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_第七章松林的翠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松林的翠绿 (第2/6页)

?”父亲回头看了看樟树,然后目不转睛地望着女儿说“你讲得有道理。万物就像你那头亮乌乌的头发,都在发展…爸爸的脑袋瓜不灵啦,老糊涂啦!不,你让我听到了一番精彩的谈话。”

    “爸爸!”千重子充满强烈的感情呼喊了父亲。

    从南禅寺的山门往寺院境内望去,显得又宁静又宽广。和往常一样,人影稀少。

    父亲一边看通往出售房子那家的路线图,一边往左边拐弯。那家的房子看上去确实很窄小,它坐落在高高的土围墙的深处。从窄小的便门走到大门,道路两旁绽开了一长溜胡枝子白花。

    “噢,真美啊!”太吉郎在门前仁立,欣赏着胡枝子白花,看得都入迷了。他原先是为了买房才来看这所房子的,但现在他已经失去了这份心情。因为他发现贴邻稍大的那间房子,已经做了饭馆兼旅馆。

    然而,成溜胡枝子白花却令人留连忘返。

    太吉郎好些日子没上这一带来。南禅寺前附近大街的住家,大多已变成了饭店兼旅馆,他震惊之余,才看到了花。当中有的旅馆已改建成能接待大旅行团,从地方来的学生们熙熙攘攘地进出其间。

    “房子挺好,可就是不能买。”太吉郎在种着胡枝子白花那家门前自语道。

    “从发展趋势来看,整个京都城可能用不了多久,就像高台寺一带那样,都要盖起饭店旅馆啦…大阪、京都之间变成了工业区,西京①一带交通不便,这倒还好、但那附近还有空地,谁又能保证今后不在那附近盖起怪里怪气的时新房子呢…。

    父亲脸上露出了失望的神色。

    太吉郎或许是对那一溜胡枝子白花恋恋不舍吧,走了七八步,又独自折回去再观赏—番。

    阿繁和千重子就在路上等他。

    “花开得真美啊!可能在种法上有什么秘诀吧。”太吉郎回到她们两个人身边“倘使能用竹子支撑起来就好了,可是…下雨天,过往的人可能会被胡枝子叶弄湿,不好走铺石路哩。”

    太吉郎又说:“如果屋主想到今年胡枝子会开得更美丽,他大概也不舍得卖掉这所房子的吧。可是到了非卖不可的时候,恐怕也就顾不上胡枝子花是凋谢还是纷乱了。”

    她们俩没有搭腔。

    “人嘛,恐怕就是这样子了。”父亲的脸多少失去了光泽。

    “爸爸,您这样喜欢胡枝子花吗?”千重子爽朗地问道“今年已经来不及了,明年让千重子来替爸爸设计一张胡枝子小花纹画稿吧。”

    “胡枝子是女式花样,哦。是妇女夏装的花样啊。”

    “我要试试把它设计成既不是女式,也不是夏装的花样。”

    ①京都平城京、平安京的朱雀大路以西的地带。

    “噢,小花纹什么的,打算做内衣吗?”父亲望着女儿,用笑支吾过去“爸爸为了答谢你,给你画张樟树图案做和服或外褂。你穿起来准像妖精…”

    “简直把男女式样全给颠倒了。”

    “没有颠倒嘛。”

    “你敢穿那件像妖精的樟树图案和服上街吗?”

    “敢,去什么地方都敢…”

    “唔。”

    父亲低下头在沉思。

    “千重子,其实我也并不是喜欢胡枝子白花,任何一种花,每每由于赏花的时间和地点各异,而使人的感触也各有不同。”

    “那是啊。”千重子回答“爸爸,既然已经来到这儿,龙村就

    在附近,我想顺便去看看…”

    “嘿,那是做外国人生意的铺子…繁,你看怎么办好?”

    “既然千重子想去…”阿繁爽快地说。

    “那就去吧。不过,龙村可没什么腰带卖…”

    这一带是下河原町的高级住宅区。

    千重子一定进店铺,就热心地观看成溜挂在右边、重叠着的女服绸料。这不是龙村的织品,而是“钟纺”的产品。

    阿繁走过来问:“千重子也打算穿西装吗?”

    “不,不,mama。我只是想了解了解,外国人到底都喜欢什么丝绸。”

    母亲点点头。她站在女儿的后面,不时伸手去摸那些绸料。

    仿古代书画断片——以正仓院书画断片为主的织品,挂满了正个的房间和走廊。

    这是龙村的织品。太吉郎多次参观过龙村织品展览,还看过原来的古代书画断片和有关目录,脑子里有印象,都叫得上它们的名字、可是他还是一再仔细参观。

    “这是为了让西方人知道,日本也能织出这样的织品。”认识太吉郎的店员说。

    这些话,太吉郎以前来的时候也听说过,但现在听了还是点头表示赞同。即使是模仿中国的,他也说:“古代真了不起啊…恐怕上千年了吧。”

    在这里陈列的仿古代大书画断片是非卖品…也有织成妇女腰带的,太吉郎曾买过几条自己喜欢的送给阿繁和千重子。

    不过,这个商店是做洋人生意的,没有腰带出卖。最大的商品就是大桌布,如此而已。

    此外,橱窗里还陈列着袋、囊一类东西和钱包、烟盒、方绸巾等小玩意儿。

    太吉郎索性买了两三条不像是龙村出品的龙村领带,还有“揉菊”钱包:“揉菊”就是在织物上仿制光悦①在鹰峰做的所谓“大揉菊”纸制手工艺产品,手法比较新颖。

    “类似这种钱包,现在在东北一些地方也还有、用结实的日本纸做的。”太吉郎说。

    “哦,哦。”店员应着“它同光悦有什么联系,我们不太了解…”

    在里头的橱窗里摆着索尼牌小型收音机,连太吉郎他们也感到吃惊。这些委托商品,尽管是为了“赚取外汇”但也未免太…

    他们三人被请到里面的客厅喝茶。店员告诉他们,曾有好几个外宾在这些椅子上坐过。

    ①光悦(1558—1637),即本阿弥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