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零三节悄然谢幕全书终 (第3/4页)
师》是不分年龄的受到了普遍欢迎。不过这些都是在我隐居前写完的,拖了两年才上映完毕而已,原先谣传我这人早就消失了,影迷们还曾经扼腕叹息一番,然后去年我花费了一整年的时间写了一部轻小说的开篇,在网站上连载之后引发了极大的反响,不少人都认为这是我在阔别十几年中国传统文化题材之后的又一力作。唯一令人遗憾的就是更新速度极为缓慢,过了元旦后则半年没更新,同时在短时期内没有动漫计划。在影迷的强烈要求下,其实是总部收发室被各种信件淹没电子邮箱被挤爆之后,我只好发个声明,称自己由于健康问题不能进行长时间的创作,且该题材需要查找大量资料,不过考虑到广大影迷的感情,我决定不定期发表一个超短篇动画,喜欢的人可以在网站上免费观看。 “有很多人留言问我创作这部短片的灵感是什么,可能许多八零后还有印象,我国曾引进过一部原苏联的动画片《兔子等着瞧》,我的灵感就来源与此,既然大家的印象中兔子从来都是弱小且智斗坏人的形象,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反其道而行之?于是就有了现在的《越狱兔》” 网站上的简介简短到了一定程度,并且没有涉及任何关于剧情的内容,不过这并不重要。首先极短的篇幅很适合现如今不够快的国内互联网,同时剧情也简洁到不需要任何解释,只要是还有一点童心都会被它吸引,更别提那些以宅男自居的动漫迷了。结果嘛影迷的投诉倒是没看见,徒弟首先向我表示抗议,她说我的这个播放计划没有通知任何人,集团没有提前做好应有的准备,于是在首映当天播放服务器被全球涌来的链接请求给挤爆了,建光亲自上阵指挥重新架设线路才算勉强应付了下来,搞得值班人员一个个精疲力竭对我是怨声载道。 “这不是很好嘛,至少让那些人的注意力从《至真锦囊》上转移开。”我坐在一块礁石上手中拿着电话,眼睛望着波涛汹涌的大海有种宽广洒脱的情怀:“我原以为凭借着这些年的修为写这个故事不会太难,可中国的古典神话实在混乱,上古神话、道教神话、儒释两家甚至是儒释道三家合并的神话以及各种题材的神话小说,要借鉴这些互相关联却又毫无统属的内容简直是扼杀脑细胞,我还是回归温情路线吧…” 徒弟不乐意的说着风凉话:“谁也没逼你呀,还不是当初你自己说的要让广大青少年了解一些传统文化,既然觉着累就写点轻松的东西,说实话这个开头我看着都有点沉重,你有必要把人家祖孙两代人写的那么悲情吗?” 不悲情?不悲情可赚不着眼泪,我当初为了抢在原作者之前发表可是彻夜不休的查资料,好几次昏睡在了书房里,那些陪护的人员一个个吓得魂不附体,还以为我在他们的照看下驾鹤西游了。 “对了,最近网上有人将一个日本小故事制成了flash,要说眼下热度能和你相比的也只有这部《萤火之森》了,你看人家就没有过多的神话描写,还不是一样的水到渠成。” 瞧你找的这个例子,你不知道《至真锦囊》就是我抄袭的绿川幸的另一部大作吗?他写的是账本我写的是锦囊,他描述了日本妖怪我写中国灵异,他有个原型像狼的招财猫,我干脆设计了一个化身成菜狗的狐狸精,总之里边所有的日本元素全部被我置换成中国风。不过说起来也够可怜的,人家就这么一部连载超过五年的作品还被我给抄了去,就算他今年能发表《夏目友人帐》,可我早于他一年就写了小说并沿用了主人公孤儿的设定,哪怕双方的神话基础根本不一样,却也跑不了他抄袭的名声了。更何况我本身就是孤儿,又有着异于常人的经历,搁谁看都会认为我又一次借用了自己的人生,所以就算他创作在前也没人会相信。总的来说他比至今被我压制着的Key社幸运多了,像他这种有才能的人也一定会走出阴影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吧。 跟人家一比我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至今所有能大卖的作品无不是抄袭别人的创意,自己完全创作的东西除了一个充满争议的《国境线》之外,就只剩下各类评论性文章了。说到底我这人也是没有作家天赋的,就算勉强搭上了网络文学的快车也是庸庸碌碌无人关注的那一类,好在咱看过的东西不少,也有机会付诸实践,于是才能有现在这样的成就。可想来想去一位的抄袭也不是办法,绿川幸能若无其事的用日本神话展开故事,那是因为日本社会本身就有着一种重视传统文化的氛围,日本青少年多多少少也能从各类作品中了解一些传统故事。相比之下咱们这头可就逊色多了,还有几个小学生能说出经典神话中的人物?还有几个成年人能分清楚盘古、女娲、伏羲、精卫、夸父、后羿?就是《封神榜》和《西游记》之类的文学作品,也有很多人只是看个热闹不知道其中的世界观与背景吧。这样一来我的改编工作就变得无比痛苦,日夜赶工也总算是搭起了框架,至于可以无限发挥的后续内容嘛…我先歇歇吧。 我这一歇也没让读者们久等,平均两个多月才更新一个小故事,又过了两年才算是凑够了一小本薄书勉强出版了实体小说,可就这首批印刷还是被抢购一空,有人评价说这是我的魅力不减,其实徒弟报来销售表格更说明问题,绝大部分订单来自小学和幼儿园,听说不少开明的教师都用这本书充当童话故事,还有不少民间教育团体强烈要求发行插图版或是直接改编成漫画。这也算是中国孩子的悲哀吧,明明在书店里摆满了各种精美的少儿读物,但真正能体现民族风格而且故事不会雷同的却少之又少,孩子们喜欢的故事中没有暴力及成人倾向的东西更是凤毛麟角,也难怪国人对它是如此的看重。 “风哥哥,你快点写行不行啊”亭亭玉立的贞子还是如儿时那般摇着我的手臂:“我刚上高中的时候你就写,现在我都高中毕业了你还没有写出第二部,这可不像你啊” 无论她怎样撒娇,我都不可能满足她的这个愿望,一年前病情再次恶化了起来,一天二十四小时我几乎有十八个小时在昏睡,各路医疗专家费尽心机也没有任何起色,我知道自己离真正的休息为时不远了,也尽可能的想多写一点,无奈每次就算是神志清醒却也很难记起昨天的构思,这样一来故事就更加的零碎需要整理,更新速度更是降到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