大方,老板自然视为座上宾,端上了上好的奶茶和手扒rou。 那些吃了败仗,如今没有东西吃,没有地方住的散兵游勇们,看到朱隶如此张扬,气不打一处来,彼此递了一个眼神,渐渐将朱隶和吴晨围拢起来。 此番出征,朱隶又将他那把重剑带在了身边,只是斡难河一战,朱隶和永乐帝一样,连战场边都没有上,陪着永乐帝一直在中军帐里喝着茶,听着前方的报告。 今日到奇瓦台,朱隶倒是把重剑带在了身边,好不容易带了千里之远,总不能剑都没有出鞘,又带了回去。 老板看着渐渐围上来的散兵游勇,可是着急了,不住地小声提醒朱隶,可惜朱隶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老板焦急的神色,仍然神情不变向老板卖弄着他那谁也听不懂的蒙语。 终于把老板逼急了,喊了一句非常生硬地汉语:“小心!” 朱隶这才把目光投向四周,看着逐渐靠近的蒙古兵,缓缓站起身,说了一句让老板都吃惊的,非常地道的蒙语:“想打架吗?” 大明朝的一位将军,用一把重剑单挑三十多个蒙古兵,一盏茶的功夫,将三十多个蒙古兵全部打得爬不起来。那位将军舞起剑来帅气极了,有如天神降临。 仅仅一个上午,这条消息就跟长了腿似得,传遍了整个奇瓦台。 朱隶为了让这一消息坐实,一整天都同吴晨一起,在奇瓦台四处乱晃,且出手极为大方,买了一些毫无用处的东西,随手又随便送给了那些跟在朱隶和吴晨身后看热闹的孩子们。 傍晚十分,朱隶又做了一件让大家都有些吃惊的事情,他租了一个蒙古包,,同吴晨一起,竟然在奇瓦台住了下来。 如果苏蕊在奇瓦台,这样张扬,足矣让苏蕊知道,朱隶找她来了。 朱隶觉得,不管苏蕊因为什么原因离开北京,离开永乐帝,她至少是愿意跟自己见一面的。 然而等了三天,苏蕊并没有出现。 是苏蕊不在奇瓦台,还是苏蕊被困住了出不来,亦或者… 朱隶不愿意做最坏的设想。第四天早上,朱隶让吴晨独自留在奇瓦台,自己骑马返回斡难河的明军大营。 从奇瓦台到斡难河,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陆路,远一些,一条是水路,近一些。 朱隶左右没事,选择了陆路。 走陆路会路过一片丘林,丘林的山坡不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