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是假抑真 (第5/6页)
祁休本就失去良机,这一近身rou搏,情势更形不利。 七煞占得上风之后,精神倍长,虽只得独臂应敌,却是奇招屡现,迫得祁休应付不暇。 倏地,七煞使出一招“擒龙缚蛟”迫得祁休顿腕收掌,然后招式一变,又出电似地化作“直捣黄龙”径袭祁休前胸。 祁休欲避无从,自知定难逃出七煞掌下,猛一横心,竟存下玉石皆焚,与敌皆亡之心。 对七煞疾袭而来的右掌不予理会,右掌运足劲力,反捣七煞左臂。 七煞想不到祁休竟会使出这等拼命招式,他因志在必得,招式不觉用老,欲待撤身闪避已是无及。 左臂又受了伤,无能抗拒,迫得闷哼一一声,勉力分出一部分真气,聚集左臂,准备硬接祁休这足以致命的一击,右掌仍是全力迅疾地向前递出。 说时迟那时快,七煞右掌方抵祁休前胸,左肋上就着了祁休一掌,二人同时闷哼一声,身形同时倒退数步。 但七煞出掌在先,而且祁休击中他左肋时,胸前先已着七煞一掌,致功力减弱不少。 故二人虽几乎是同时受伤,祁休伤势却远较七煞要来得重。 七煞望了望在地上行将丧命的祁休,惨笑一声,说:“祁老二,实是情势所逼,不要怪我。” 回手自怀中取出一颗丸药纳入口中,真气运行一周天,将内伤压住后,竟不再休息,长身挥掌,又向阵中冲去。 古沛见状大急,叫道:“老哥哥,请以己身为重,勿轻身…” 七煞哪里肯听,仍是疾步而前。 枯木修罗一声冷笑,阵法连连倒转,顷刻之间就将七煞裹人阵中。 七煞武功虽高,但他连经剧战,真力损耗甚巨,兼以又身负重伤,功力更要大打一个折扣。 这时他能够施展出的武功,最多不过是他平日的五成,在集枯木教精英于一堂之下,布成的枯木锁魂大阵中,焉能讨得好去。 因此他人阵未久,就已连遇险招,身上又添了几处伤痕。 古沛看得目眦欲裂,血脉贲张,暗念:“七煞为了自己,已然受了重伤,若再要有什么闪失,自己怎对得起人家?” 想到这里,不禁急怒交加,当下再也顾不得要杀伤人命,陡运集天龙禅功,接连劈出三掌。 天龙禅功威力确实不同凡响,北海双奇尚难与之抗衡,何况枯木教中这些普通高手,但见掌风过处惨嗥连连,或筋断骨折,或伤身殒命,余人纷纷惊窜,枯木锁魂大阵阵势竟为之一乱。 古沛遂趁机冲至七煞身边。 枯木修罗见状不禁双眉一皱,暗道:“这娃儿不除,他日终是我辈大患。” 倏地高喝一声:“天魔十八变!” 语声未完,阵势立变,枯木教人纷纷撤身后退,绕场游走,只在诸人四周转个不休,却不妄攻一招。 古沛知道后面必然有极厉害的杀手,不敢大意,暗忖七煞和聂燕荪都已负伤,聂燕玲武功造诣又低,自己护住七煞虽无问题,莽头陀却恐难以兼顾聂兄妹,遂护着七煞,缓缓地向莽头陀身侧退去。 果然,枯木教诸人在外圈游走数十圈之后,一股旋风已渐自诸人脚下发出,向内圈卷入。 风力越来越劲,最后直拟实质也似,几逼得人连气也透不过来,渐渐地,圈子越缩越小,终于逼近占沛等身前不足一丈的地方。 枯木修罗倏大喝一声:“上!” 枯木教诸人立即三人一组,从四面八方蜂涌而至。 此时,一声龙吟似的啸声倏自岛外传来,其声嘹亮清越,直震得场内诸人耳中嗡嗡作响。 古沛只觉得这啸声入耳熟悉已极,但又想不起来在何处听过? 枯木修罗突闻啸声,心中陡然一震,暗念: “来人不知是谁,啸声中竞显示出来恁高的功为,若是敌方之人,今朝又要徒劳无功了。” 啸声方落,却又有三声惨叫响起,紧接着院墙上飘落了三人,竟是曹洞山人,天目樵子孟松和千娇百媚姿容绝世的蓝惜菇。 曹洞山人打量了一下场中形势,见洗明鉴和古沛二人竟然并肩抗敌,不由惊奇地“咦”了一声。 又见琵琶老人和祁浩比拼内力至紧要关头,眼见就要形成皆死之局。 他本是禅宗有道高僧,虽因贪嗔之念过重,致被禅宗上代掌门人智明大师逐出禅宗门墙,但恻隐之心仍重,不忍见二人同遭惨死。 遂回首吩咐天目樵子和蓝惜菇说:“你们先走下去,助明鉴一力,我去为他们二人化解了就来。” 话声未完,人已飘然落向琵琶老人身侧。 蓝惜菇对洗明鉴一往情深,陡见洗明鉴受困,心中早就焦灼万分,跃跃欲动,一闻师命,立即急不及待地挥剑扑入阵中。 天目樵子和莽头陀二人都是粗豪成性,脾性甚为相投,二人在曹洞别府相处时间虽甚短暂,却养成了深厚的情谊。 一见莽头陀受困,心中也是焦灼万分,闻命后,虎吼一声,巨斧连挥,迅急地向阵中扑去。 枯木修罗长臂一扑,阵势一开一合,瞬即将二个纳入阵中。 莽头陀得天目樵子之助后,形势立见好转,铲光斧影,交织成一片光网,二人都是天生神力,使的又都是重兵器,不要说真的挨上一家伙,就是擦着一点边,也是要皮裂骨折,枯木教诸人怎敢撄其锋。 洗明鉴见蓝惜菇竟也到场,精神更是倍增,二人联手应敌,各展银河剑法中精华,攻守之局,更是如意。 古沛功力卓绝,七煞虽是身负内伤,难施全力,但他这一点使出来的功夫,可包非泛泛可比。 只要古沛肯出手,略予他以丝毫功力,自保即无问题,因此,古沛本就打得甚为轻松自得。 曹洞山人看见琵琶老人和九幽大鬼祁浩舍生忘死的拼斗情形,不由叹息一声,暗道:“这是何苦?” 他深知这时候如勉用内力,把二人急剧分开,则以二人的余力,无能收回发出的真力,虚脱而死。 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