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1杨家将40 (第2/3页)
不可多得的好玉。这玉自然不算什么,难能可贵的是那份心意,母子平安,皇帝能够这么想着她,已经是极其难得了。杨茹自然也给面子,晚膳时亲自给他夹了爱吃的几样菜,温柔的小样儿,让皇帝忍不住在心里称赞自己的好主意。 晚膳后,二人于帐间说话。 “官家,妾福气咧。” 皇帝揉着她的腰,一脸笑意地看着她:“这是怎么说?”杨茹惆怅地叹口气,旋而又强迫自己扬起笑脸:“虽说自幼丧父丧母,但是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哥哥嫂嫂待妾比待亲生儿子都好,妾自小就对自己道,日后定然是要报答兄嫂大恩的。” 皇帝已经敛了笑,静静地看着她。 杨茹与他对视,并不退缩,抚了抚他的面颊,往他怀里靠了些:“官家,妾做不到眼睁睁地看着哥哥一人身陷危险。”她抬头望着他,一双秋水般的翦瞳温浅如月:“在妾的心中,哥哥与官家是一般重要的人。” 这般直白,除了她,还能是谁?皇帝认命地叹口气。他就知道,他在她心中永远不会是顶重要的那个。但是能和她兄长相提并论,他该是满足了吧?皇帝自嘲地想。 “侄儿们孝顺,不会眼看着父亲战死沙场的。妾怕他们擅自行动反倒叫人拿了把柄,官家,您就当是怜惜妾,叫侄儿们去吧。”杨茹一字一句,说的明明白白,担忧什么,害怕什么,全都清清楚楚地摆到他面前。 皇帝抚着她的秀发,静默了许久。杨家大郎已经几次三番请命前往前线,但是他都阻了回去。他不是没有顾虑的,杨家在军中威望极深,一旦杨家儿郎们出发,这十万大军,可不可能就此成为杨家的附属。他是帝王,想的永远不可能太简单。 但是他又不能看着她为兄长担忧过度,她怀着孩子,一个不小心便容易有去无回。他怎么敢拿她的生死开玩笑?实在不成,就等杨家人回朝,再行处置吧。 “你莫急,朕明日就下旨,让你侄儿们快马赶去前线。你兄长定然能安然回来的。” “恩。”杨茹将脸埋在他怀里,嘴角翘起淡淡的弧度。 “官家,您对茹儿真好。” 回答她的,是皇帝一声不长不短的叹息。 第二日,佘氏再次进宫。 “嫂嫂,官家已经发话,让侄儿们赶往前线营救哥哥。” “真的?”佘氏惊喜道,可是继而又是愁眉不展。她又想起了那个预言,前是结发多年的丈夫,后是亲生的儿子,无论是哪头出了差错,她都会生不如死。 身为妻子,身为母亲,她这些日子已经不堪重负,不敢在儿媳们面前露出一点,只能与茹儿相商,又恐害她担心,不到万不得已,她也不会走到这一步。 杨茹看着好像一夕之间老了好几岁的嫂嫂,尽力地安慰她:“嫂嫂莫急,侄儿们定然能够将哥哥平安带回来的。”三郎四郎已经在赶往前线的路上,大郎带着其余弟弟们快马加鞭赶去,兄弟七人应该差不多时间到达。 如今需要担忧的是哥哥被困两狼山,等到大郎他们前往营救之时,尽管潘仁美不在军中,但是万一援兵依旧不肯尽力,还是让侄儿们落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可如何是好? 杨茹是万不敢说出那预言的真相的---去了七子,回来的只有六郎。嫂嫂若是知道这事,只怕会比现在伤心欲绝一万倍吧? 如今,在侄儿们出发营救之前,她必须把话交代清楚,为了他们平安归来,她也顾不得其他了。趁此机会,不让潘仁美‘英勇’死于敌手,她都觉得对不起他!“嫂嫂,让侄儿们出发前来见我。” 第二日,大郎带着弟弟们进宫。 昭纯宫里,杨茹因为有孕,正歪靠在榻上休息。五个侄儿一一问礼后便安静地站在殿内,等着姑姑发话。娘说姑姑有话要交代,叫他们务必听话,大郎和二郎尤其觉得惊奇,这个比他们年纪还小些的姑姑自小便只会玩,难道对于行兵打仗还有心得不成? 杨茹也不管这些,反正是自己侄儿,觉得她惊世骇俗也不会到处说道。她扶着腰起身,走到五郎面前,静静地看着他:“五郎,这两年里,兵法、医术学的如何?” 五郎脸上平淡无波,越发显得淡漠:“回姑姑的话,皆可。” 杨茹满意地点头:“既然如此,到了前线,与三郎四郎道,让他们共同统帅三军,你与大郎二郎一道营救父亲。”五郎会医术,让他和哥哥弟弟们一同前去,她也比较放心。她早就叫锦绣收拾好了各类伤药,到时让他们一起带去。她没有忘记,她的哥哥似乎是中了毒箭,为了不拖累儿子们,才一头撞死在李陵碑上的。 听了杨茹这话,大郎立马皱了眉:“姑姑,没有官家的圣旨,恐怕…”杨茹挥挥手,无所谓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何况只有三郎和四郎坐镇,你们才不会腹背受敌。”如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