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第1/5页)
第二十三章 二天上午,曹頫要曹震计议,奉迎圣母老太太的差使虽还不能交卸,但该办的事都办了;至于照应圣母老太太过年,有曹震在,也尽够了,至多在留下曹雪芹办办笔墨,他是在不必在此逗留,而且身子虚弱,夜卧不安,很想回京过年,稍资修养,问曹震的意思如何? “四叔尽管回京,也应该回京,两头才有个呼应。今儿是来不及了,明儿一早走吧!我让仲四送四叔到京。” “不必到京,送到通州就行了。”曹頫又问:“你看,我要跟圣母老太太回一声不要?” “照道理上说,应该回一声。顺便也跟傅太太招呼一下。” 于是,曹頫有曹震陪着,到后院找齐二姑,说要见圣母老太太。不道引入堂屋,见到的却是傅太太。 “曹四叔,咱们按着宫里的规矩来,你要见圣母老太太什么事,能不能先跟我说?” 傅太太此时的身份,就仿佛是慈宁宫的总管,曹頫倒觉得自肩一轻,说话的词气也就不同了。 “请傅太太跟圣母老太太回,过年有曹震在这里照料一切,我无事可干,想先回京。这样两头有人,不至于呼应不灵,反倒比我在这里好。” “是了。我替曹四叔回。”傅太太又问:“曹四叔那天走?” “明儿一早动身。” “喔,”傅太太一双灰黑的大眼珠,不断滚动,仿佛在思索什么。 曹頫不做理会“我就这算辞行了。”说着,身子后退,便带离去。 “曹四叔,你请等一等;我想拜托你带封信回京。” “是!”曹頫问道:“信写好了没有?” “还没有写哪。而且,我得找个人替我写。”傅太太踌躇着说:“找谁呢?” 曹頫不打算自告奋勇,想了一下说:“请黄太医代笔吧!” “黄太医?”傅太太想了一下说:“这恐怕不太合适,有些话我不便跟他说;就说了,怕他也不懂我的意思。喔,”他突然眼光发亮“不现成有个人吗?曹四叔,你让雪芹来给我写信。” “他行吗?” “行!只有他最合适,我这封信是谈圣母老太太的事。” 曹頫也不能不承认,确实由曹雪芹代笔最合适。但傅太太的神情,为他带来了忧虑与警惕,所以口中答应;心里另有想法。 “通声,”辞出来以后,他对曹震说:“我不打算回京了。” “怎么回事?”曹震诧异“四叔怎么一下子变了主意。” “我告诉你吧!我不放心。”曹頫低声说道:“傅太太毫无顾忌;雪芹不知轻重,倘或惹出什么闲言闲语,那可不是件闹着玩的事。” 曹震认为是过虑,但即令应作防范,也不必曹頫在此“我知道了,”他说:“四叔还是回京,我来管住他。” “管住他”三字语气很实在,曹頫放心了,但仍旧叮嘱一句:“你可好好儿管住他。” “你可坐啊!”“不,谢谢傅太太,我站着好了。等傅太太交待完了,我回去把信写好了送来。” “不是写信,我是给皇后写个奏折。” 曹雪芹一愣,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给皇后写奏折,一时倒茫然不知所答了。 “我看应该用奏折。”傅太太征询着说:“你看呢?” “我说不上来。”曹雪芹老实答道:“我还不知道有这个格式没有?” 傅太太当然也不知道;她将双臂环抱在胸,然后改了用左手托着右肘,右手托着左下颌,偏着脸凝神细想。 曹雪芹倒是想到了一个主意,但为贪看她这个姿态,故意不开口。突然间看她脸一扬,曹雪芹猝不及防,视线碰个正着,不免有些惊惶;搭讪着说:“要不然,我回去问一问。” “不必。”傅太太说道:“给皇上写奏折,你会不会?” “那倒是勉强能对付。” “你就照给皇上写奏折的格式,不过语气上改一改就是了。” 曹雪芹本就是如此打算;于是点点头说:“请傅太太说吧,给皇后回奏些什么?” “你说,我是什么时候到的,路上平安。也见了圣母老太太,会照皇后交待我的话办;只怕办不好,因为圣母老太太——”傅太太沉吟了一下才住下说:“因为圣母老太太很客气。” “这话,”曹雪芹踌躇着说:“似乎有点儿接不上。按道理说,客气不就容易办了吗?” “是这样的,我跟实说了吧,皇后让我代她伺奉圣母老太太,这一客气,不是彼此都不自在了吗?” “是,是!我明白了,”曹雪芹问:“还有呢?” “还有,”傅太太想了一下说:“请皇后把宫里过年消遣的那些玩意,捎些给我。” “还有呢?” “还有就以后再说了?” “好!我马上去写了送来。“曹雪芹想起一件事,”这奏折前面,自己要有个称呼;请问傅太太娘家,是哪一家高门贵族。““我跟你说过,不许跟我掉文。”傅太太笑道:“问娘家姓什么就行了,什么高门贵族?我娘家姓章,立早章。” 原来傅太太娘家是汉军。曹雪芹心想,刑部尚书尹继善姓章佳氏,不知可是同族。 “雪芹,”傅太太体恤地说:“你何不就在这儿写呢!天这么冷,让你一趟一趟来,真叫人不过意。” “可是没有笔墨。” “我有。”傅太太不等他说完,便截断了他的话;随又喊道:“来个人!”应声而至的丫头,不止一个,先来的有十七八岁了,梳一根极长的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