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第2/5页)
山定林寺的大道,章家庄在五横桥附近,一问便知,不需派人带路,很好找,你得注意,你这种身份的人,进入晋绅名门之家,规矩你该懂,可别让章大爷具名帖找知州大人主持公道,那就麻烦大了。” “我懂,保定府还住了不少皇亲国威名臣悍将呢!”他冷冷一笑:“我既然来了,好歹得查个一明二白,不然我回去,如何向推官大人交代?好吧!我自己去。” “你最好不要去.以免浪费工夫,章大爷是名人仕绅,不可能窝藏匪类,你的消息正确度靠不住,乱闻乱碰会出大纰漏的。本州的百姓朴实而鲁直,不欢迎外地人乱闯,更不欢迎捕快光临,因为乡民不违法守礼俗,巡捕光临表示有子弟可能犯法,那不音对他们横加侮辱。” 胳臂往里弯;本地人袒护本地的名流缙绅,是人之常情,名流缙绅的声望愈高,愈受到尊敬或害怕,谁敢吃了豹子心老虎胆,吃里扒外帮助外地人,对付本地的名流缙绅? 自古以来,地方上的名流缙绅,也就是当地的豪强,坏的多好的少,潜势力之大,可比官府高出多多,是地方上的土皇帝,比洪水猛兽更令人害伯。 地方愈偏僻愈贫瘠,土皇帝的权势愈大。有些地方的豪强的所作所为,几乎已达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所以有些自以为嫉恶如仇公正廉明的官吏,就任即以锄除地方豪强为己任。可惜这种官吏太少太少,大多数反而与地方豪强结合狼狈为jianian。 地方豪强势力一旦膨胀到某种地步,势必与其他恶势力结合,到达权力颠蜂的临界点,极可能爆发出惊天动地的事故。 千年万载以来,繁华都会爆发兴兵造反的例子并不多,反而是小城小镇揭竿而起的历史事故,每一世代皆前仆后继层出不穷。 他出了州衙,沿大街返回高升客栈。 街上行人甚多,谁都没留意他这个外地人。 身后脚步声急促,有人赶上了他。 “老弟,不可鲁莽。”那人到了他的右首,用手肘碰碰他:“回保定去吧!众怒难犯,知道吗?” 是马快李勇,是一位短小精悍的中年人。 不论是府州县,治安执行人员,通常有巡检、巡捕、马快、步快。近江河各埠,没有马快却有舟快、巡捕以下,有一半是世袭的,有一半则是征役的,征投的没有薪饷,役期从每年的义务役期中扣除。有时候吃饭问题,还得自构腰包解决。 结果,这些治安人员,必须自求多福.不但自己的衣食需要解决,还得养活老婆儿女。 结果,就在官司上下工夫。 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绝不是笑话,而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比方说,就算是冤枉被诬告吧!首先,巡捕提拘票来捉人,第一步就是提人费,然后是押解费、车马费、上刑具械具费…律由嫌疑犯的家属打点,没有钱,那就灾情惨重,很可能先被打得半死,拖死狗似的拖着走。 县太爷丢下火签.喝声上刑。 首先,犯人家属得奉交上刑费,有钱,板子是平打的,荆条(荆杖)也是平下的,甚至板头杖头先着地。没有钱,板头杖头很可能从海底打下,把yinnang打破,皮开rou绽,那已是便宜的事了。yinnang一破,很可能立毙杖下十分危险.所以上刑费是绝对少不了的,而且数量不少。 一旦关入牢房,吃的拉的穿的,全得付钱,囚粮本来是免费供应的,但家属必须付钱,天下没有白吃的粮,囚粮同样得付钱。 江洋大盗与没有家属的囚犯例外,无钱可仍,只能硬着头皮接受虐待,半死不活苟延残喘,等候被拖上法场了事。 奉公守法的平民百姓,如果兴趣来了想打官司,没问题,他一定是病了。 “我怎能回去?”他向马快李勇苦笑:“回去如何向推官大人交代?一追三比,我禁受得了多久?” “总比…比…” “比丢命好?” “老弟,你应该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李勇也苦笑。 “我知道。” “凶犯不可能藏匿在章家庄,你惹得起章大爷这个人?普通平民百姓,也忌讳追捕上门呀,老弟,这位章大爷碰不得。” “他很厉害?” “哪一个城狐社鼠,没得过他的好处?他是大善人,几乎像是散财童子,所以,莒州没有一个人肯让你去碰他。” “你呢?也得过他的好处?” “我…我这人还有些骨气,不接受任何人的小恩小惠。” “可敬。” “你坚持要找他?” “一定。” “到定林寺去等,偷偷去。”马快李勇低声说。 “我听说过定林寺,那是梁朝刘勰校注释经,著《文心雕龙》的地方;隋朝县观大师送舍利的所在。” “章大爷经常乘坐小轿,前往定林寺礼佛,也必定与寺中的和尚;在那株干年大银杏树下,下一两盘棋,要小心,章大爷雇请的保镖非常了得。” “承告了,日后面谢。” “你最好不要再找我。”马快李勇撂下一句话,从小巷子一溜烟走了。 他冲李勇的背影冷冷一笑,大踏步离去。 大道通向浮来山,约三十里左右,到清流村,约十里左右。村不在大道所经处,岔出一条小径约有三里,章家庄也不在大道旁,距大道也有两里地。 这是说,要到章家庄,必须经过这两里私人道路,私人道路是不许外人乱走的。 黄自然不走大道,从城北郊绕走,利用其他的小径,穿越一连串小山冈,沿途问路奔向章家庄。 他心中雪亮,有人跟踪。 他就担心没有人跟踪,引人跟踪是他计划中的一步好棋,没有人跟.一个人下棋实在无趣。 三里,五里.前面出现山脚下的一座茂密黑松林,小径穿林而过。 山区有虎,有狼,但这几年来很少发现虎踪,狼却经常出没。 他当然不介意虎狼,人比虎狼更可怕。 这里不可能有虎,林前就有两家茅舍,有人居住的地方,应该不会有猛兽出没。 一家茅舍前加盖了凉棚,一位老村夫在棚下编柳条筐,一位年轻人则在磨柴刀,一个小孩正在逗黄犬。黄犬发现有人,不理会小孩向渐来渐近的人汪汪吠叫。 他迳往棚下走,小孩喝退了黄狗。 “老伯,打扰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