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章 (第2/5页)
名为“委署主事”原来的正缺主事已调升为都虞司的员外郎,按规矩应该委署主事补正,但此人是八品笔贴式委署,品秩比曹震低,因而得以后来居上,这是“喜上加喜” “四老爷也有喜事。听说会放个税差,或是关差。如果是关差,大概是荆州关。”曹雪芹很兴奋得说:“我倒真希望四老爷能得这个差事,那时候我请半个月的家,由荆州入川,一览三峡之奇,偿我多少年的夙愿。” “没出息!”锦儿半真半假的“反正一天到晚打算的,就是玩儿。”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历也能长学问。” “学问再大,不用在正途上,也是枉然。”锦儿又说:“这回震二爷升官,四老爷放差,还不都是有热河那场功劳上来的,照规矩说,实在应该好好给你一个恩典。这话,我得跟震二爷说。” “当初我跟震二哥讲清楚了的,不能弄个什么差事来拘住我的身子。”曹雪芹很认真地说:“锦儿姐,你可千万不能多事。” “你也别忙。”秋月向锦儿说道:“只要圣母老太太进了宫,说不定哪天想起芹二爷来,跟皇上提一声儿,那就不知道是多大的一个恩典了。” “不会的。”曹雪芹说:“皇上不喜欢外戚揽权,防微杜渐,一定不会听圣母老太太的话。” 曹雪芹说完了话,忽然发愣,攒眉苦思;锦儿便既问道:“怎么回事?” 依旧是听而不闻,又愣了一会,曹雪芹突然失笑“我道呢?总觉得那儿不对劲;翠宝姐跟孩子呢?”他问:“怎么不见?” 这是秋月昨天一来就问过了的“带儿子还愿去了。”他代为回答:“在香山碧霞元君庙宿山,得明儿才回来;不然,怎么会留我在这儿呢?” “那你就多留一天。等翠宝回来了,你再回去好了。” “恐怕也非得如此不可。” 正在谈着,门上来报,有曹震的朋友来访。于是曹雪芹到厅上去应酬,锦儿关照预备点心,等交待妥当了,回进来与秋月仍是谈曹雪芹的前程。 “你刚才那话,倒提醒我了。”锦儿很起劲地说:“放着这么一条好路子不去走,那不傻透顶了。咱们这位小爷,一脑子的名士派,不能再像从前那样仅由着他的性子了。我看,我跟我们那位提一提,让他去求圣母老太太,好歹的给个过得去的官做。” 这条路子虽是秋月想到的,但她比较谨慎,赞成锦二跟曹震去商量,不主张未经曹雪芹同意,便有曹震去求圣母老太太,同时也向锦儿提出“警告”“咱们这位小爷,看起来随和,可别犯了他的倔脾气!万一去求圣母老太太,真地给了个过得去的官,也还要看他愿意不愿意。倘或愣说不干,那时候可怎么收场?” “我想不会。不过,先问一问震二爷再说也好。我想。” 锦儿还欲有言,因为有堂客来而打断了。由此一直忙到晚饭以后,曹雪芹作别自去,秋月仍旧留着,正在灯下闲话休息时,曹震忽然回来了。 “震二爷,”秋月含笑起身“给你道喜!”说着,蹲下身去,规规矩矩的请了一个安。 “喔,喔,你在这儿,好极了。”曹震向锦儿说道:“我还没有吃饭。” 他的话刚完,秋月机警的自告奋勇“我去!”接着又问;“震二爷是先弄点东西点点饥,随后喝酒,还是怎么着。” “劳驾,劳驾!”曹震答说:“先填填五脏庙,随后喝酒。” 等秋月一走,锦儿一面伺候曹震换衣服,一面问道:“你不是说要到什么地方好几天,怎么一下子又回来了?” “明儿我得上任,自然要回来预备预备。”曹震问说:“你们是怎么得的消息?内务府送了信?” “不光是内务府,雪芹的消息更详细,说得你的是主事,不是什么‘委署主事’。” “喔,他也知道。” “还有,说四老爷要放税差。” “已经放了——” “是荆州不是?” “不是。是芜湖关。” 税关归工部管辖的,由江苏的宿远、安徽的芜湖、湖北的荆州,以及吉林的宁古塔、辉发、穆钦等处。其中以芜湖关最大,下设“分口”四处,凡是竹木、紫炭,下至商人运货所用的竹篮藤篓,都要收税,税关监督是个肥差事。 “雪芹呢?”锦儿说道:“你跟四老爷都得了好处,也该为他想想。” “已经想好了,可不知道他愿意不愿意。”曹震答说:“芜湖关下面有四个分口,让他挑一处去管。” “那分口管什么?” “自是管收税。”接着,曹震将所收何税,大致说了些。 “这差事他干得了吗?好了,好了,你别害他,又害了四老爷。” “那怎么回?他不过挂个名儿?管自己喝酒作诗好了;下面自然有人替他管。” “那更是害了他。” “怎么呢?”曹震问说:“这是我替他着想,坐着当大少爷不好吗?” “不是当大少爷,是当老太爷。刚出去做事就是个养老的差事。你害他一辈子!二爷啊二爷,你别缺德了吧!” 这一段排揎,惹得曹震有些冒火,不过细想一想确实正论。便既问说:“那么,依你说呢?” “不放着圣母老太太那么一条好路子?” 说着话又低头在替曹震扣腋下纽扣的锦儿,突然发觉有一双手粗暴的握住她的手腕,既惊且痛,蓦的抬头,只见曹震双眼睁大了,一幅凛然的神色。“干吗呀,你?” 曹震将他手腕放开,一面揉着,一面半推半拥的、将锦儿一道床沿上并排坐了下来,方始开口。“你可千万别动这个念头!”他是规劝的语气“倘或太太,或者,譬如说秋月吧,要打到这个主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